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恐怖故事传说 > 第169章 沪上缠绣

恐怖故事传说 第169章 沪上缠绣

作者:qiQi7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18:00:59

沪上缠绣

民国二十六年,沪上秋雨连绵。法租界与华界交界的老闸区,有条鲜为人知的绣线巷。巷尾三号是幢青砖洋楼,朱漆大门铜环锈蚀,门楣上“沈府”二字被雨水泡得模糊,像褪了色的血痕。这宅子空置三年,近日却挂出了招租告示,落款是个陌生的名字——苏曼卿。

我叫林墨,是《申报》副刊的民俗专栏记者。因报社宿舍修缮,又贪恋绣线巷租金低廉,便顶着旁人异样的目光租下了沈府二楼西侧的房间。搬进来那天,送家具的老车夫放下东西就匆匆离去,临走前塞给我一张黄符,压低声音道:“姑娘,这宅子邪性,夜里听见什么都别开门,看见什么都别出声。”

沈府的格局很怪,一楼是厅堂与厢房,二楼东西两侧各有三间房,中间隔着一条狭长的走廊,尽头是间锁着的阁楼。我的房间陈设简单,一张雕花大床,一个红木衣柜,墙角立着个半人高的梨花木绣绷,绷子上蒙着块暗红色的绸缎,绣线凌乱,像是半途而废的作品。房东苏曼卿是个三十岁上下的女人,穿一身月白旗袍,面容姣好却面色苍白,说话时总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寒气。她只收了我三个月租金,没要押金,只嘱咐我:“阁楼不许进,夜里十点后别在走廊走动。”

入住第一晚,雨声淅沥。我趴在桌前整理采访笔记,忽然听见楼下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像是有人穿着绣鞋,踮着脚尖在厅堂里徘徊。那声音很轻,却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一步一步,从东厢房走到西厢房,又折回厅堂中央,仿佛在寻找什么。我想起老车夫的话,屏住呼吸不敢出声,直到后半夜,脚步声才渐渐消失。

第二日清晨,我下楼查看,厅堂里空荡荡的,青砖地面干净得没有一丝脚印,只有墙角的蛛网在风中轻轻晃动。苏曼卿恰好来送早餐,见我盯着地面,淡淡道:“这宅子年代久了,难免有老鼠乱窜,姑娘不必惊慌。”她递来的粥碗温热,可指尖却凉得刺骨。

接下来的几日,怪事接连发生。夜里总能听见阁楼方向传来隐约的绣花声,“嗤啦——嗤啦——”,绣针穿透绸缎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有时我从梦中惊醒,会看见梳妆镜里映出一个模糊的影子,穿着大红绣裙,背对着我坐在绣绷前,乌黑的长发垂到腰际。可转身去看,房间里却空无一人,只有那暗红木绣绷上的绸缎,似乎比之前鲜艳了几分。

我开始查阅沈府的过往。《申报》十年前的旧闻里,记载着一桩离奇命案:沈府原主人是丝绸商沈敬之,其妻柳玉茹是沪上有名的绣娘,尤擅“双面绣”,人称“绣仙”。民国二十三年中秋,柳玉茹在阁楼绣制一幅《百鸟朝凤》时,突然失踪,只留下半幅绣品和一滩暗红色的血迹。沈敬之派人四处搜寻无果,不久后便精神失常,变卖了家产,不知所踪。有人说柳玉茹是被恶鬼掳走,也有人说她与人私通,卷款私奔。

更诡异的是,旧闻配图里的柳玉茹,竟与我在镜中看到的影子有几分相似。而那半幅《百鸟朝凤》的绣样,与我房间里绣绷上的凌乱绣线,隐隐能对上脉络。

我决定深夜探查阁楼。这天夜里,绣花声比往常更清晰,像是就在耳边。我攥着老车夫给的黄符,借着微弱的月光,悄悄走上走廊。走廊尽头的阁楼门锁早已锈蚀,却虚掩着一条缝隙,里面透出暗红色的光。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夹杂着丝线腐烂的气息扑面而来。阁楼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绣绷,每个绷子上都蒙着暗红色绸缎,绣着残缺不全的花鸟鱼虫,那些绣品的针脚细密,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仿佛每一朵花、每一只鸟都在扭曲挣扎。

阁楼中央,一个穿着大红绣裙的女人正坐在绣绷前,背对着我绣花。她的长发乌黑油亮,垂落在绣绷上,绣针在她手中翻飞,暗红色的绣线一点点铺满绸缎。“嗤啦——嗤啦——”,绣针穿透绸缎的声音,此刻听来如同指甲划过骨头。

“柳夫人?”我鼓起勇气轻声问道。

女人的动作猛地一顿,缓缓转过身来。那是一张极为美丽的脸,柳叶眉,杏核眼,唇红齿白,可皮肤却白得像纸,毫无血色。她的眼睛里没有瞳孔,只有一片浑浊的白,嘴角挂着一丝诡异的微笑:“你看见我的绣品了?”

我吓得浑身冰凉,想要后退,却发现双脚像被钉在了原地。柳玉茹拿起绣绷上的半成品,那是一幅《百鸟朝凤》,已经绣好了大半,可那些鸟儿的眼睛,竟都是用暗红色的丝线绣成,像是凝固的血珠。“还差最后一只凤凰,”她幽幽道,“需要用纯净的女子血来绣,这样绣品才能活过来。”

我终于明白,那些失踪的传闻都是假的。柳玉茹根本没有离开,她被困在了这阁楼里,被自己的执念所缠。传闻她当年为了绣出天下第一的《百鸟朝凤》,不惜用秘法以血为引,可绣到最后关头,却被丈夫沈敬之撞见。沈敬之以为她走火入魔,欲阻止她,争执中,柳玉茹不慎被绣针刺中咽喉,鲜血滴落在绣品上,魂魄便与绣品缠在了一起,永世不得超生。

“苏曼卿是谁?”我强忍着恐惧问道。

柳玉茹的笑容愈发诡异:“她是我的弟子,自愿留下来陪我完成绣品。你看,她的血很纯净,已经绣好了九十九只鸟,就差你了。”

话音刚落,阁楼的门突然被推开,苏曼卿站在门口,面色苍白如纸,眼神空洞。她穿着与柳玉茹同款的大红绣裙,裙摆上沾着暗红色的污渍。“曼卿,”柳玉茹轻声唤道,“带她过来,我们马上就能完成了。”

苏曼卿一步步向我走来,伸出冰凉的手想要抓住我。我急中生智,掏出老车夫给的黄符,猛地朝柳玉茹扔去。黄符在空中划过一道金光,正中她手中的绣绷。“啊——”柳玉茹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瞬间化为无数暗红色的丝线,缠绕在绣绷上,疯狂扭动。

阁楼里的绣品开始剧烈晃动,那些残缺的花鸟鱼虫像是活了过来,从绸缎上挣脱,化作一个个小小的黑影,在房间里四处乱窜。苏曼卿发出痛苦的呻吟,身体也开始变得透明,她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清明:“快……烧掉那幅《百鸟朝凤》……”

我趁机冲向阁楼中央的绣绷,抓起桌上的油灯,猛地泼在《百鸟朝凤》上。火焰瞬间燃起,暗红色的绸缎在火光中扭曲、收缩,那些暗红色的丝线发出“滋滋”的声响,像是在哭泣。柳玉茹的惨叫声越来越凄厉,随着火焰的蔓延,渐渐微弱下去。

苏曼卿的身体越来越透明,她看着燃烧的绣品,露出了一丝解脱的微笑:“多谢你……她终于可以安息了……”说完,她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空气中。

火焰渐渐熄灭,阁楼里只剩下烧焦的绸缎和灰烬。那些小小的黑影也随之消失,血腥味和腐烂的气息渐渐散去。我瘫坐在地上,浑身冷汗淋漓,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勉强站起身,跌跌撞撞地跑出了沈府。

第二日,我向报社辞职,搬离了绣线巷。后来听说,沈府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有人说那火是自燃的,也有人说,是柳玉茹的魂魄终于得到了解脱,一把火烧掉了所有的执念。

多年后,我偶然在旧货市场看到一幅残缺的双面绣,绣的是一只凤凰,羽翼鲜红,眼神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哀怨。摊主说,这是从绣线巷火灾遗址里挖出来的。我没有买,只是远远地看着,仿佛又听见了那“嗤啦——嗤啦——”的绣花声,在寂静的夜里,挥之不去。

绣线巷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新式洋楼。可每当沪上秋雨连绵的夜晚,我总会想起那幢青砖洋楼,想起那个穿着大红绣裙的女人,想起那句幽幽的低语:“还差最后一只凤凰,需要用纯净的女子血来绣……”

民国的上海滩,繁华背后藏着无数秘密。那些被时代遗忘的角落,总有一些执念不散的魂魄,在黑暗中徘徊,等待着下一个闯入者。而有些故事,一旦开始,就再也无法收场,只能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埋入尘埃,成为老上海人口中一段惊悚的传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