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 > 第444章 陶窑终章 永恒的火种

罗令站在陶坊门口,残玉贴着胸口,温度刚刚退下去。他低头看了一眼,玉面还留着一道浅痕,像是被星火燎过。昨夜那场直播结束后,他没回屋,坐在院里直到天亮,脑子里全是竹根在梦里蔓延的画面。可今早醒来,心却沉了下来,像窑底积年的灰。

村里来了消息,国际博物馆正式发函,要将他亲手烧制的那件青陶列为“人类文明博物馆”镇馆之宝。消息一出,文化站的电话响了一上午。

赵晓曼赶来时,手里攥着打印件,眉头没松开:“他们说,这件陶器代表‘人类与泥土最原始的对话’。”

罗令没接话,只是把工装裤兜里的陶土捏了捏。这土是从村后龙眼坡挖的,含铁量高,烧出来颜色沉,像老天压在山底的一口气。

王二狗一脚踢开陶坊的木门,嗓门撞在墙上:“真要送走?那可是咱们第一窑正经打出名头的东西!”

“不是送。”罗令走进去,掀开盖布,露出那件尚未上釉的坯体。它静静立在转盘上,口沿微敞,腰线收得极稳,底座刻着半枚罗家族徽,另一侧则是一道天然裂纹,是入窑前就有的。

“他们要的是形。”他说,“我们留的是火。”

李国栋拄着竹拐站在门口,看了半天,只说了一句:“你爹当年护树,不是为树活着,是为人还能认得根。你现在烧这个,也不是为进馆,是让后人知道,火还能这么烧。”

罗令点头,转身点火。

窑口腾起一股青烟,火舌舔着陶坯的瞬间,残玉忽然一热。他没动,也没闭眼,只是把手搭在窑门铁环上,任那热度顺着指尖爬上来。

他知道,梦要来了。

火势稳定后,王二狗架起直播设备。镜头对准窑口,火光跳动,映得人脸忽明忽暗。弹幕刚刷了几条,信号突然断了。

“又断?”王二狗拍了下主机,“这破线,雨还没下就抽风。”

外面天色阴着,风从山口卷进来,吹得电线晃荡。他跑去查线路,回来摇头:“短路了,得换线,至少半小时。”

窑火不能停。罗令看了眼时间,走到屋角,搬出村里的老式扩音器。那是六十年代广播站留下的,外壳锈了一半,插上电竟能响。

他对着喇叭开口:“以前没有电,也没有直播。先民烧窑,靠的是人声传信。今天咱们不说给谁看,就说给山听。”

赵晓曼站到他身边,声音轻下来:“心静则气顺,气顺则泥成形。陶,是人心的倒影。”

扩音器嗡了一声,传出她的话。村口几个老人听见了,陆续往陶坊走。孩子们也来了,蹲在窑口前,看火光里那件陶器慢慢变色。

罗令没再说话。他取出残玉,放在窑口边缘。火光映着玉面,那半块青灰像是活了过来,微微泛红。

他想看梦。

可这一次,画面迟迟不来。

他闭眼,深呼吸,试图回到那些年在研究所的深夜,一个人翻古籍,听风过窗。可梦还是断的,只有一片火光,没人影,没声音。

赵晓曼轻轻走过来,没说话,只是抬起手腕,将玉镯缓缓贴上残玉。

两块玉相触的刹那,罗令猛地睁眼。

玉面烫得惊人。

画面来了。

投影浮现在窑口上方:一群先民围窑而立,赤足赤膊,脸上涂着赭石。他们手中捧着未烧的陶坯,面向东方。天还没亮,只有窑火照亮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

没人说话。但他们的心跳声清晰可闻,和窑火燃烧的节奏一致。

一个老者走出人群,将一束干草投入火中。火势猛然腾起,照亮他手中的陶器——和罗令眼前这件,几乎一模一样。

罗令喉咙发紧,低声道:“他们不是在烧陶。”

他顿了顿,声音更轻:“是在烧希望。每一窑,都是对明天的承诺。”

扩音器把这句话传了出去。村口的人停住了脚步,连风都像静了一瞬。

直播信号在这时恢复。画面粗糙,声音断续,但镜头正对着窑口,火光中,那件陶器已由青转褐,裂纹处泛起一丝微光,像是有东西在内部流动。

弹幕慢慢刷了起来:

“这是活着的陶。”

“我看见心跳了。”

“他们不是匠人,是守火的人。”

罗令没看屏幕。他只知道,梦里的火,和眼前的火,终于连上了。

同一时间,省城监狱三监区。

赵崇俨蜷在床角,嘴里念着“伪造”“盗用”“乡野村夫不配谈文明”。狱警推门进来,手里拿着遥控器:“上面让放新闻,你也看看。”

电视亮起,画面是国际博物馆揭幕仪式。多国代表站成一排,缓缓拉开红绸。底下,一件青褐色陶器静静立在玻璃罩中,灯光下,裂纹处泛着极淡的绿光。

解说响起:“这件陶器采用千年古法烧制,胎体含自修复矿物层,随时间推移,裂纹会逐渐闭合。它不仅是工艺的巅峰,更是时间与信念的共生。”

镜头推近,照进裂纹深处。那绿光像是活的,微微脉动。

赵崇俨盯着屏幕,忽然笑了。笑声越来越大,肩膀抖得像风里的枯枝。

“荒唐……荒唐!”他指着屏幕,“泥土?火?这算什么文明!文明是秩序!是等级!是……”

话没说完,他猛地呛住,胸口一紧,一口血喷在铁栏上,溅出五道斜痕。

他倒下去时,电视还在播:

“这件陶器,属于全人类。”

窑火渐弱。

罗令打开窑门,热浪扑面。他戴上厚手套,将陶器取出。表面温润,裂纹已收窄一半,像是被什么从内里缝合。

王二狗凑近看:“真活了?”

“土记得怎么长。”罗令说,“只要火不灭。”

赵晓曼拿来布巾,轻轻擦去表面浮灰。她的玉镯碰了下残玉,两块玉同时微震,随即归于平静。

李国栋站在人群最后,默默掏出一本泛黄的册子,是罗家族谱。他没打开,只是按在胸口,看了眼天。

云裂开一道缝,光落下来,正好照在陶器上。

罗令把陶器放进木箱,盖上棉布。明天会有人来取,送往博物馆。但他知道,真正的那一件,从来不在箱子里。

他转身关窑门,最后一簇火苗在深处跳了跳,熄了。

残玉贴在胸口,温温的,像睡着了。

喜欢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