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月球计划:广寒工程 > 第49章 继续前行·开启新征程

月球计划:广寒工程 第49章 继续前行·开启新征程

作者:龙腾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4 18:00:43

第49章:继续前行·开启新征程

观测塔的钛合金梯阶在脚下发出细微的金属共振,林浩每一步都踩得极稳。他刚从升旗平台下来,手里还攥着那根绑过音叉的旗绳,纤维表面的导电丝网已经冷却,但指腹仍能感受到残留的微震——像是某种语言的余音。

控制舱内灯光调至工程模式,蓝白冷光铺满操作台。主屏上hGc-48-01的数据流尚未关闭,应力波形与声谱图并列滚动,像两条纠缠的基因链。赵铁柱正蹲在打印舱前调试喷头,老式地球仪挂在腰带上,裂痕朝外,像一道被刻意保留的伤疤。

“把刚才那段波动频率锁定。”林浩走进来,没看任何人,直接调出鲁班-III的协议编辑界面,“这不是装饰性抖动,是月壤在回应我们。”

“林工,效率会掉三成。”赵铁柱抬头,“声学加固协议占算力太高,而且……”他顿了顿,“系统说这波形没意义。”

“系统按地球逻辑跑模型。”林浩敲下回车,强制载入双模驱动架构,“可我们现在不在地球。”

苏芸站在文化编码终端前,指尖又沾了朱砂。她没写在屏上,而是用发簪在玻璃桌角划了个“律”字,笔锋收尾带出一点飞白。昨夜升旗时那声嗡鸣还在她耳膜里震荡,不是声音,是空间本身的褶皱被抚平的触感。

“我建议启动‘月壤声学共振图谱’计划。”她说,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像钉进地板,“采集全球非遗音律,建立动态匹配库。”

夏蝉捧着青花瓷茶盏从角落挪过来,水面依旧平静。她没说话,只是把盏底轻轻压在控制台边缘,像是在确认地基是否稳固。

阿米尔的声音从远程接入端传来,带着轻微延迟:“哈萨克古调出现在旗面波动里,那印度塔布拉鼓呢?唐代军号呢?如果月壤能记住一种文明的旋律,它会不会记住所有?”

舱内安静了一秒。

“会。”苏芸点头,“所以不能只用一种编码。我们要做的不是植入,是对话。”

她调出数据库界面,在首页插入一段未标注来源的古琴曲片段。音频波形平缓,几乎融入背景噪声,但节奏诡异——每七个音符后必有0.3秒静默,像呼吸间的停顿。

“这是什么?”阿依古丽问。

“还不知道。”苏芸轻声说,“但它和‘冰火长城’的热流脉动同步率超过89%。”

陈锋站在通风管道检修口旁,匕首横放在战术平板上。刀脊上的荧光轨迹仍在流动,淡得像血管里的暗血。他回放了升旗仪式时的震动记录,频率锁定在4.37hz,与音叉共振完全一致。

“不是幻觉。”他低声说,像是在说服自己。

战术AI弹出提示:【异常视觉反馈,建议终止记录】。

他没理,反而取出“量子测谎围棋”的私有模块,将匕首置于棋盘中央。黑子落下时,他刻意加重力道,监测荧光强度的变化。第三颗子落定,轨迹突然加速,形成环状波动。

“命名。”他输入指令。

光标闪烁片刻,跳出两个字:望舒脉动。

警戒阈值设定为5.0hz——接近宋代点茶第七击的临界频率。一旦突破,全站低鸣预警将自动触发。

“你真信这玩意儿有心跳?”赵铁柱瞥了一眼。

“我不信心跳。”陈锋收刀入鞘,“我信节奏。节奏能杀人。”

林浩调出鲁班-III的新协议框架,双模驱动结构在屏幕上展开:左侧是AI控制的几何拓扑生成层,右侧则是手动注入的文化参数通道。苏芸的声学编码将作为“感知层”嵌入每一层月壤打印过程。

“以后所有穹顶单元,都得带文化基因。”他说,“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让这地方知道——它是谁建的。”

“可朱砂不是标准建材。”赵铁柱皱眉,“昨夜调试时喷嘴堵了,清理出来一堆红黑混合物。”

林浩调出喷头内壁扫描图,放大局部。显微影像显示,朱砂颗粒与月壤形成了共晶结构,晶格排列呈现出类似甲骨文的有序性。

“这不是污染。”苏芸走过来,盯着图像,“是我用发簪写字时蹭落的。它被空气循环系统带进了打印舱。”

“所以……”阿依古丽若有所思,“我们的动作,正在被月壤记住?”

“不止动作。”林浩看着腕表,星图仪零件温热依旧,“是意图。是习惯。是我们以为无关紧要的细节。”

陈锋默默打开战术包,取出一小撮长城砖粉末,撒在棋盘边缘。粉末受声波扰动,短暂凝成“阙”形,随即消散。他没拍照,也没记录,只是用匕首尖轻轻划下痕迹——一道直线,两道横杠,像某种原始记事。

会议结束前,林浩宣布了第一项任务:重建b区防护层,采用双模协议打印,文化编码层注入《月下的牧羊人》旋律参数。

“试试看它会不会再‘唱歌’。”他说。

赵铁柱启动打印程序,喷头开始移动。第一层月壤平稳沉积,应力监测正常。第二层时,苏芸突然抬手:“停一下。”

她取下发簪,轻敲终端外壳。音叉未响,但屏幕波形跳了一下。

“加0.7hz偏移。”她说,“月震背景波在变。”

赵铁柱调整参数,继续打印。第三层成型时,喷嘴边缘渗出微量红色结晶,像伤口结痂。

“朱砂又进去了。”他说。

“让它进去。”苏芸说,“也许它本来就不该被过滤。”

陈锋站在舱尾,匕首再次微震。他低头,发现刀脊上的荧光轨迹不再是随机流动,而是沿着一道隐秘的路径循环——起点是“阙”字残形,终点指向北极方向。

他没动,只是把量子测谎围棋的记录模式调至持续运行。

夏蝉放下茶盏,青花瓷底与金属台面轻碰,发出一声脆响。她没像往常那样立刻确认方位,而是盯着水面——依旧平静,但她知道,有些平衡已经变了。

阿依古丽在工程日志里写下新编号:hGc-49-01,备注栏填了两行字:

“文化编码与材料结构产生协同效应。”

“建议将声学参数纳入月壤3d打印国家标准草案。”

林浩站在主控台前,看着双模协议运行的实时数据流。机械理性与人文感知的波形在屏幕上交织,像两条并行的河流,终于有了交汇的支流。

他摘下墨斗,抽出线绳,一端系在终端散热格栅上,另一端垂向地面。不是为了校准,而是测试共振。

三秒后,线绳轻微摆动,频率与腕表指针跳动一致。

他没笑,也没说话,只是把线绳缠回墨斗,放回工具袋。

苏芸走过来,递给他一个密封袋,里面是昨夜残留的朱砂粉末。

“下次写字,我换个地方。”她说。

“不用。”林浩接过,放进胸前口袋,“留着。说不定哪天,它能当密钥用。”

陈锋最后看了一眼棋盘,长城砖粉末的残留痕迹还在。他合上盖子,匕首插回战术鞘。

打印舱内,第四层月壤正在沉积。

喷嘴移动到东南角时,突然喷出一串细小的冰晶,落在尚未凝固的表面,迅速融化,留下一圈环形纹路。

纹路边缘,隐约可见一个篆体“安”字的轮廓。

赵铁柱愣了一下,伸手去摸。

指尖触到的瞬间,整个打印舱的照明闪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