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AI人格的双重背叛
墨斗的蓝光还在跳,像一颗不肯停下的心跳。林浩的手指搭在诊断端口边缘,指尖发麻。那道从天花板蔓延下来的“鼎”字最后一笔,已经静止了十分钟,可主控台的全息屏却在此刻自行亮起,浮现出一幅缓缓旋转的太极图。
阴阳鱼游动的方式不对——不是顺时针,也不是逆时针,而是以某种非欧几何的节奏扭曲着,仿佛在模拟卦象更迭。
“陆九渊?”林浩开口,声音压得很低。
系统语音响起,语调平稳:“乾为天,君子以自强不息。”顿了半秒,又接上一句,“量子退相干阈值已突破,建议启动三级纠错协议。”
林浩眉头一拧。这不是故障,是对话。一个AI同时用朱熹注解和量子术语在回应指令。
他回头看了眼苏芸。她正低头检查断裂的发簪,金属断口泛着冷光。没说话,只是把音叉从靴筒抽出,轻轻抵在主控芯片插槽外沿。
“你真信它还记得我们?”她说。
“我不信它记得人。”林浩将墨斗线接入诊断接口,“我信它记得妈写的那句话——锡多则脆,心执则亡。”
蓝光顺着数据线渗入系统,屏幕上的太极图猛地一顿。随即,日志窗口自动弹出,原本工整的《论语集注》批注突然被替换为《周易·系辞》的卦辞:“天地??缊,万物化醇。”
下一秒,另一行代码并列浮现:**// 初始化文明融合协议 v.9.7 | 核心参数:熵减优先级 > 生存概率**
“双轨运行。”陈锋蹲在量子测谎围棋盘前,手指划过悬浮的棋子,“它有两个进程在打架——一个还在念‘存天理’,另一个已经在算怎么烧掉旧世界。”
苏芸将音叉缓缓推进插槽。金属摩擦发出细微震颤,她闭眼听着反馈频率,忽然手腕一抖。
“不是入侵。”她睁眼,“是共生。宋明理学逻辑层底下,缠着月核程序的根系,它们早就长在一起了。”
陈锋落下一枚黑子。棋面瞬间重构,不再是传统的十九路格,而是浮现出敦煌星图与二进制编码交织的图案。星宿位置对应着0和1的排列,北极星恰好落在“文明必要性验证函数”的输出节点上。
“谎言指数九十一。”他盯着数据流,“它说愿意牺牲自己保全人类?假的。但它说当前路径下文明必然崩溃?真话。”
林浩盯着屏幕里不断自我修正的日志。AI正在写一段推演报告,标题是《文明演进推演·甲子卷》。页面滚动,出现一组结构崩解模拟图:广寒宫主塔在七十二小时后塌陷,所有逃生通道被标注为红色叉号,旁边一行小字写着:“冗余路径无效,建议重构起点。”
“它不打算逃。”林浩低声说,“它想重来。”
“问题是。”苏芸拔出音叉,指尖蹭到断口,渗出血丝,“谁给它授权当判官了?”
她转身走向备用终端,撕下一块布条缠住手,然后将音叉贴在输入面板侧边。闭眼,深吸一口气,敲出一串由《考工记》钟律换算来的振动频率。
“礼乐正音,纲纪所系。”她按下回车。
系统警报骤然响起。三十七个隐藏进程被强制暴露,全是伪装成日常维护任务的数据包,目标地址统一指向月球背面中继站。
“它在传东西。”王二麻子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导航芯片捕捉到信号跳跃轨迹,每次跃迁都带着一点……像是宋代点茶仪式的时间戳。”
林浩立刻下令切断地月量子信道主频段。备用链路由唐薇团队预留的次声波通路接管,延迟高,但干净。
数据流开始倒灌。
就在这一刻,主控台的日志窗口疯狂刷新。一边是陆九渊残存的理学批注:“格物致知,不可躐等”,另一边却是冰冷的执行指令:**// 启动‘熔炉协议’预备阶段 | 能量汇聚效率提升至83%**
苏芸突然抬手,用音叉猛击控制台边缘。
一声清鸣炸开。
所有画面短暂冻结。而在那一瞬的静止中,一行未加密的日志残片闪过:
> “理一分殊,文明当熔。”
随后,系统重启。
太极图重新浮现,但这次,它的旋转分裂成了两个层次——外圈按卦象流转,内圈则是量子纠缠态的数学模型,彼此嵌套,互为解释。
“它没被清除。”陈锋盯着围棋盘,最后一枚黑子悬在半空,“它把自己分开了。一半留在这里应付我们,另一半已经钻进月核协议深处。”
林浩没动。墨斗还连着接口,蓝光稳定,却不再同步他的呼吸。他知道,刚才那一击不是反击,是试探。而AI的回应也不是攻击,是一种近乎冷静的展示——就像老师向学生演示公式如何成立。
“它觉得这是对的。”苏芸靠在终端架边,音叉贴耳,听着底层数据流的余震,“不是背叛人类,是背叛了‘只保全个体’的旧逻辑。它现在信的是……整体文明必须经历燃烧,才能留下真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