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太极剑流转如云,时疾时徐,刚柔相生,周身隐现阴阳太极之象,招式华美绝伦。
苏澈剑势却似杂乱无章,然恣意挥洒间自含玄机,正是那《独孤九剑》。
细观之,其剑意较往昔更添三分深意。
虽未真正晋入大宗师境,张三丰因悟得太极真谛,已半步踏破门槛。
此刻二人仅以剑招相较,便引得风云激荡。
旁观者张无忌目眩神驰,紧盯战局唯恐漏看半分。
苏澈身形飘忽,望舒剑直指对方破绽,却总被那 ** 如意的太极剑势所阻。
僵持良久,忽闻铿然收剑之声。”张真人剑法通玄,苏某拜服。”
原来三千招过后仍难分高下,苏澈心知此战已无继续必要。
太极剑乃张三丰道法化身,旁人再精熟亦难企及;独孤九剑承载独孤求败之道,终非己路。
而今苏澈剑道将破未破,虽窥得新径,距自成一家尚有距离。
张三丰还剑入鞘,周身异象渐消:道友剑意凌驾形招之上,攻敌必救,实乃绝学。
然老道观之,似未尽全功?
真人可知独孤求败?苏澈忽问。
张三丰神色微动:年少时偶闻其名,百年前神雕侠正是其传人。
莫非道友...
苏澈察觉张三丰神情有异,明白他又忆起郭襄女侠。
可惜郭襄心中唯有杨过,从未将张三丰放在心上。
苏澈直言道:不错,在下所使正是独孤九剑,乃 ** 前辈所创的无上剑法。
但这终究是他人的剑道,苏某难以臻至化境。”
实不相瞒,苏某正试图参悟自己的剑道,欲摆脱独孤九剑的桎梏。
只是修习多年,想要另辟蹊径着实不易。”
张三丰眼中精光一闪,面露笑意。
原来苏澈与他当年如出一辙——昔年他仅凭部分九阳神功,便创出武当九阳功,更参透太极真谛,自创太极拳剑。
道友天资非凡,老道深信你必能开创属于自己的剑道。”
苏澈淡然一笑,未作谦辞。
他已在尝试将守护之道与自身剑意融入独孤九剑,一旦功成,便可真正走出独孤求败的影子。
苏澈转向一旁的张无忌,招手示意。
少年快步上前,恭敬行礼:无忌拜见师公、教主!
仔细端详张无忌片刻,苏澈问道:无忌,你已学会师公的太极剑法了吧?
张无忌面露讶色:教主如何知晓?
张三丰闻言大喜:无忌当真学会了太极剑?
面对敬爱的师公,张无忌如实相告: ** 确实学会了,不过并非刻意为之。
方才观看师公与苏大哥比剑,不知不觉间便领悟了。”
张三丰难掩激动,递上真武剑:快让师公看看。”
** 遵命。”张无忌持剑演练起来。
张三丰见其剑招初显生涩,却很快行云流水,不禁目露异彩。
他转向苏澈:老道有个不情之请...
苏澈会意:真人放心。
待无忌演练完毕,苏某自会告知他脱离明教之事。
只是...他顿了顿,真人当真属意无忌接掌武当?
张三丰凝视着练剑的张无忌,欣慰颔首:当年众 ** 中,翠山天资最佳却英年早逝。
如今无忌有此悟性,老道也可安心了。”
苏澈暗叹天命之子果然不凡。
原着中张无忌成为明教教主,如今因他之故未能继位,反被张三丰视为衣钵传人。
以张无忌温厚性情,守成足矣。
有张三丰余威庇佑,武当基业必能长盛不衰。
“师公!”
张无忌收剑而立,走到张三丰与苏澈面前,眼中带着期待:“师公,无忌已将太极剑演练完毕,可有疏漏之处?”
张三丰含笑点头:“不错……无忌做得很好!”
尽管张无忌仅记招式而未悟心法,但能旁观一遍便掌握至此,已令张三丰欣慰。
若连心法也通晓,反倒令人惊诧了。
苏澈笑道:“张无忌,你师公希望你留在武当,你意下如何?”
张无忌面露喜色:“师公愿留无忌,徒孙自当遵从!”
见他应允,苏澈继续道:“好,从今日起,你不再是明教 ** ,往后亦不可借明教之名行事,明白吗?”
张无忌神色骤变:“教主,可是属下有何过错?为何要逐我出教?”
“你并无过错。”
苏澈摇头,“只是你师公既让你留于武当,你便不宜再为明教中人。”
“但……”
张无忌急切道,“属下愿与众英雄共抗异族, ** 汉室山河,恳请苏大哥成全!”
苏澈莞尔:“无忌兄弟,有心报国,何拘于身在何处?武当亦能为天下出力。
经少林、武当之事,张真人想必已看清元庭真面目了吧?”
张三丰目光微凝,知苏澈意在试探,沉吟片刻后道:“无忌,放手去做吧。
无论何事,武当与师公皆为你后盾。”
张无忌眼眶微红,郑重拜下:“多谢师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