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 > 第354章 非遗工坊:陶器的温度

天刚亮,罗令已经在文化站后院忙活。铁锹拍在窑基上,一下一下,把松土压实。昨夜那根发烫的铁管还埋在墙下,可他脸上没半点波澜,像只是在修一堵寻常的墙。窑边堆着几块糯米灰浆试片,他顺手捡起一块,翻看裂纹,又扔回原处。

赵晓曼提着教案进门时,正看见他弯腰铲土。她没说话,把包放在石凳上,走过去接过铁锹。

“昨晚的‘信号’,不如今天这窑火实在。”她一边拍实土层一边说。

罗令点头,抹了把额头的灰:“铁会响,土会烧,人都在,村就在。”

两人把窑口封好,又检查了通风口。赵晓曼蹲下身,从工具箱里取出一个布包,打开,是几片老陶片,边缘残缺,内壁磨得发亮。

“准备好了?”罗令问。

“嗯。”她把陶片放进托盘,“第一课,从手开始。”

上午九点,文化站门口聚了七八个村民。王二狗缩在人群后面,两手插在裤兜里,脚尖蹭地。

“就捏泥巴?”有人嘀咕,“能当饭吃?”

“听说赵老师要开班教古法制陶。”另一个接话,“可咱们又不是景德镇的师傅,能捏出个啥?”

王二狗搓了搓手:“我连字都写歪,还能拉坯?”

话音刚落,赵晓曼走出来,手里托着陶片。她没开口,先把陶片递给一个老汉。

“这是三百年前用的水罐。”她说,“装过米,盛过酒,传了六代。最后一代用它熬药,治好了孩子的风寒。”

老汉低头看,手指摩挲着内壁:“这……是我爷爷那辈的东西?”

“是你祖上自己捏的。”赵晓曼走到王二狗面前,把一块陶片放进他手里,“你家祖上守夜,夜里巡更,油灯就是用这种罐子盛的。没有图纸,没有机器,就靠手,靠火,靠一代代传下来的手感。”

王二狗低头看那块陶片,边缘不齐,底部歪斜,可内壁光滑,像是被无数只手摩挲过。

“咱们不复原文物。”罗令走过来,蹲在石板边,抓起一把黄土,“复原的是人和土的关系。”

他把土揉成团,放在轮盘上,手一推,轮盘转起来。泥团慢慢升高,收口,成型。他停手,一个粗陶碗立在盘上,不高不矮,不圆不正,但稳。

“先民就用这样的碗吃饭。”他说,“不完美,能用,就是好陶。”

王二狗咽了口唾沫:“那……我能试试?”

“轮盘给你。”赵晓曼按下开关,“手抖不怕,力不匀也不怕。陶土会告诉你,哪里错了。”

王二狗坐上凳子,手搭在泥团上。轮盘一转,他手一紧,泥团歪了。他慌忙去扶,越扶越歪,最后塌成个葫芦。

人群里有人笑出声:“这罐子能装水?不漏就不错!”

王二狗脸涨红,手僵在半空。

罗令走过去,没说话,手指轻轻搭在坯体边缘,顺着弧度滑了一圈。

“先祖最早的陶,比这还歪。”他说,“可它装了水,熬了药,养活了一家人。形状不重要,能用,就是好陶。”

他弯腰从窑边捡起一块烧裂的试片,递给王二狗:“你看,裂了。可它证明了火候到了。失败也是痕迹,是过程。”

王二狗低头看那裂纹,像闪电劈过泥心。

“再来?”罗令问。

他点头,重新揉泥。

赵晓曼站在一旁,看着轮盘转动,泥团慢慢立起。这一回,王二狗手稳了些,虽然还是歪,但至少像个罐子。

中午过后,一个穿西装的男人进了文化站。手里拎着公文包,皮鞋擦得发亮。

“赵老师?”他递上名片,“文旅集团项目部。”

赵晓曼没接:“有事?”

“我们集团想跟您合作。”男人打开合同,“出资五十万,买断青山村古法制陶技艺,独家开发文创产品。您出技术,我们做市场,利润五五分。”

院子里的人全停了手里的活。

赵晓曼低头看合同,条款密密麻麻。她翻到最后一页,签名处空白。

“你们要的,是技法?”她问。

“当然。”男人笑,“复刻古陶,做茶具、香器、摆件,市场很大。”

“那你们自己去挖土,自己烧窑。”赵晓曼把合同合上,递回去,“不卖。”

男人愣住:“五十万不少了,村里修个路都够。”

“这不是钱的事。”她转身走向窑口,“这手艺是青山村的魂,不是商品。”

男人脸色沉下来:“你们守着破泥罐,能守出个未来?”

赵晓曼没答话,走到窑前,掀开炉门。火光跳出来,映在她脸上。

她把合同撕成两半,扔进火里。

纸边卷曲,变黑,燃起一道火线,迅速烧过“独家授权”四个字。

“它不完美,但它有温度。”她指着王二狗那件歪陶,“你们要的,是流水线上的仿古,我们要的,是活着的传统。”

男人站在原地,脸色铁青。他没再说话,转身走了。

窑火噼啪响,灰烬飘起,又落下。

王二狗看着那团火,忽然咧嘴笑了:“烧得好。”

罗令站在窑口,火光映在脸上。他没看合同,也没看那人背影,只盯着窑内火势。

“技术可以教。”他说,“心不能卖。谁想学,我们欢迎;谁想买断,恕不接待。”

傍晚,村民陆续散去。王二狗最后一个走,临走前把那件歪陶用布包好,抱在怀里。

“明儿还来?”罗令问。

“来。”他拍了拍泥手,“我得捏个不漏的。”

赵晓曼收拾工具,把几块陶片收进柜子。罗令坐在窑边,从衣领里取出残玉,轻轻放在一块冷却的陶片上。

玉贴着陶,凉。

他没指望它发热,也没想进梦。只是静着,听着窑火慢慢弱下去,听着风从院外吹过。

白天的事在脑子里过:王二狗的手抖,赵晓曼讲解陶土吸水率的声调,轮盘转动的节奏,火舌舔着窑壁的声响。

人和土的关系。

不是复原,是延续。

残玉忽然一烫。

他闭眼。

梦里浮现一片暗红陶片,边缘刻着“嘉靖年制”,下方一行小字:“红土为骨,火炼为魂”。

画面一闪,又没了。

他睁眼,玉还贴在陶片上,温热未散。

抬头看天,月未满,风安静。

他站起身,把残玉收回衣领,走到工具箱前,拿出一把短铲,又取了个布袋。

村后山的土,该挖了。

喜欢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