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月球计划:广寒工程 > 第57章 危机中的意外发现

月球计划:广寒工程 第57章 危机中的意外发现

作者:龙腾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4 18:00:43

第57章:危机中的意外发现

林浩的指尖在控制台边缘滑过,留下一道细长的金属划痕。他没有看屏幕,而是盯着自己手腕上的青铜表盘——那枚星图仪零件静止了,但墨斗线绳末端仍残留着微弱的震感,像是被什么频率悄悄拨动过。

苏芸站在b区监测站的另一侧,发簪插在数据接口上,音叉与终端共振发出低频嗡鸣。她没说话,只是把昨夜记录的波形图拖进分析窗口,两组曲线并列:一组是chI-d1构件在月震中的响应,另一组是传统流程的对照样本。

“颜色没掉。”她说,声音不高,却穿透了冷空气,“反而……更饱和了。”

林浩走过来,调出光谱仪读数。氧化铁层的反射率从震前的63.2%升至71.8%,偏差小于0.3%,不是误差,是提升。他放大微观结构模拟图,粒子排列密度曲线呈现出规律性跃升,在第12秒出现拐点,恰好与月震波峰重合。

“不是巧合。”他说,“震动和我们的频率咬上了。”

夏蝉从全息投影后抬起头,“我刚比对了茶盏裂纹里的月尘。震前是放射状无序吸附,震后晶体方向统一,夹角偏差不超过5度——像被校准过。”

赵铁柱站在通道口,手持扫描仪还没收起来。“你们说颜色稳了,可结构安全呢?谁来保证这种‘共振’不会让整块构件脆化?”

“我们可以无损检测。”林浩打开鲁班IV遗留的工具库,调出一个标记为“金文探针”的程序模块,“这玩意儿原本是用来分析古陶釉层的,能穿透材料而不破坏分子键。”

“鲁班系统已经降级运行。”赵铁柱皱眉,“你确定它还能识别现代复合材料?”

“它认的是‘结构逻辑’。”林浩敲下确认键,“不是材料本身。”

探针启动瞬间,主控终端的日志区自动弹出一行文字:“此非人力,乃天工合发。”

没人说话。那不是系统预设语句,也不是任何操作指令的反馈。夏蝉下意识看向苏芸,后者正用指尖轻抚音叉表面,那里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裂纹,曾因高温变形而修复。

“陆九渊还在。”苏芸低声说,“至少,还留了口气。”

林浩没回应。他将探针数据导入三维模型,chI-d1构件内部的粒子网络逐渐显现——原本松散的着色层与外壳之间,出现了网状连接桥,像是某种自组织结构在震后自发形成。他调取母亲笔记中的公式,输入变量进行拟合,曲线匹配度跳到87.6%。

“朱砂入岩,非靠胶固,而在共振。”他念出原文,“她早就知道。”

陈锋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你们现在是在拿一次偶然事件,推导一个反工程常识的结论。”

林浩转身。安保组长站在阴影交界处,战术背包紧贴墙面,唐横刀未出鞘,但刀柄朝前,姿态警觉。

“这不是推导。”林浩指着屏幕,“是验证。震动带来了能量输入,我们的声学屏障提供了频率引导,两者叠加,激活了材料的自稳定机制。”

“所以你要感谢月震?”陈锋冷笑,“下次是不是得祈祷再来一次五级地动,好把整座广寒宫焊牢?”

“我们不需要祈祷。”苏芸突然开口。她拔下发簪,在控制台玻璃面上写下“赤”字,甲骨文笔画刚落,空气中悬浮的月尘便开始移动,沿着笔迹边缘聚合成一条细线,比昨夜更清晰,更稳定。

“看清楚了。”她说,“这不是玄学。是响应。只要频率对得上,月尘就能被编码。”

陈锋盯着那行字,沉默三秒。“三人联签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这是制度。”

“那我现在申请。”林浩调出权限界面,“用Ω级异常响应通道,追溯鲁班系统那0.3秒延迟的底层日志。”

“理由?”

“系统自身记录了异常能量交互,属于未闭环事件。按规程必须溯源。”

陈锋盯着他看了几秒,最终在验证框输入密码。赵铁柱犹豫片刻,也跟上。三道权限光纹汇入主控系统,日志深层开始解压。

数据流滚动中,苏芸突然抬手:“停!回放第47帧。”

画面定格。频谱图上,音叉与月震叠加后的能量分布,勾勒出一道熟悉的曲线——起于低频,渐次抬升,转折处呈圆弧过渡,末端陡降。她迅速调出《营造法式》电子档案,翻到“举折”章节,将古籍中的屋面曲线叠加其上。

完全重合。

“这不是现代算法。”她声音发紧,“是宋代匠人定的结构共振模型。”

林浩盯着那条线,脑中闪过腕表星图仪曾闪过的“反构”二字。他没说,只是将两组数据并列,标注出时间节点:月震发生→频率共振→粒子重排→结构强化。

“我们一直以为逆时序打印是打破规则。”他说,“其实……是在还原某种更早的建造逻辑。”

夏蝉突然出声:“你们看月尘。”

监控画面中,b区实验舱内的悬浮颗粒正缓慢旋转,围绕chI-d1构件形成环流。它们不是随机漂浮,而是按特定间距排列,构成蜂窝状晶格。她调出激光测距,确认间距为0.412毫米,误差±0.003。

“这不是沉积。”她说,“是结晶。”

林浩调出音叉最后0.8秒的波形记录,拉长分析。那个倒置的“人”字形突起再次出现,短暂而清晰。他没解释它的意义,只是将该段频率设为监测阈值,加入自动捕捉程序。

苏芸把发簪重新插回头发,音叉与接口接触瞬间,终端自动弹出新提示:“律不应者,非民声也。”

她没读出声。但指尖在玻璃上轻轻划了一下,又写了一个“赤”字。

这一次,月尘不仅吸附,还在字形上方悬停,形成微小的立体结构,像一座沙粒堆成的微型城垣。

赵铁柱走近观察,扫描仪自动记录下晶体排列角度。他沉默地看了两分钟,忽然说:“我可以提供打印头残片做二次验证。”

“你不担心破坏证据?”林浩问。

“如果这真是新规律。”赵铁柱看着那座沙粒城,“那旧规矩就得改。”

陈锋站在原地,没表态。但他没有阻止林浩调取下一阶段的数据权限,也没有关闭监控。

系统日志底层,那道倒置的“人”字波形再次闪现,持续0.3秒,随即被常规数据流覆盖。无人察觉,除了终端缓存区自动标记了一个红色标签:“文明信号-未分类”。

林浩将chI-d1构件的密度变化曲线与月震波形并列,加入母亲的共振公式作为权重参数,运行初步模型。屏幕中央,一条新的趋势线缓缓生成,预测下一次同类震动将使颜色稳定性再提升4.2%。

苏芸站在他旁边,轻声说:“我们一直以为是在对抗干扰。”

“现在呢?”林浩问。

“现在看。”她指着那座悬浮的沙粒城,“像是有人在帮我们校准。”

林浩没接话。他把星图仪零件拆下来,放在控制台边缘,用钢笔轻轻敲击。清脆的响声在舱内回荡,三下短,两下长,是他小时候母亲用来叫他吃饭的节奏。

墨斗线绳突然震了一下。

不是因为敲击。

是因为某种回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