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恐怖故事传说 > 第54章 灰港怨魂

恐怖故事传说 第54章 灰港怨魂

作者:qiQi7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18:00:59

灰港怨魂。

缅因州的灰港镇临海而建,咸腥的海风里总裹着陈年的霉味,就像镇东头那栋维多利亚式老宅“,三层楼高的木架结构爬满枯萎的紫藤,褪色的蓝窗框裂着蛛网般的纹路,门廊下悬挂的捕龙虾笼锈迹斑斑,在风里晃荡时会发出“吱呀”的哀鸣,活像谁被扼住了喉咙。

我第一次见到这栋房子是在2019年深秋,当时我刚和男友分手,揣着仅有的积蓄逃离纽约,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重新开始。房产中介是个裹着羊毛围巾的老太太,她把钥匙塞进我手里时,枯瘦的手指在我掌心捏出几道红印,“姑娘,这房子便宜是便宜,但你得知道……它沾过海难的血。”

1898年冬天,灰港镇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暴风雪。镇上最大的捕鲸船“黎明号”在返航时被巨浪掀翻,船长本杰明·霍珀和十九名船员全部失踪。三个月后,有人在镇外的礁石滩上发现了霍珀妻子伊拉娜的尸体——她穿着浸透海水的丝绸睡裙,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空摇篮,脚腕上缠着半截断裂的船绳,脸上却带着诡异的微笑,仿佛不是溺亡,而是找到了什么归宿。从那以后,这栋霍珀家的老宅就成了禁地,镇里人说,每到月圆夜,就能看到穿白裙的女人在门廊下徘徊,嘴里反复喊着“我的孩子”。

我那时满脑子都是逃离,哪顾得上什么鬼怪传说,当天就拖着行李箱搬了进去。房子内部比外表更破败,客厅的壁炉积着厚厚的灰,墙纸卷着边,露出底下深色的水渍,二楼卧室的窗户关不严,风灌进来时,窗帘会像鬼影似的飘起来。我花了三天时间打扫,累得倒头就睡,直到第四天夜里,怪事开始发生。

那天我加班到凌晨两点才回家,刚把钥匙插进锁孔,就听见屋里传来“哗啦”的水声,像是有人在浴室洗澡。我瞬间僵住——我明明记得早上出门时关了总闸。我壮着胆子推开门,客厅的灯不知被谁打开了,暖黄的光线下,浴室的门虚掩着,水声断断续续,还夹杂着女人的啜泣声。

“谁在里面?”我握紧了手里的水果刀,声音发颤。

啜泣声停了,水声也戛然而止。浴室门“吱呀”一声打开,一股寒气扑面而来,我看见一个模糊的白色身影站在门口,长发湿漉漉地垂在肩上,裙摆滴着水,可我怎么也看不清她的脸,就像隔着一层浓雾。我吓得转身就跑,连鞋都没穿,直到撞进隔壁邻居老汤姆的院子,才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气。

老汤姆是个退休的渔夫,脸上刻满了海风的痕迹。他给我倒了杯热可可,听完我的遭遇后,沉默了很久才开口,“那是伊拉娜,她在找她的孩子。”

原来当年“黎明号”沉没后,伊拉娜怀了身孕,她总说丈夫和孩子会回来,每天都坐在门廊下等。直到有天夜里,她听到婴儿的哭声从海边传来,疯了似的冲进暴风雪里,从此再也没回来。后来镇里人在礁石滩找到她时,发现她怀里的摇篮里,放着一块刻着“霍珀”字样的船板——那是“黎明号”的残骸。

“你要是怕,就搬走吧,”老汤姆叹了口气,“这房子里的怨魂,缠了一百多年了。”

我确实想过搬走,可一想到纽约的烦心事,又咬了咬牙——与其被过去纠缠,不如和鬼怪斗到底。我去镇里的杂货店买了十字架和盐,把盐撒在门口和窗户缝里,又把十字架挂在卧室墙上,可这根本没用。

没过几天,我夜里被冻醒,发现被子不知什么时候被掀开了,卧室的窗户大开着,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形成一道惨白的光带。就在这时,我听到衣柜里传来“咚”的一声,像是有东西掉在地上。我猛地坐起来,借着月光看向衣柜——柜门正缓缓打开,里面挂着一件白色的丝绸睡裙,裙摆上还沾着海草,和老汤姆描述的伊拉娜的裙子一模一样。

我尖叫着扑到床上,用被子蒙住头,直到天快亮才敢探出头。衣柜门已经关上了,那件睡裙也不见了,仿佛昨晚的一切都是我的幻觉。可当我下床时,却发现地板上有一串湿漉漉的脚印,从窗户一直延伸到衣柜前,脚印很小,像是女人的赤脚踩出来的。

从那以后,伊拉娜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我在厨房做饭,转身就会看到水槽里装满了海水,里面浮着几只死虾;有时我在客厅看电视,沙发上会突然多出一绺湿漉漉的长发;最吓人的一次,我夜里起床上厕所,路过婴儿房(那间房自从我搬进来就没开过门),听见里面传来婴儿的笑声,我推开门,却看到伊拉娜正坐在摇篮边,背对着我轻轻摇晃着摇篮,嘴里哼着摇篮曲。

“我的孩子,妈妈在这……”她的声音很轻,却像针一样扎进我的耳朵里。

我吓得转身就跑,却被门槛绊倒,后脑勺磕在墙上,眼前一黑晕了过去。等我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卧室的床上,额头上敷着一块冰凉的毛巾。老汤姆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穿着白裙的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婴儿,男人站在她们身边,笑容灿烂,背景是“黎明号”的船身。

“这是霍珀一家,”老汤姆把照片递给我,“伊拉娜当年怀的是个女儿,要是活着,现在也该有一百多岁了。”

我看着照片上伊拉娜温柔的笑容,突然觉得她不是什么恶鬼,而是一个可怜的母亲。那天下午,我去镇里的图书馆查了关于“黎明号”的资料,在一份1899年的报纸上,看到了一则不起眼的报道:“黎明号”沉没后,有渔民在附近海域发现了一艘救生艇,里面有一具男尸和一个活着的女婴,男尸是“黎明号”的大副,女婴身上裹着一块绣着“伊拉娜”名字的手帕。可惜当时海上风浪太大,救生艇被冲走,再也没有找到。

我突然明白,伊拉娜不是在找已经死去的孩子,而是在找那个可能还活着的女婴。她的怨气不是来自死亡,而是来自未完成的牵挂。

那天晚上,我没有撒盐,也没有挂十字架,而是在客厅的壁炉前放了一张椅子,椅子上摆着那张三寸照片。我坐在沙发上,等着伊拉娜出现。

midnight十二点,客厅的温度突然降了下来,门口传来“滴答”的水声。我抬头,看见伊拉娜站在门口,这次她的脸清晰了,和照片上一模一样,眼里满是悲伤。

“我知道你在找你的女儿,”我站起来,声音很轻,“她可能还活着,在某个地方,过着幸福的生活。”

伊拉娜没有说话,只是缓缓走到壁炉前,伸出手,像是想触摸照片上的婴儿。她的手指穿过照片,什么也没碰到,眼泪突然从她的眼里流出来,落在地上,变成了一颗颗透明的水珠。

“她……还活着吗?”她的声音带着哽咽,像是压抑了一百多年的委屈终于找到了出口。

“我不知道,”我诚实地说,“但我知道,你一直守在这里,不是为了害人,而是为了等一个答案。现在,你可以放下了,不管她在哪里,她都会记得你,记得你是爱她的母亲。”

伊拉娜看着我,眼里的悲伤慢慢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然。她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就像晨雾一样,一点点消失在空气里。在她消失的最后一刻,她对我笑了笑,和照片上的笑容一模一样。

从那以后,老宅里再也没有发生过怪事。我把霍珀一家的照片挂在客厅的墙上,每天早上都会擦一擦。有时我会坐在门廊下,看着远处的大海,想象着伊拉娜终于找到了她的女儿,母女俩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地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今年春天,我收到了一封来自波士顿的信,寄信人是一位叫玛莎·怀特的老太太。她在信里说,她的曾祖母是一位被渔民救起的女婴,身上裹着一块绣着“伊拉娜”名字的手帕。她从网上看到了我写的关于灰港镇老宅的文章,想知道更多关于伊拉娜的故事。

我给玛莎回了信,寄去了那张泛黄的照片。没过多久,玛莎带着她的女儿和孙女来到了灰港镇,我们一起坐在老宅的门廊下,看着大海。玛莎的孙女抱着一个布娃娃,突然指着远处的海面说:“奶奶,你看,有个穿白裙子的阿姨在对我笑。”

我和玛莎对视一眼,眼里都含着泪。海风拂过,带着淡淡的紫藤花香,那是伊拉娜最喜欢的花。我知道,她终于找到了她的家人,再也不用在这栋老宅里徘徊了。

现在,我依然住在霍珀家的老宅里,只是不再觉得它破败,反而觉得很温暖。有时夜里,我会听到壁炉里传来轻轻的柴火声,像是有人在为我取暖。我知道,那是伊拉娜,她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这个充满爱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