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穿越大明:我助闯王打天下 > 第148章 “妖器”轰鸣,流言四起

福王府东北角的“闯字第一军工坊”,如同一颗被强行植入古老躯体的异化心脏,日夜不停地搏动、轰鸣,散发出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充满力量却又令人不安的活力。

高墙之内,是苏俊朗倾注心血打造的、初具雏形的工业雏形;

高墙之外,却是仍沉浸在破城后的混乱、劫掠的狂欢与末日恐慌交织中的洛阳古城。

王府深处,原本的静谧早已被彻底打破。

金水河支流畔,巨大的水车轮在河水的推动下,发出沉重而规律的“嘎吱——

哗啦——”声,仿佛不知疲倦的巨人在喘息。

这声音,成为了工坊所有噪音低沉而持续的背景音。

随之而来的,是更具冲击力的声响。

从锻打车间里传出的,是水力锻锤那极具穿透力的、富有节奏的沉重撞击声——

“哐!……

哐!……

哐!……”

每一声都仿佛敲击在人的胸腔上,沉闷而有力,即使在数百步外也能清晰感受到地面的微微震动,仿佛地下有巨兽在不停叩击。

这声音取代了以往铁匠铺里零散而疲沓的人工锤打,带着一种非人的、冷酷的精确和力量感。

与之交织的,是打磨车间里水力驱动的砂轮和简易钻床发出的、持续而尖锐的“滋滋滋——”、“嗡——”的高频噪音。

这种声音不像锻锤那般震撼,却更加刺耳,如同无数细针持续钻刺着耳膜,令人心烦意乱。

偶尔,还会从火器试验场方向,传来一两声略显沉闷的“砰!”、“轰!”的爆响,那是正在进行装药测试或简陋火铳试射的声音,虽然频率不高,但每一次响起,都足以让不明就里的人吓一跳。

这些声音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持续不断的工业轰鸣,笼罩着王府东北角,甚至随风飘散,传到了更远的街巷。

它不同于战场的厮杀呐喊,也不同于市集的嘈杂人声,更不同于自然界的风雨雷鸣。

它是一种陌生的、机械的、非生命的、却蕴含着某种庞大力量的声音集合体,充满了冰冷的秩序感和令人隐隐心悸的压迫感。

这种持续不断的、怪异的巨大声响,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王府内外所有人的注意和猜疑。

对于绝大多数闯军士兵和留在王府内伺候的俘虏、仆役而言,这座终日发出怪响的工坊,充满了神秘和未知的恐惧。

他们远远绕过那片区域,偶尔有负责巡逻或运输物资的士兵靠近,回来后面色都会有些发白,向同伴描述那“比磨盘还大的铁锤自己会动”、“石头轮子转得飞起火星四溅”的骇人景象。

休息时,士兵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目光不时瞟向那传来轰鸣声的方向,脸上混合着好奇与敬畏。

“听说了吗?

那里面…是苏军师在做法呢!”

“做法?

做什么法?”

“还能做什么法?

当然是造更厉害的法器啊!

你没听见那动静?

跟打雷似的!

肯定是请了雷公电母来帮忙打铁!”

“扯淡!

我听王老五说,他送木料进去时瞅见一眼,说里面有好几个一丈多高的铁人,不用人推自己会动,抡着大锤砸铁呢!

肯定是苏军师用妖法驱动的铁傀儡!”

“怪不得…我说怎么声响这么大,还日夜不停,人哪受得了?

原来是铁疙瘩在干活…”

“苏博士的妖器又在吼叫了…”

有人低声总结,语气中带着莫名的恐惧。

这个说法迅速流传开来,

“苏博士的妖器”成了士兵和底层百姓对那座神秘工坊的普遍称谓。

各种离奇夸张的传言越传越玄乎,有人信誓旦旦地说夜里看到工坊上空有红光闪烁、听到鬼哭狼嚎,有人说苏军师在用童男童女祭炉,更有人将之前攻城时那“无声之雷”和“能钻地的铁蛇”也归功于(或归罪于)这工坊里的“妖法”。

流言如同瘟疫般在洛阳城内蔓延,为苏俊朗本就神秘的形象又增添了一层诡异而危险的色彩。

普通民众和士兵对其多是敬畏交加,敬而远之。

然而,这些流言蜚语,传到某些有心人耳中,则变成了别样的心思。

王府银安殿偏厅内,牛金星正与几名心腹幕僚品茶议事。

窗外,那隐约可闻的、富有节奏的“哐当”声和刺耳的“滋滋”声,如同背景噪音般不断传来,打断着他们的思绪。

一名幕僚皱了皱眉,放下茶杯,语气带着不满:

“这苏军师的工坊,动静是越来越大了。

终日这般喧哗,搅得人心神不宁,成何体统?”

另一人接口道:

“是啊,听闻耗费亦是巨大,每日进出的木炭、铁料、硝石数以车计,却未见产出多少像样的军械(他们并不知道标准化箭矢枪头已大量装备部队),倒是这怪声一日响过一日。

底下军士议论纷纷,皆言是…是妖法作祟,恐非吉兆啊。”

牛金星缓缓捋着胡须,面色平静,眼神却深邃难测。

他轻轻呷了一口茶,目光仿佛穿透墙壁,望向那噪音传来的方向,淡淡道:

“苏军师匠心独运,能造奇器,破城确有功劳。

然…”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意味深长:

“圣人云,奇技淫巧,君子不器。

终日沉溺于此等轰鸣巨响之物,恐非正道。

其声如雷震,久闻之,易使人心躁动,气血不平;

其形若妖异,久视之,易使人心生疑惧,军心不稳。

况且,耗费如此巨万物料,若只为满足一己之奇思妙想,而非切实于王师大业,岂非本末倒置?

长久以往,恐生祸端。”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引经据典,既看似客观评价,又 subtly(巧妙地)地将工坊的噪音、耗费与“非正道”、“扰军心”、“耗资源”乃至潜在的“祸端”联系起来,字字句句未曾直接指责苏俊朗,却已将怀疑和否定的种子悄然播下。

几名幕僚心领神会,纷纷附和:

“牛先生所言极是!

此等声响,确实扰人清静,非王道之所为。”

“耗费甚巨,若无所成,恐难以向闯王交代。”

“军中流言四起,于苏军师声誉亦是有损…”

牛金星微微颔首,不再多言,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光。

他深知李自成出身草莽,虽重用苏俊朗的“技术”,但其内心深处,对这类无法理解的、声响巨大又耗费资源的事物,本能地会存在一丝疑虑和排斥。

他要做的,就是巧妙地放大这种疑虑。

机会很快到来。

一次向李自成汇报粮草辎重情况时,牛金星看似无意地提了一句:

“……各处用度皆在掌控,只是王府东隅军工坊近日耗费木炭、铁料颇多,声响亦是巨大,不知苏军师那边进展如何?

若能早日产出破敌利器,这些耗费自是值得。”

李自成正在翻阅各地送来的军情文书,闻言抬起头,眉头下意识地皱了一下。

那持续不断的低沉轰鸣和偶尔的尖锐噪音,他在这银安殿中也时常隐约听到,确实令人有些心烦。

“军工坊?

声响是大了些…”

李自成放下文书,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

“苏军师那边,前几日宗敏倒是说造了些好箭,军中反响不错。

至于其他…且由他去吧,只要能造出真东西便好。”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对技术人才的宽容,但也透露出些许不易察觉的、被噪音打扰的不悦,以及对“巨大耗费”的本能关注。

牛金星察言观色,知道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多说,恭敬地行礼退下。

有些话,点到即止,说多了反而显得刻意。

只需让那噪音和流言,如同慢性毒药般,慢慢渗入李自成的潜意识便足够了。

工坊之内,苏俊朗全身心沉浸在技术攻坚和生产管理中,对高墙之外悄然滋生的暗流与猜忌,尚未完全察觉。

他听着机械的轰鸣,看到的却是效率的提升和标准的建立;

他消耗着大量的物料,规划的是未来的技术蓝图和自保的资本。

然而,他或许低估了这超越时代的“工业噪音”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心理冲击,也低估了政敌利用这种“异常”来攻讦他的敏锐和恶意。

科技的种子在这片土壤中顽强发芽,但其生长带来的“声”、“光”、“电”效应,也不可避免地开始扰动这个旧时代的神经,引来了猜疑的目光和暗处的冷箭。

一股无形的危机,开始伴随着工坊的轰鸣声,悄然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