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恐怖故事传说 > 第117章 蚌珠有泪

恐怖故事传说 第117章 蚌珠有泪

作者:qiQi7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18:00:59

蚌珠有泪

暮春的雨总带着股化不开的黏腻,苏文砚撑着油纸伞站在钱塘江边,看浑浊的江水卷着碎萍漫过石阶,忽然听见脚边传来极轻的“咔嗒”声。

那声音像是蚌壳开合时碰撞的脆响,混在雨声里几乎难以察觉。他蹲下身拨开丛生的水芹,看见泥沙中嵌着只巴掌大的河蚌,银灰色的壳面上缀着淡紫色的云纹,此刻正微微张着缝,露出一点莹白的软肉,像是在艰难地呼吸。

“倒是只好看的蚌。”苏文砚失笑,指尖刚触到蚌壳,就觉掌心一阵微凉的震颤。他本是杭州城里小有名气的画师,今日来江边是为了画雨后江景,见这蚌壳上的纹路雅致,倒生出几分怜惜,便用绢帕裹了,揣进随身的竹篮里。

回到城西的小院时,雨已经停了。苏文砚把蚌放进院角的青石缸,又从井里打了些清水倒进去。缸里原本养着几尾红鲤,见来了新客,纷纷凑过来啄咬蚌壳,却被他用细网隔开。“你们这些小东西,莫要欺负它。”他对着鲤鱼絮絮叨叨,转身去画室研墨,没看见青石缸里的蚌壳轻轻颤动,一道极淡的紫光在水中一闪而逝。

此后几日,苏文砚每日晨起都要先去看那只蚌。他会把研墨剩下的清水倒进缸里,有时还会摘些新鲜的水草放进去。奇怪的是,这蚌似有灵性,每当他靠近,便会缓缓张开壳,露出内里那粒鸽卵大的珍珠——那珍珠并非寻常的白色,而是泛着淡淡的粉晕,在阳光下看,竟像是凝结了晨露的桃花。

“你倒会养珠。”苏文砚常坐在缸边写生,笔尖落在宣纸上,画的却不是山水,而是蚌壳上的云纹,或是珍珠在水中折射的光影。他总觉得这蚌不一般,尤其是夜里,偶尔会听见院中有细碎的声响,像是有人踮着脚走路,可起身查看时,却只看见月光洒在青石缸上,蚌壳紧闭,鲤鱼沉在缸底,并无异样。

变故发生在七月。杭州知府要为母亲贺寿,遍寻城中画师,要一幅《百寿图》。苏文砚本不愿趋炎附势,可知府以他年迈的母亲相要挟,他不得不应下。连日来,他对着宣纸苦思冥想,却总觉得笔下的寿桃少了几分灵气,寿鹤的羽毛也显得僵硬。

那晚,他又在画室枯坐到深夜,墨汁早已凉透。忽然,院中的青石缸传来一阵水声,他以为是鲤鱼跳缸,起身去看,却见月光下,一个身着淡紫色衣裙的女子正坐在缸边,手里捧着那只河蚌,指尖轻轻拂过蚌壳上的云纹。

女子的头发像是用江水梳成的,发梢还滴着水珠,肌肤白得像月下的霜,唯有眼角沾着一点粉晕,竟和蚌里的珍珠一模一样。苏文砚惊得后退一步,碰倒了身后的画架,宣纸散落一地。

女子闻声回头,看见他时,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起身就要往缸里跳。“你是谁?”苏文砚急忙拦住她,却见她衣袖一挥,整个人化作一道紫光,钻进了青石缸里的河蚌中。蚌壳轻轻合上,水面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苏文砚站在缸边,心跳得飞快。他想起幼时听老人们说过,钱塘江边的河蚌若活过百年,便能化为人形,只是极少有人见过。他蹲下身,轻声说:“我并无恶意,只是想知道,你为何会在此处。”

过了许久,蚌壳才缓缓张开,那道紫光再次飘出,化作方才的女子。她垂着头,声音细得像雨丝:“我本是钱塘江底的蚌精,百年前被渔人捕获,侥幸逃到此处,却因受伤无法返回江中,只能藏在这缸里修养。”

“那你为何现身?”

“见你连日愁眉不展,想帮你一二。”女子抬起头,指尖凝聚起一点微光,落在苏文砚散落的宣纸上。原本僵硬的寿桃忽然染上了鲜活的粉色,寿鹤的羽毛也仿佛有了光泽,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桃花香。

苏文砚震惊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明白过来:“我缸里的珍珠,是你修炼的内丹?”

女子点头,眼中带着一丝羞怯:“那珍珠需吸收日月精华,百年才能成形。我见你心善,便想用它的灵气帮你。”

自那以后,女子便常在夜里现身。她告诉苏文砚,自己名叫珠湄,因生于珠母腹中,又长在湄水之畔,故得此名。苏文砚会和她讲城里的趣事,她则会给他讲钱塘江底的景象——有会发光的珊瑚,有能载人的巨龟,还有藏在石缝里的千年灵草。

有时,珠湄会坐在苏文砚身边,看他作画。她的指尖划过宣纸,便能让画上的景物活起来:画中的桃花会落下花瓣,画中的流水会发出声响,画中的蝴蝶会绕着画架飞。苏文砚的画技日渐精进,连知府见了他的《百寿图》,都赞不绝口,不仅不再为难他,还送了他许多名贵的宣纸和墨锭。

可苏文砚却渐渐愁了起来。他知道,珠湄的内丹是她修炼的根本,若长期用灵气帮他,定会损伤修为。他几次想拒绝,却见珠湄总是笑着说:“我修行了百年,早已不在乎这点灵气,能帮你,我心里欢喜。”

七夕那晚,苏文砚特意买了桂花酒,和珠湄坐在院中的桂树下。月色正好,桂花瓣落在酒杯里,泛起细碎的银光。“珠湄,”苏文砚轻声说,“等你伤好了,我带你去钱塘江,好不好?”

珠湄的眼中闪过一丝憧憬,却又很快黯淡下来:“我如今修为大损,若离开这缸中的灵气,恐怕撑不到钱塘江。”她说着,指尖的微光又弱了几分,连眼角的粉晕都淡了些。

苏文砚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他忽然想起前几日在药铺听掌柜说过,城西的栖霞山上有一株千年灵芝,能治百病,还能助妖精修炼。他当即决定,明日便去栖霞山寻找灵芝。

珠湄得知后,急忙阻拦:“栖霞山中有猛虎和山贼,你一个凡人去,太危险了!”

“可我不能看着你日渐虚弱。”苏文砚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冰凉,像刚从水中捞出来,“你放心,我定会平安回来。”

第二日天不亮,苏文砚便背着行囊上了栖霞山。山路崎岖,他走了不到半日,就被荆棘划伤了手臂。到了午后,又遇上一场暴雨,他躲在山洞里,听着洞外的虎啸声,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找到灵芝,让珠湄恢复修为。

他在山中寻了三日,终于在一处悬崖边发现了那株千年灵芝。灵芝通体赤红,伞盖上还凝结着露珠,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可那悬崖陡峭,几乎没有落脚之处。苏文砚咬了咬牙,用绳索绑住自己的腰,一点点往下爬。就在他伸手去摘灵芝时,绳索忽然断裂,他整个人往下坠去。

“苏郎!”

危急时刻,一道紫光从山下飞来,珠湄的身影在空中一闪,稳稳地接住了他。她的脸色苍白如纸,嘴角渗出一丝血迹,显然是强行使用修为伤了根基。“你怎么来了?”苏文砚又惊又急,伸手去擦她嘴角的血。

“我放心不下你。”珠湄笑着,将他带到悬崖上,又摘下那株灵芝,“有了它,我就能恢复修为了。”

回到小院后,珠湄将灵芝碾碎,和着自己的内丹一起炼化。三日来,青石缸中的水一直泛着紫光,缸里的鲤鱼也长得越发精神。第四日清晨,珠湄从缸中出来时,身上的衣裙不再是淡紫色,而是变成了耀眼的绯红,眼角的粉晕也变得鲜艳,整个人都透着一股灵动的气息。

“我终于能返回钱塘江了。”珠湄笑着,眼中却带着一丝不舍。她走到苏文砚身边,从怀中取出一粒珍珠——那珍珠比之前的更大,泛着七彩的光芒,“这是我用百年修为凝练的灵珠,你带在身边,能保你平安顺遂。”

苏文砚接过灵珠,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眼眶忽然红了:“你要走了吗?”

珠湄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本是江中精怪,终究要回到属于我的地方。只是……我会记得你的。”她说着,化作一道紫光,飞向钱塘江的方向。

苏文砚站在院中,看着紫光消失在天际,手中的灵珠忽然发出柔和的光芒。他低头看向青石缸,缸里的水依旧清澈,红鲤在水中游动,只是那只河蚌不见了踪影。

后来,苏文砚成了杭州城里最有名的画师。他的画中总带着一股淡淡的灵气,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都像是能活过来一般。有人问他画中的灵气从何而来,他只是笑着拿出那粒灵珠,说:“这是一位故人所赠。”

每年暮春,苏文砚都会撑着油纸伞去钱塘江边。他会站在当年遇见珠湄的石阶上,看江水漫过碎萍,听蚌壳开合的脆响。有时,他会对着江水轻声说话,像是在和故人聊天。

有一年七夕,他又来到江边,忽然看见江面上飘来一只河蚌,蚌壳上缀着淡紫色的云纹,正缓缓向他漂来。他蹲下身,蚌壳轻轻张开,露出一粒泛着粉晕的珍珠——和他初见珠湄时,蚌里的那粒一模一样。

苏文砚的眼中泛起泪光,他知道,是他的故人回来了。江水轻轻拍打着石阶,像是在诉说着一段跨越人妖的情谊,而那粒珍珠,则成了钱塘江边最动人的传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