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良久,苏澈终于点头:杨逍、范遥,速点十万精兵随本座秘密入城,切记避开元军耳目。”
属下遵命!二人领命而去。
苏澈又对殷天正等四人道:城外三十五万大军交由你们统领。
待本座入城后,元军必生异动,务必严加防范。”
元军大营内,汝阳王端坐帅帐,帐中诸将皆面色阴沉。
烛火摇曳间,空气仿佛凝固般沉重。
诸位可闻大都陷落之事?汝阳王沉声问道。
众将默然颔首。
为首将领出列抱拳:陛下,末将等确有耳闻。
只是不知城中叛军虚实,我军可有收复之机?
见心腹眼中竟现惧色,汝阳王心头一凉:探马来报,明教教主亲率十万精锐入城,城外更有数十万大军围困。
欲夺大都,难比登天。
不如商议如何应战。”
听闻城中驻守十万义军,诸将最后一丝希望也化为泡影。
义军战力本就不逊元军,城外三十五万大军更令他们不敢妄动。
此刻元军已成困兽,明日恐遭两面夹击。
届时又能支撑几时?
汝阳王揉着太阳穴。
他戎马半生,岂会不知眼下危局?腹背受敌尚在其次,最令他忧心的是——将士们的家眷多在城中。
消息传开后,军心涣散,这仗还怎么打?
都退下吧。”汝阳王疲惫挥手。
......
月夜下,一道冰蓝剑光自皇宫掠出,直飞城外大营。
赵敏立在望舒剑上,青丝飞扬:这么晚带我来军营作甚?
苏澈嘴角微扬:若所料不差,令尊今夜恐有性命之忧。”
常遇春要夜袭?赵敏蹙眉,爹爹定会严加防范...
非也。”苏澈摇头,危险来自他的部下。”
赵敏瞳孔骤缩:不可能!爹爹待将士们恩重如山...
话音未落,望舒剑骤然加速。
苏澈揽住她纤腰:眼见为实。”
......
(元军大帐内,十余名将领正秘密商议军情。
枢密使与枢密副使——汝阳王的两名心腹将领端坐首位。
一名将领起身抱拳:启禀将军,明军攻陷大都的消息已传遍军营,将士们忧心家眷安危,士气低迷。
陛下虽决意死战,但末将等实在无心恋战,请将军示下。”
枢密使锐利的目光扫过,那将领虽冷汗涔涔,仍挺直腰板与之对视。
枢密使神色变幻,已然明白其言外之意——这是在暗示投降。
又一名将领跪地陈情:将军明鉴!我等家小尽在明军掌控之中,继续作战只会白白送命。
末将不怕死,却不愿连累家人!
帐中众将纷纷跪倒,齐声高呼:求将军明鉴!唯有枢密副使仍坐着,面色阴晴不定。
两位统帅心知肚明:若不同意投降,这些将领必会 ** 。
他们自己又何尝不牵挂大都城内的亲人?但想到汝阳王的知遇之恩——登基后立即委以兵权重任,又实在难以决断。
见二人迟迟不语,将领们眼中渐露凶光:将军!
枢密使与副使交换眼色,终于下定决心:诸位随我同往帅帐面圣,恳请陛下议和。”他眼中寒光一闪,若陛下不从......那就只能送君上路了!
这番大逆之言非但没引起惊慌,反令众将喜形于色,齐声应和:将军英明,末将等誓死追随!
枢密使眼中掠过一抹轻蔑,对这些将领的谎言毫不在意。
横竖真要 ** ,明 ** 们或许就会倒戈投向明军,结局如何已非他所能掌控。
枢密使与副使交换眼神后大步迈出营帐,身后元军将领们慌忙跟上,十余人疾步奔向帅帐方向。
......
约莫一刻钟后,众将领神色慌张地从帅帐鱼贯而出。
恰在此时,御剑而来的苏澈与赵敏凌空而至,正巧目睹这一幕。
赵敏认出领头二人原是汝阳王旧部,见他们行色匆匆,不由猜测:你说父王深夜召集他们,莫非是要出其不意偷袭义军?
苏澈凝神细察,忽见一名将领袖口隐现血渍,心头骤紧。
他急运神识探查帅帐,顿时变色:不妙!话音未落,望舒剑已载着二人俯冲而下。
刚落地,浓重的血腥气扑面而来。
赵敏面色煞白,踉跄冲入帐中。
父王——
凄厉的呼喊声中,苏澈闪身闯入,只见满地横七竖八躺着侍卫与太监的 ** ,鲜血浸透毡毯。
汝阳王歪倒在龙椅上,胸前赫然插着 ** ,赵敏正伏在他身上恸哭。
苏澈箭步上前,指尖轻搭脉门,忽露喜色:还有脉息!他一把扶起汝阳王盘坐,双掌抵其后背,浑厚真元源源不断渡入体内:放心, ** 也要不来你父王的命。”
赵敏咬唇退至一旁,泪眼朦胧中,只见苏澈额角沁出细密汗珠。
约莫一炷香后,苏澈收功起身:暂时护住心脉了,此处不宜久留,速回皇宫施救。”说罢抱起汝阳王大步流星向外走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