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恐怖故事传说 > 第119章 义庄旧事

恐怖故事传说 第119章 义庄旧事

作者:qiQi7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18:00:59

义庄旧事

民国十七年的秋老虎格外凶,连长江水都被晒得发稠,江风裹着焦热的水汽扑在人脸上,像蒙了层浸油的棉絮。清河镇东头的义庄却终年浸在寒气里,即便正午日头最烈时,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榆木门,也得打个寒颤——门后两排黑漆棺材整齐码着,棺盖缝隙里渗出的凉气,能把外头的暑气逼退三尺。

守庄人老陈头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烟杆是祖上传的乌木杆,烟锅里的火明明灭灭,映着他沟壑纵横的脸。他守这义庄三十年了,从光绪年守到民国,送走的孤魂野鬼比镇上的活人还多。按老规矩,每到白露前后,得给待葬的棺木都松一遍棺钉,免得棺内尸身起了变化。可今天他刚摸到最里头那口朱漆棺,指腹就触到一片黏腻的湿意,低头一看,棺缝里竟渗出血水来,红得发黑,还带着股腥甜的腐味。

“邪门了。”老陈头啐了口唾沫,摸出腰间的铜钥匙打开棺锁。这口棺是三个月前送来的,说是上游漂来的无名尸,穿的还是前清的官服,面色青灰却不见腐烂,当时镇上的乡绅怕惹麻烦,便捐钱敛了葬在这里。可此刻棺盖一掀,老陈头的烟杆“当啷”掉在地上——棺里空空如也,只有垫尸的草席上,留着两串深褐色的脚印,指甲刮过的痕迹深嵌在木头上,像野兽的爪痕。

“尸变了!”老陈头连滚带爬地冲出义庄,嗓子喊得发哑。可清河镇的人多半不信这个——如今都讲究“破除迷信”,镇上刚来了个穿洋装的女学生苏曼卿,带着本《新青年》,天天在土地庙前讲“科学”,说那些神神鬼鬼都是骗人的。就连保长李胖子都拍着胸脯说,真有僵尸,他带着枪队崩了便是。

没人信老陈头的话,直到头天夜里,镇西的王屠户家出了事。王屠户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前一晚喝了半斤烧酒,睡得正沉,就听见后院的猪栏里传来“砰砰”的撞门声。他骂骂咧咧地抄起杀猪刀去看,却见月光下,一个青面獠牙的影子正趴在猪身上啃噬,黑褐色的血顺着猪栏往下淌。那影子听见动静,猛地转过头来——正是义庄里失踪的那个“官服尸”,双眼泛白,嘴角挂着血沫,官服上的盘扣崩落了两颗,露出的脖颈上,还缠着半截腐烂的麻绳。

王屠户吓得魂飞魄散,杀猪刀掉在地上,连滚带爬地跑回屋,死死抵住房门。可那僵尸力气大得惊人,几下就撞开了木门,好在王屠户的婆娘反应快,抄起灶台上的开水壶,劈头盖脸地浇了过去。“滋啦”一声响,僵尸被烫得怪叫一声,转身跳着走了——老辈人说的没错,僵尸怕烫,更怕阳气盛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王屠户家的惨状传遍了清河。猪栏里的三头肥猪被啃得只剩骨架,地上的血渍冻成了黑痂,连门板上都留下了五个深指洞。这下没人敢说“迷信”了,保长李胖子揣着枪,带着十几个壮丁去义庄查看,却只在棺木里发现了一撮黑毛,还有半块绣着“李”字的绸缎——那是前清知府的官服料子,清河镇上,只有早年在京城做过官的李老太爷家有这种绸缎。

“难不成是李老太爷的坟被掘了?”有人小声嘀咕。李老太爷是清河镇的首富,去年冬天没的,下葬时陪葬了不少金银,坟地选在镇外的青龙岗,据说风水极好。李胖子一听这话,立马带着人往青龙岗赶,果然见李老太爷的坟被掘了个大洞,棺材盖扔在一旁,里面的尸骨不见了踪影,只有几件陪葬的玉器散落在地上。

“肯定是盗墓贼惹的祸!”李胖子气得直跺脚。可老陈头却摇着头说,盗墓贼只图钱财,哪会把尸骨弄走?再说那僵尸穿的官服,分明是前清的五品官服,李老太爷当年只是个候补道台,根本没穿过五品官服。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苏曼卿却站了出来。她梳着齐耳短发,穿一身月白色的学生装,手里拿着个放大镜,蹲在坟洞边仔细查看。“你们看这里。”她指着坟洞壁上的抓痕,“这痕迹很深,边缘很整齐,不像是铁锹挖的,倒像是……指甲刮的。”她又捡起地上的一块骨头,“这骨头上面有牙印,而且是新鲜的,说明尸骨被弄走时,还没有完全腐烂。”

“你这女娃子,别在这里胡说八道!”李胖子不耐烦地挥手,“什么指甲刮的,还不是盗墓贼弄的?”可苏曼卿却不慌不忙地说:“保长先生,我在北平上学时,读过一本《民俗异闻录》,里面记载过‘走尸’的事,说是人死之后,如果葬在阴气重的地方,再遇上煞气,就会变成僵尸,专吸活人的阳气。”

“你还说不是迷信!”李胖子脸都红了,可苏曼卿却指着青龙岗的方向说:“你们看,青龙岗后面是乱葬岗,早年打仗死了不少人,阴气本来就重。前几天下了场暴雨,雨水把乱葬岗的泥水冲到了这里,把李老太爷的坟给泡了,这就是煞气。”

没人再反驳苏曼卿的话——毕竟王屠户家的事摆在眼前,再不信,恐怕下一个遭殃的就是自己。老陈头说,要治僵尸,得用糯米和墨斗线,糯米能镇住阴气,墨斗线是纯阳之物,能困住僵尸。李胖子虽然不信,但还是让人去镇上的粮店买了几十斤糯米,又找来了几个弹棉花的匠人,要他们把墨斗线扯得满镇都是。

可当天夜里,僵尸还是来了。这次它没去王屠户家,而是去了镇东的私塾。私塾先生是个老秀才,夜里正在批改作业,就听见窗户“吱呀”一声响,抬头一看,那僵尸正站在窗前,双眼泛白,嘴角挂着血沫,官服上的血渍已经干了,变成了深褐色。老秀才吓得手一抖,毛笔掉在地上,刚想喊人,僵尸就跳了进来,一把掐住了他的脖子。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扔进来一把糯米,正好撒在僵尸的头上。僵尸“嗷”的一声叫,松开了手,老秀才趁机爬起来,往门外跑。门口站着的正是苏曼卿和老陈头,苏曼卿手里拿着一把糯米,老陈头手里牵着墨斗线,见僵尸追了出来,老陈头立马把墨斗线一扯,正好缠在了僵尸的腿上。

“快撒糯米!”老陈头大喊。苏曼卿赶紧把糯米往僵尸身上撒,僵尸被糯米撒中,身上冒出一股黑烟,动作慢了下来。可它的力气实在太大,几下就把墨斗线挣断了,朝着苏曼卿扑了过来。苏曼卿吓得往后退,却不小心撞到了身后的大树,眼看就要被僵尸抓住,突然“砰”的一声枪响,子弹打在了僵尸的胸口。

是李胖子来了。他带着十几个壮丁,手里都拿着枪,见僵尸还在动,又连着开了几枪。可子弹打在僵尸身上,只留下几个小洞,根本伤不了它。“这东西怎么打不死啊!”李胖子吓得脸都白了。老陈头大喊:“打它的头!僵尸的魂魄在头里,只有打碎它的头,才能治住它!”

李胖子赶紧瞄准僵尸的头,又开了一枪。这次子弹正好打在僵尸的太阳穴上,僵尸“嗷”的一声叫,倒在地上,抽搐了几下,就不动了。众人围过去一看,僵尸的头被打穿了一个洞,黑褐色的血顺着洞流出来,很快就凝固了。

第二天一早,李胖子让人把僵尸的尸体烧了,骨灰撒在乱葬岗上。老陈头说,这样能让它的魂魄散掉,再也不会出来害人了。苏曼卿站在乱葬岗边,看着漫天飞舞的纸灰,若有所思地说:“其实这世上哪有什么僵尸,不过是人心的恐惧罢了。”

老陈头愣了一下,问她什么意思。苏曼卿笑着说:“李老太爷的坟被掘,其实是李胖子自己干的,他想把陪葬的金银弄出来,又怕被人发现,就故意弄了个‘僵尸’的假象,想把水搅浑。昨天夜里,我在私塾外看到了李胖子的跟班,他手里拿着一件官服,还往上面洒了猪血。”

老陈头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可他还是不解:“那王屠户家的猪,还有李老太爷的尸骨,都是怎么回事?”苏曼卿说:“猪是被野狗啃的,李胖子故意把猪的尸体弄得惨不忍睹,又把李老太爷的尸骨藏了起来,让人以为是僵尸弄的。至于那‘僵尸’,其实是李胖子找的一个流浪汉,给他吃了迷药,又在他脸上涂了颜料,让他装成僵尸的样子。昨天夜里,李胖子开枪打‘僵尸’,其实是故意打偏,想把那流浪汉打死,灭口。”

真相大白,李胖子被众人扭送到了县里的警察局,听说判了十年刑。清河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老陈头每次守在义庄,都会想起苏曼卿说的话——人心的恐惧,比真正的僵尸更可怕。

这年冬天,苏曼卿离开了清河镇,据说去了南方,继续宣传“科学”。老陈头把她留下的那本《民俗异闻录》放在了义庄的案头,每当有人来问起“僵尸”的事,他就会翻开书,指着上面的字说:“你看,这里写着呢,世上本无鬼,庸人自扰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