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穿越大明:我助闯王打天下 > 第146章 蓝图初绘,工坊升级

福王府后花园那处幽深的地窖,在经历了最初的惶恐与混乱后,已然蜕变为一个充满异样生机与秩序的秘密据点。

油灯与火盆的光芒驱散了阴冷,空气中弥漫着硝石、硫磺、煤炭与新鲜木料混合的独特气味,取代了原本的霉味与恐惧。

敲打声、研磨声、低声的讨论与算盘的噼啪声,交织成一曲与外界烧杀抢掠格格不入的、专注于创造的乐章。

黑火药改良项目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

颗粒化、标准化的新火药,威力与稳定性显着提升,不仅让刘宗敏等将领大喜过望,更极大地鼓舞了地窖内这支仓促组建的团队。

工匠们看着自己打造的模具压出均匀的颗粒,学者们验证着计算出的最佳配比,学徒们小心翼翼地记录着每一次实验数据……

一种久违的、属于手艺人和求知者的尊严与成就感,在这群饱经磨难的人们心中悄然复苏。

团队间的默契在共同的目标下逐渐形成,效率日益提升。

然而,随着项目的深入和产量的初步需求,地窖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

空间狭小,通风有限,大量原料的堆放、设备的安装、以及未来可能进行的更复杂、更危险的实验(比如苏俊朗脑海中那些关于冶金、化工的模糊构想),都受到了严重制约。

更重要的是,苏俊朗的野心远不止于小打小闹的实验室级别产出。

他深知,要想在这乱世中拥有真正的话语权和自保之力,乃至实现心中那些模糊的“科技改变世界”的理想,必须拥有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能力,能够持续输出足以影响战局乃至民生的“硬通货”。

深夜,当地窖内大部分人都已疲惫睡去,只有值守的学徒在小心照看炉火时,苏俊朗独自坐在一张简陋的木桌旁。

桌上摊开着一张用木炭条在粗纸上绘制的草图,旁边一盏油灯的火苗随着他的呼吸微微摇曳。

图纸上,不再是某个单一工具的构造,而是一个初步的、功能分区明确的简易兵工厂的布局构想。

他的思路清晰而务实:

? 原料预处理区: 靠近水源或运输通道,负责矿石破碎、木炭烧制、化学品初步提纯。

? 核心生产区: 划分为火药配制、金属冶炼锻造、木工机械加工等不同车间,要求相对隔离,有完善的防火、通风和排水设施。

? 研发测试区: 相对独立安静的空间,供学者们研究计算,进行小规模的危险实验。

? 仓储与生活区: 集中存放原料和成品,并提供团队成员基本的住宿保障。

这个蓝图,目标明确——

不再是零敲碎打的“奇技淫巧”,而是要建立一个能够系统化生产制式装备的基地。

从更精良的火铳、更威猛的火炮,到坚固的铠甲、高效的农具,乃至未来可能出现的、超越这个时代认知的交通工具或通讯设备……

这一切的起点,就是一个像样的工坊。

几天后,苏俊朗带着几罐新制成的、威力十足的颗粒黑火药样品,以及那份还带着炭笔痕迹的简陋草图,再次找到了正在督促手下清点缴获军械的刘宗敏。

校场上,缴获的明军盔甲、刀枪堆积如山,刘宗敏正拿着一柄做工精良的腰刀爱不释手地比划着。

见到苏俊朗,他脸上立刻露出笑容,洪亮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

“苏老弟!

来得正好!

你弄的那新火药,真他娘的带劲!

老子让火器营试了试,声音都脆生不少!

好东西!”

苏俊朗微微一笑,将手中的火药罐递过去:

“将军满意就好。

此乃初步成果,若能进一步优化工艺,扩大产出,威力还可提升,且能保证批批如一,让我军火器威力倍增。”

刘宗敏接过罐子,掂量了一下,眼中放光:

“还能更好?

产量还能扩大?

好!

太好了!

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苏俊朗见时机成熟,顺势展开了那份草图,指着上面的分区解释道:

“将军,正如您所见,火药威力的提升,依赖于精密的配比和严格的工艺。

如今我等蜗居地窖,人手、场地、设备均受限,小规模试制尚可,若要满足大军所需,乃至研制更厉害的攻城火器,非有更大、更合适的场所不可。”

他指向草图上靠近河流的区域:

“属下勘察过,王府东北角,原有一处为王府制造器物的工坊,临近金水河支流,场地宽阔,房舍坚固,且有现成的水力设施基础(可能用于驱动水磨、锤锻等)。

若能将其拨付给我等使用,加以改造……”

他加重语气,描绘出诱人的前景:

“不出数月,不仅新式火药能源源不断供应大军,或可尝试打造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火铳,乃至……

能轰塌北京城墙的重型火炮!

届时,将军麾下将士,如虎添翼,横扫天下,指日可待!”

“重型火炮?

轰塌北京城?”

刘宗敏的呼吸瞬间粗重起来,豹眼瞪得溜圆。

苏俊朗之前的每一次“预言”都变成了现实,此刻这番更具冲击力的蓝图,彻底点燃了他的野心。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带着无敌的炮队兵临北京城下的场景。

相比于眼前这些冷兵器,能决定战争走向的火器,无疑更具吸引力。

“好!

说得好!”

刘宗敏猛地一拍大腿,震得铠甲哗啦作响,

“老子早就觉得那地窖憋屈!

你要那旧工坊?

没问题!

那地方现在堆了些破烂,正好清出来给你用!

需要多少人手?

工匠?

物料?

尽管提!

老子这就下令,王府库房里的东西,你看上啥,只要不是金银美女,随便搬!

俘虏里面那些会打铁、会木匠的,全都给你调过去!”

他雷厉风行,立刻叫过一名亲兵统领,指着苏俊朗吩咐道:

“听见没有?

从今天起,苏军师要建咱们自己的兵工厂!

王府东边那个老工坊,连带旁边那片库房,全划给苏军师!

你带一队人,听苏军师调遣,需要什么物料、人手,全力配合!

谁敢怠慢,军法从事!”

“得令!”

亲兵统领轰然应诺。

事情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有了刘宗敏这把“尚方宝剑”,资源的调动变得畅通无阻。

次日,苏俊朗便带着地窖中的核心团队成员,来到了位于福王府东北角的新址。

这里果然如他所料,是一处相对独立的院落,原本是王府的匠作坊,有大小房舍十余间,围成一个宽敞的院落,一侧紧邻一条水流不算湍急但足以利用的金水河支流,河畔还残留着废弃的水车和传动装置的基座。

虽然因战乱和抄没显得有些破败凌乱,但整体结构完好,空间远比地窖开阔,潜力巨大。

团队成员们看着这片新天地,眼中都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老匠人鲁大锤抚摸着结实的砖墙和宽敞的工棚,连连点头:

“好地方!

好地方啊!

这地方,能摆开阵势干活了!”

赵弘文先生则望着那条小河,若有所思:

“若能修复水力,研磨、锻打,皆可省去不少人力。”

苏俊朗立即带领众人投入紧张的规划和搬迁工作。

他亲自划分区域,指挥人手清理垃圾、修缮房屋、加固围墙。

一块用厚重木料临时赶制、上书“闯字第一军工坊”的粗糙牌匾,被郑重其事地挂在了大院的门楣上。

对外,这里是奉命为闯军制造军械的官方作坊;

对内,则是苏俊朗实现科技梦想的摇篮和未来安身立命的根本。

工匠们开始利用现有的材料和运来的新料,打造更大型、更专业的工作台和工具架;

学者们忙着规划研发区的布局,将抢救出来的书籍图纸分类安置;

学徒们则干劲十足地搬运物资、清理场地。

河边,几名懂些水利的工匠开始勘察,讨论着如何修复和改造那套废弃的水力系统,以期将来能驱动鼓风机、研磨机甚至简单的机床。

敲打声、锯木声、号子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声音更加宏大,充满了希望与力量。

从阴暗逼仄的地窖,到开阔且有发展潜力的正式工坊,这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迁移,更是苏俊朗和他的团队从“秘密研究”走向“规模生产”的关键一步。

站在初具雏形的工坊院落中,看着忙碌的众人和远处流淌的河水,苏俊朗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蓝图已然铺开,虽然前路依然艰难,但一支属于他自己的、以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种子队伍,终于在这片混乱的土地上,找到了第一块可以扎根的土壤。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