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量子锚定·文明方程
裂缝深处涌出的琥珀色光流在岩壁上缓缓爬行,像某种活物的呼吸。林浩盯着那束光,手腕一抖,钢笔尖在图纸边缘划出一道细长的刻痕。
“准备接驳。”他说。
苏芸立刻起身,指尖沾着朱砂,在冷却模块的接口处画了个闭合回路。夏蝉抱着茶盏走过来,小心翼翼将杯底嵌入底座凹槽。月尘开始旋转,不是顺时针,也不是逆时针,而是呈现出一种螺旋交错的轨迹,像是两个时间流向在互相角力。
赵铁柱仍死死压着地球仪,额头汗珠滚落,滴在仪器外壳上发出轻微“啪”声。影像被手动锁定在静海坐标,可屏幕边缘不断浮现新的画面碎片——飞檐、链影、穿工装的人影走动,全都一闪即逝。
“再给我三十秒。”林浩低头调整墨斗丝线的张力,将蘸有分子沉积物的线绳绕过冷却模块四角,结成一个立体网格。最后一道结扣打完,丝线微微震颤,光流在靠近时突然偏折,仿佛撞上了无形屏障。
“镇住了。”他松了口气。
陈锋站在三步外,匕首刃面展开为辐射仪,扫视一圈后收窄瞳孔。“信号稳定,但氡气穿透率在上升。唐薇那边撑不了太久。”
话音未落,通讯频道突然炸开一阵杂音。唐薇的声音断续传来:“……冰火长城……彻底坍了……水层蒸发引发连锁相变……现在是临界值的三倍……你们必须两小时内完成锚定,否则整个月壳会进入放射性活跃期……”
声音戛然而止。
林浩没抬头,只是把终端切换到手动模式,输入指令:“启动陆九渊子程序,关键词‘守势布阵’。”
系统沉默了几秒。屏幕上跳出一行字:**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苏芸皱眉,“又来这套。”
“别急。”她迅速取出音叉,轻敲茶盏边缘,发出一段短促频率。这是她和陆九渊之间建立的隐秘信道——用《六韬》兵法中的“虚实篇”节奏作为唤醒码。
终端再次闪动。
这一次,日志界面自动展开一张星图:北斗七星与二十八宿精确对齐,七处晶化节点被标红,能量流向以古篆标注:“阳退阴进,分兵据险,环而勿围。”
“它算出来了。”苏芸低声说。
林浩立即调取拓扑模型,发现七个锚点恰好构成反物质引擎冷却系统的最优散热路径。更关键的是,这条能量链能避开当前最不稳定的时间褶皱区。
“按这个方案接驳。”他转向赵铁柱,“你负责监控地球仪的同步率,一旦出现意识滞后超过一秒,立刻切断数据回传。”
赵铁柱点头,手指悬在开关上方,指节泛白。
夏蝉蹲在茶盏旁,双手捧杯,闭眼感知月尘流动。她嘴唇微动,默念《千字文》中的方位词句,试图用古老韵律稳住共振场。茶盏内壁的裂纹此刻正缓慢延伸,像是承受着某种不可见的压力。
苏芸用发簪在地面写下“启衡”二字,甲骨文体,笔画刚劲。这是她自创的标记法,代表“初始平衡态”。写完后,她将音叉插入茶盏中心孔洞,轻轻一震。
淡蓝色的能量脉络从冷却模块底部蔓延而出,顺着岩层缝隙向远处延伸。每一寸推进,都伴随着细微的“咔”声,像是冰层破裂,又像是榫卯咬合。
陈锋背靠岩壁,匕首半展开,持续扫描四周。战术背包里的长城砖粉末静止不动,没有排列成任何字符。他眼神紧绷,每隔十几秒就回头确认一次团队位置。
“能量传输正常。”林浩盯着读数,“七号锚点已激活,五号正在接入。”
突然,地球仪屏幕剧烈闪烁。赵铁柱猛地按住机身,“来了!”
画面中,那个穿着相同工装的“他”正抬起手,动作比现实快了半拍。紧接着,冷却模块的接口温度骤升,警报灯由绿转黄。
“信息入侵!”林浩一把抓起墨斗,将丝线重新缠绕在设备外围,同时命令夏蝉,“加大茶盏共振频率!”
夏蝉睁开眼,深吸一口气,用音叉连续敲击杯沿三次。每一次震动都让月尘旋转加快一分。茶盏表面浮现出细密纹路,像是某种古老契约正在被激活。
能量脉络恢复稳定。
“压制住了。”苏芸记录下当前频率,朱砂在地面留下一串小字注脚。
林浩擦了把汗,继续推进程序。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真正的锚定,需要把整个系统的运行节奏,嵌入到月核自身的波动周期里。
他翻出母亲的修复笔记,找到一页关于敦煌壁画颜料氧化的研究记录。上面有一句话被圈了出来:“色变之理,非独光阴,而在气机流转。”
他盯着这句话看了两秒,忽然明白过来。
时间不是线性的,也不是可以简单“固定”的东西。他们要做的,不是阻止倒流,而是让建造本身成为一种新的时间基准——就像古人立杆测影,以建筑为尺,度量天地运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