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恐怖故事传说 > 第88章 青灯之泣

恐怖故事传说 第88章 青灯之泣

作者:qiQi7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18:00:59

青灯之泣

暮春时节,连绵的阴雨将青石巷濡湿成一片墨色。苏砚之背着半旧的书箧踏入乌镇时,暮色已漫过石桥,巷尾的灯笼次第亮起,昏黄的光晕在雨雾中漾开,像极了他此刻漂泊无依的心绪。

他本是苏州寒门子弟,三年前赴京赶考,却因卷中直言时弊触怒考官,落第后辗转江南,如今囊中羞涩,只求寻一处僻静院落暂居,了却残生。客栈伙计见他衣衫陈旧,只懒懒指了指巷深处:“那处张家旧宅空了十年,据说闹鬼,不过月租便宜,先生若不嫌弃……”

苏砚之苦笑颔首。世间最可怕的从不是鬼魅,而是饥寒与绝望。

推开那扇斑驳的朱漆大门时,铁锈摩擦的声响在雨夜里格外刺耳。院内荒草丛生,唯有一株老槐树枝繁叶茂,枝头挂着的残破风铃在风中轻晃,发出细碎的呜咽。正屋的门窗朽坏不堪,唯有西厢房还勉强能住,他点亮随身带的青灯,光晕里浮尘飞舞,墙角蛛网密布,案几上积着厚厚的灰尘,却隐约能看出曾有人精心擦拭过的痕迹。

当夜,苏砚之就着冷硬的干粮啃了几口,正欲吹灯歇息,忽闻窗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像有人赤足踏在青石板上,带着潮湿的水汽,缓缓靠近。他心头一紧,却强作镇定——若真是鬼怪,他这孤家寡人,倒也没什么可失去的。

脚步声停在窗下,接着是一声幽幽的叹息,柔婉如丝,却带着彻骨的寒意。苏砚之按捺不住,悄悄掀开窗帘一角,只见月光下,一个身着淡青色襦裙的女子静立在槐树下,长发及腰,面容隐在阴影里,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像浸在寒潭里的星子。

“公子深夜至此,可知这院子里不宜住人?”女子的声音隔着雨帘传来,清冷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苏砚之反倒松了口气,朗声道:“在下苏砚之,落魄书生一枚,只求容身之所。姑娘若是这院子的主人,在下愿付租金;若是……其他生灵,苏某孑然一身,亦无惧色。”

女子沉默片刻,身影竟渐渐变得透明,最终消散在雨雾中。苏砚之怔了怔,只当是自己连日奔波产生的幻觉,转身睡去。

次日清晨,雨已停了。苏砚之醒来时,却见案几上摆着一碗温热的米粥,旁边还有一碟咸菜,碗筷擦得锃亮。他心头一惊,昨夜的遭遇涌上心头,难道那女子并非幻觉?他寻遍院子,却不见半个人影,唯有槐树下的泥土上,留着几枚浅浅的足印,像是从未有人踏过。

接下来的日子,怪事接连发生。苏砚之每晚归来,总能看到屋内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案几上摆着简单的饭菜,有时是一碟青菜豆腐,有时是两个白面馒头,虽不丰盛,却温热可口。他知道是那青裙女子所为,却始终寻不到她的踪迹,唯有在深夜,偶尔能听到窗外传来低低的啜泣声,断断续续,像被雨水打湿的琴弦。

这夜,苏砚之故意点灯独坐,直到三更时分,终于听到熟悉的脚步声。他起身推门,只见青裙女子正站在廊下,手里端着一个食盒,见他出来,惊得后退半步,身影竟又开始变得透明。

“姑娘留步!”苏砚之快步上前,“连日来承蒙照料,苏某无以为报,不知姑娘芳名,为何在此徘徊?”

女子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月光洒在她脸上,苏砚之这才看清,她生得极美,眉目如画,只是脸色苍白得毫无血色,嘴唇泛着淡淡的青紫色,像是常年不见天日。

“我叫青芜。”女子轻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飘忽,“这院子,原是我的家。十年前,我就死在这里。”

苏砚之虽早有预料,仍心头一震。青芜垂下眼帘,指尖轻轻拂过廊柱上的刻痕,那是一道浅浅的“芜”字,早已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不清。

“我本是乌镇张家的女儿,十年前,与邻村的书生柳郎相恋。”青芜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带着无尽的哀伤,“父亲嫌他家境贫寒,执意要将我许给镇上的盐商。我不愿,与柳郎约定三更时分在此私奔,谁知他竟失约了。”

她顿了顿,泪水从眼角滑落,却在触及脸颊的瞬间化作一缕青烟。“我在槐树下等了一夜,等来的却是盐商的花轿。父亲以死相逼,我无奈之下,只能点头应允。可就在出嫁前一日,我发现柳郎并非失约,而是被盐商派人打了一顿,赶出了乌镇。我心灰意冷,当夜就悬梁自尽了,就在这西厢房里。”

苏砚之听得唏嘘不已,问道:“那柳郎后来……”

“我不知道。”青芜摇了摇头,眼神空洞,“我死后魂魄不散,被困在这院子里,日复一日地等,却再也没见过他。我看着父亲日渐苍老,看着盐商家道中落,看着这院子荒草丛生,却始终走不出这方寸之地。”

苏砚之沉默良久,轻声道:“或许,柳郎并非有意负你。他被赶走后,说不定也在四处找你。”

青芜苦笑一声:“十年了,公子。就算他找过,如今也该早已另娶他人,儿孙满堂了。只有我,还困在这过去的时光里,像个笑话。”

自那夜之后,青芜不再刻意回避苏砚之。白日里,她躲在槐树的阴影里,看着苏砚之读书写字;夜晚,她便出来为他打理屋子,偶尔还会与他聊上几句。苏砚之发现,青芜虽为鬼魂,却知书达理,对诗词歌赋颇有见解,两人常常一聊就是半夜,倒也驱散了不少孤寂。

这日,苏砚之在镇上的旧书铺里淘到一本残破的诗集,扉页上写着“柳梦卿题”四个字。他心头一动,柳梦卿,莫非就是青芜口中的柳郎?他急忙翻看,只见诗集的最后一页,夹着一张泛黄的纸笺,上面是一行娟秀的字迹:“芜妹亲启,盐商相逼,被迫离乡,待我功成名就,必归乌镇,娶你为妻。梦卿绝笔。”

苏砚之大喜过望,拿着诗集飞奔回院子。青芜正在槐树下徘徊,见他回来,迎上前道:“公子今日怎的如此匆忙?”

“青芜,你看这个!”苏砚之将诗集递到她面前,“这是不是柳郎的字迹?他当年并非负你,是被盐商逼迫离开的!”

青芜接过诗集,指尖颤抖着抚过扉页上的名字,泪水再次滑落。“是他的字……是他的字!”她翻开最后一页,看到那张纸笺时,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哭声里,有委屈,有思念,也有一丝释然。

“他说,待他功成名就,必归乌镇娶我……”青芜喃喃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希冀,“可他为什么一直没来?难道他……”

苏砚之安慰道:“或许他遇到了什么变故,未能如期归来。不如我们四处打听一下,说不定能找到他的下落。”

接下来的日子,苏砚之四处奔走,向镇上的老人打听柳梦卿的消息。终于,在一位年迈的秀才口中得知,十年前,确实有个叫柳梦卿的书生被盐商赶出乌镇,后来去了京城赶考,据说中了进士,却在赴任途中病逝了,灵柩就葬在乌镇外的乱葬岗。

苏砚之将这个消息告诉青芜时,她久久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槐树下,望着远方。月光洒在她身上,她的身影渐渐变得淡薄,像是随时都会消散。

“原来如此……”青芜轻声道,声音里没有悲伤,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他没有负我,只是命运弄人。我等了他十年,终于等到了一个答案,也该走了。”

苏砚之心中一酸,问道:“你要去哪里?”

“去我该去的地方。”青芜转过身,对他露出一抹浅浅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释然,也带着感激,“苏公子,多谢你为我寻到真相,也多谢你这几日的陪伴。这院子,以后就交给你了。”

说完,她的身影化作点点青光,渐渐消散在空气中。那株老槐树上的残破风铃,忽然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像是在为她送别。

苏砚之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他低头看向手中的诗集,纸笺上的字迹依旧清晰,只是那行“必归乌镇,娶你为妻”,终究成了一场空。

后来,苏砚之留在了乌镇,修缮了张家旧宅,将那本诗集妥善收藏。他时常坐在槐树下读书写字,偶尔会想起那个身着青裙的女子,想起她的悲伤与释然。

有人问他,这院子里是否真的闹鬼,他总是笑着摇头。只有他知道,这院子里曾有一个痴情的女子,等了十年,终于等到了一个答案,然后带着满心的牵挂,走向了远方。

暮春的雨又开始下了,淅淅沥沥,打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苏砚之点亮案头的青灯,光晕里,仿佛又看到那个身着青裙的女子,静立在槐树下,对他浅浅一笑,然后渐渐消散在雨雾中,只留下一阵淡淡的槐花香,萦绕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