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穿越大明:我助闯王打天下 > 第151章 仁心仁术,医院奠基

军工坊的轰鸣声日夜不息,象征着闯军武力的野蛮生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洛阳城内另一处角落的沉寂与苦难。

随着战事的持续和破城后混乱引发的冲突,闯军伤员的数量与日俱增。

原本临时征用的一座城隍庙和几处民宅拼凑而成的“伤员营”,早已人满为患,不堪重负。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得化不开的、令人作呕的恶臭——

那是伤口腐烂的腥气、廉价金疮药刺鼻的味道、汗液与污物混合的酸馊,以及死亡悄然降临时的冰冷气息。

低矮昏暗的殿堂和厢房内,草席一张紧挨着一张,上面躺满了因刀枪创伤、箭矢贯穿、或是从城墙跌落而骨断筋折的士兵。

许多人伤口已然化脓溃烂,苍蝇嗡嗡地围着飞舞;有些人高烧不退,意识模糊地呻吟着、谵语着;更有甚者,肢体因坏疽而发黑肿胀,发出令人窒息的腐臭味,等待着最终的解脱。

条件极其简陋。

绷带是撕扯的旧布,反复使用,血迹斑斑;清水和药物极度短缺;所谓的“郎中”,多是些略懂些草药皮毛的随军大夫或是被强征来的本地土医,面对大规模的创伤和感染,手段贫乏得可怜,往往只能依靠放血、敷上些不知名的草药糊糊,或是干脆求神拜佛。

每天,都有伤员在极度痛苦中默默死去,尸体被草草抬出,扔上板车运往城外乱葬岗。

非战斗减员的比例,高得令人心惊。

在这片人间地狱的中心,一个纤细却异常坚韧的身影,如同暴风雨中不肯熄灭的烛火,日夜不停地穿梭忙碌着。

李秀宁原本清丽的面容此刻写满了疲惫,眼圈乌黑,嘴唇因缺水而干裂,昔日整洁的衣衫上沾满了血污和药渍。

她带领着一小队同样疲惫不堪的女兵和少数稍有怜悯之心的士兵辅兵,竭尽全力地照顾着伤员。

她们烧热水,清洗伤口(尽管水并不干净),更换勉强算是消毒过的布条,喂食稀粥,安抚着痛苦挣扎的灵魂。

然而,个人的善心与努力,在这如同潮水般涌来的伤痛与死亡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

李秀宁常常感到一种深深的绝望,看着那些年轻的生命在眼前一点点消逝,自己却束手无策,这种无力感比面对千军万马更让她感到窒息。

她的心力,正在被这无休止的消耗战快速榨干。

这一切,都被偶尔前来探望(有时是送些军工坊试制的、可能用于外伤消毒的烈酒或简单器械)的苏俊朗看在眼里。

他站在伤员营的门口,那股混合着死亡与绝望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他胃里一阵翻腾,心情沉重无比。

他看到了李秀宁那强撑着的坚强背后,近乎崩溃的疲惫,也看到了这片混乱和低效所带来的巨大、无谓的牺牲。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一个强烈的念头在苏俊朗心中升起。

军工坊的提升是为了杀戮和征服,但若连己方伤员的性命都无法有效保全,这支军队的根基终将动摇,这与禽兽何异?

更何况,这其中还有许多是跟随他一起从地窖工坊中拼杀出来的老兄弟。

科技的力量,不应只用于毁灭,更应用于拯救。

一个系统性的、超越这个时代医疗水平的解决方案,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形。

他立刻行动起来,首先找到了正在督促军械生产的刘宗敏。

刘宗敏刚从军工坊视察出来,身上还带着煤烟和铁屑味,听闻苏俊朗来找他谈“救治伤兵”的事,粗黑的眉毛一拧,显得有些意外和不耐烦:

“伤兵?

老子的军械还造不过来呢!

那些娘们唧唧的事,找李丫头去!”

苏俊朗早有准备,他面色凝重,语气却异常坚定:

“刘将军!

此言差矣!

伤兵绝非小事!

每一个能救活的老兵,都是百战余生的宝贵种子,经验丰富,忠诚可靠,岂是那些新募的壮丁可比?

如今营中条件恶劣,轻伤拖成重伤,重伤只能等死!

此乃巨大浪费,更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若我等能有效救治,让他们重返战场,一可保全战力,二可激励士气,三可收拢民心,示我义军仁德!

这于闯王大业,百利而无一害!”

他顿了顿,看着刘宗敏若有所思的表情,继续加码,投其所好:

“况且,将军请想,若有一套高效救治之法,日后大战,弟兄们冲锋陷阵也更无后顾之忧,知道受了伤有地方治、有人救,岂不更能奋勇杀敌?

这比多发三两赏银,更能凝聚军心!”

刘宗敏虽是粗人,但绝非蠢人。

他带兵多年,深知老兵的重要性,也更明白军心士气的价值。

苏俊朗这番话,句句说到了他心坎里。

他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瓮声瓮气地道:

“嗯…你小子说得倒也在理。

那帮老兄弟,死了确实可惜。

那你打算咋整?”

苏俊朗立刻抛出早已想好的计划:

“属下恳请将军支持,仿照军工坊之制,建立一座专门的‘军民医院’!”

“医院?”

刘宗敏一愣。

“正是!”

苏俊朗解释道,

“即集中所有医疗资源、人手和药材,于一专门场所,进行统一、高效的救治。

选址属下已看好,福王府西苑有一处‘百草园’,连带其旁的几排厢房,独立清静,通风良好,远离喧嚣,正合所用。

由李秀宁将军全权负责管理调度,她心细如发,仁德兼备,必能胜任。

所需物资人手,还请将军鼎力支持!”

刘宗敏对李秀宁的能力是信任的,听说不用他多操心,只是拨付些物资和俘虏来的劳力,便能解决让他头疼的伤兵问题,还能收获军心,自然乐见其成。

他大手一挥:

“成!

就依你!

那园子归你了!

要人要东西,去找辎重营老吴支取!

就跟他说老子说的!

让李丫头好好干,缺啥少啥,直接报给我!”

拿到了刘宗敏的尚方宝剑,苏俊朗立刻又找到了几乎累垮的李秀宁。

当他把建立专门医院的想法和已经获得的授权告诉李秀宁时,李秀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疲惫的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盏明灯。

“真…真的可以吗?

专门的地方…集中救治…”

她喃喃自语,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这简直是她梦中都不敢想的情景。

“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开始规划!”

苏俊朗雷厉风行,拉着李秀宁,带着几名稍懂建筑的工匠,立刻赶往西苑百草园实地勘察。

福王府西苑,果然是一处理想之所。

这里原本是王府种植奇花异草、修身养性的地方,环境清幽,有多处独立的院落和厢房,草木繁盛,空气流通极佳,且有一口水质甘甜的水井。

与伤员营那污秽窒息的环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苏俊朗根据脑海中有限的现代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结合现场条件,迅速拿出了规划方案:

一、分区管理,严防交叉感染!

这是苏俊朗强调的核心。

他下令:

清洁区: 将最外侧、靠近水源的一排厢房设为行政、药材储存、膳食制备和医护人员休息区,要求绝对干净。

半污染区(处置区): 中间区域的宽敞厅堂和厢房,设立为“门诊”和“处置室”。

所有新送入的伤员,必须在此经过初步清洗和伤口处理,更换清洁衣物后,才能进入下一步。

污染区(病房与隔离区): 最内侧的几处独立院落和房间,设为不同病情的病房。

尤其强调设立专门的“隔离病房”,用于收治高烧、腹泻、或有明显传染性症状的病人,与普通创伤伤员严格分开!

各区域之间设立明显的标识和简单的隔离带(如石灰线),人员流动必须遵循单向原则,从洁到污,严禁逆向。

工作人员在不同区域间走动,需用苏俊朗强烈要求的肥皂(从抄没物资中找到)和流水洗手(他紧急让人打造了多个简易洗手架)。

二、功能细化,各司其职!

门诊\/分诊处: 入口处设立,由稍有经验的医士对伤员进行初步检查,按伤情轻重和是否传染分派至不同区域。

处置室: 配备多个处置台,集中进行清创、缝合、包扎、正骨等操作。

苏俊朗要求尽可能使用沸水煮过的布条(绷带)和经过烈酒(尝试消毒)擦拭的器械。

病房: 按伤势类型分区,创伤病房、骨折病房、隔离病房等。

病床(或地铺)间距加大,改善通风。

药房: 集中存放和管理所有药材,由专人负责配发。

消毒间\/洗衣房: 专门负责煮沸消毒绷带、衣物,处理污物。

三、人员与制度

李秀宁作为总负责人,拥有绝对管理权。

苏俊朗协助她,从俘虏中筛选出所有有过行医、采药、或是护理经验的人(甚至包括一些略通医理的僧道),加以整编培训。

又从女兵营和后勤辅兵中抽调人手,负责清洁、洗衣、烧水、喂饭等辅助工作。

苏俊朗甚至起草了极其简单的“卫生条例”,强调洗手、消毒、隔离的重要性,要求强制执行。

规划已定,刘宗敏拨付的物资和人力迅速到位。

一块由苏俊朗亲笔书写、李秀宁精心描摹的“洛阳军民医院”的木牌,被挂在了西苑的月亮门洞上。

这座在乱世中诞生的、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和简陋实用主义的医疗机构,正式开始筹建。

李秀宁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她忘却了连日的疲惫,亲自带领着人们清扫院落、布置房间、搬运物资、分配人手。

她按照苏俊朗的分区规划,一丝不苟地执行着,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专注与使命感。

看着她忙碌而充满希望的身影,苏俊朗心中稍感安慰。

他知道,这座“医院”依然简陋无比,缺医少药,许多现代医学理念在这个时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但至少,它提供了一个相对清洁、有序的环境,建立了一套尽可能减少感染的基本流程,给了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伤员们一线真正的、系统的生机。

这不仅仅是医疗的进步,更是在这片血腥的乱世中,艰难地点亮了一盏微弱却珍贵的人道主义的灯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