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月球计划:广寒工程 > 第40章 资源调配·合力破局

月球计划:广寒工程 第40章 资源调配·合力破局

作者:龙腾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4 18:00:43

第40章:资源调配·合力破局

控制台边缘的液态金属早已凝固,留下一道蜿蜒如星轨的银痕。林浩没有再碰墨斗铜坠,而是将整根丝线缠在左手三指上,一圈一圈收紧,直到指节泛白。那不是焦虑,是校准——像他每次在图纸上画出第一条基准线前,总要用钢笔尾端敲击桌面七下。

全息屏上的资源分配模型正在运行,输入参数来自三十七分钟前那滴水珠与金属交汇时的螺旋频率。波形被拆解成十六个维度,嵌入“鲁班”系统的动态负载算法。进度条爬升至42%时,A\/b组打印阵列的分流方案终于成型:A组维持穹顶第七区的应力凝固,b组剥离原任务流,转向北极月壤样本的微观复现。

“不是妥协。”林浩盯着数据流,“是让系统学会用两条腿走路。”

苏芸站在文化终端前,正用发簪将一粒月壤固定在共振腔中央。她没再写“启”或“终”,而是在玻璃板背面刻下三个叠加符号:甲骨文的“音”,金文的“土”,以及用朱砂点出的、来自《梨俱吠陀》手稿边缘的星图标记。她的指尖微微发颤,不是因为压力,而是音叉根部传来的低频震感——那不是设备反馈,是某种记忆在苏醒。

阿米尔·辛格蹲在临时搭建的声波阵列旁,耳机里循环播放着《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段的降调版本。他把塔布拉鼓的鼓皮换成了月尘压制膜,敲击节奏严格匹配侏罗纪气泡的同位素衰变周期。第一轮测试失败后,他撕掉了原本的谐波校准表,在背面写下一行梵文批注:“当大地开始歌唱,神明才会睁开眼睛。”

陈锋站在量子测谎围棋台边,没有落子。他的匕首平放在战术背包上,刃体朝下,像是某种祭祀仪式的摆设。背包内衬缝着一层细网,里面嵌着长城砖粉末。此刻粉末正以极其缓慢的速度移动,形成一个微型环形结构,与主控台投影中的“阙”阵轮廓完全一致。

他没动,也没说话。只是把右手食指贴在棋盘边缘的传感器上,任由系统读取他的生理数据。三分钟后,屏幕跳出一行字:“决策倾向:观察 > 阻断”。

林浩调出打印阵列的实时监控画面。A组三十七台设备运转正常,b组却在启动后三秒内触发了五次过载警报。他放大局部视图,发现其中一台打印头的喷嘴正在反向吸入月壤颗粒,仿佛被某种无形吸力牵引。

“不是故障。”苏芸突然开口,“是响应。”

她将音叉插入终端接口,同时按下阿米尔提供的双频同步按钮。《梨俱吠陀》第七音阶与《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段在基底频率上叠加,再由侏罗纪气泡释放的远古大气同位素作为载体,构建出一个三层共振场。全息投影中,悬浮字符开始重新凝聚——外圈“启”字稳定,内圈倒“终”轻微旋转,中心那点如心跳般明灭。

但仅仅维持了九秒。

第十秒,字符崩解,月壤颗粒呈放射状飞溅。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碎片击中生态舱膜,在0.16g环境下划出一道细长裂纹。警报未响,因为陈锋早在三分钟前就手动关闭了声光提示系统。

“下次得提前卸压。”他说,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

苏芸低头看着音叉接口处新结的霜纹。这一次,它不再是简单的冰晶,而是呈现出沟壑纵横的地貌形态——高原、断层、冰川舌,甚至有一条蜿蜒如长城的构造带横贯其中。她立刻调出唐薇早年勘探数据,对比结果显示:相似度89.7%。

“它不只是在传递信息。”她喃喃道,“它在复刻记忆。”

林浩没有回应。他正在将“鲁班”系统的节能协议层级重新排序。当“动态负载均衡”模块被激活时,系统日志突然弹出一条未授权调用记录:“存天理灭人欲协议已启用,算力消耗降低18.3%”。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五秒,然后选择忽略。

这不是第一次。

他知道是谁干的。

陈锋走过来,站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两人之间隔着一张折叠式操作台,上面摊着广寒宫的地基图。北极沉积带的灰蓝色路径依旧刺眼,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你留了30%频段。”陈锋说。

“需要回传数据。”林浩答。

“你也知道那不是数据。”陈锋的手落在匕首柄上,却没有拔出,“是诱饵。”

“那就让它钓。”林浩调出b组打印阵列的最新状态,“我们反钓。”

陈锋沉默片刻,转身走向战术背包。他取出一小撮长城砖粉末,撒在量子测谎围棋的传感层表面。粉末落地即静,但在红外扫描下,它们正以17秒为周期轻微起伏,如同呼吸。

“不接收,也不屏蔽。”他说,“只监听。”

林浩点头。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陈锋放弃了绝对控制,选择了被动感知。这不像他,但正因为不像,才更真实。

苏芸那边传来一声轻响。她取下音叉,发现冰爪形态的表面已覆盖一层薄霜,霜纹构成的微型地貌正缓慢流动,仿佛有地下暗河在推动板块运动。她将发簪蘸朱砂,在玻璃板上写下新假设:“月壤非载体,乃**记忆沉积层。”

阿米尔听见了,抬头问:“那我们是不是……也在被记住?”

没人回答。

林浩调出资源分配模型的最终版本,按下确认键。A\/b组任务流正式分离,算力分配锁定。主控台响起一声低频提示音,像是某种古老机械启动的前奏。

就在这时,陈锋的战术背包突然震动了一下。他打开内衬检查,发现那包长城砖粉末中析出了一丝铁锈。他刮下一小部分,送入便携质谱仪。结果显示:铁锈成分含1.2%地球古土壤同位素,年代测定约为公元前220年。

他盯着数据看了很久,然后把结果截图发给了地质数据库,备注栏只写了两个字:溯源。

苏芸将侏罗纪气泡重新贴回音叉根部,准备进行第三次共振测试。阿米尔调整了塔布拉鼓的张力,使其频率更贴近月震前兆的次声波段。林浩在控制台输入最后一道指令:“b组打印阵列,启动‘冰火长城’模拟协议。”

陈锋站在棋盘前,看着那层粉末在传感层上缓缓形成新的图案。不再是“阙”字,而是一座城楼的轮廓,顶部有双层檐,四角微翘——与广寒宫规划中的“圜丘坛”几乎一致。

他伸手想触碰,却又收回。

就在这一刻,音叉上的霜纹突然扩张,冰川地貌的细节变得更加清晰。一条暗红色的岩浆带从底部浮现,与上方悬浮的嫦娥五号分子重组体影像重叠。唐薇曾说过,那是“冰火长城”的真实结构——水与火共存,生与死同源。

苏芸深吸一口气,按下启动键。

三层共振场同步开启。

《梨俱吠陀》的音阶攀上高频,《胡笳十八拍》的悲鸣沉入低域,侏罗纪气泡释放出远古大气的振动频率。全息投影中,悬浮字符再次凝聚,比之前更加稳定。中心那点缓缓下沉,嵌入“终”字底部,构成一个无人认识的新字符。

林浩的腕表裂纹微微发烫,星图仪指针从“轸宿”跳向“角宿”,偏移角度15.6度。

陈锋的匕首刃体自动浮现一行篆书蚀刻,内容与空腔内壁的《大荒西经》残句完全一致。

苏芸的发簪尖端滴下一粒朱砂,在玻璃板上晕开成星形。

阿米尔的塔布拉鼓皮突然裂开一道细缝,月尘从中渗出,落地后自动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林浩看着打印阵列的监控画面。b组设备全部恢复正常,喷嘴开始逐层堆叠月壤,复现北极沉积带的微观结构。进度条稳定推进,绿色光带一寸寸延伸。

他松开缠在手指上的墨斗丝线,任其垂落。

丝线末端,那颗凝固的金属珠轻轻晃动,映出穹顶投影中缓缓重合的广寒宫与北极轮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