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 > 第342章 南海航线的揭秘:历史的完整拼图

王二狗的手机还攥在手里,屏幕亮着几条未读消息,日本和德国的协会接连回信,说要派代表来学竹阵。他咧着嘴,正要再喊一遍,罗令却转身进了文化站,门在他身后轻轻合上。

屋里没人说话。赵晓曼站在桌边,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海图。罗令从脖子上取下那半块残玉,放在桌角,然后翻开一本泛黄的册子——李国栋前天交来的族谱,最后一页写着“航海篇”三个字,墨迹陈旧,边角已经磨毛。

“竹阵护得了村口,”罗令抬头,声音不高,“护不了海上的根。”

王二狗愣了一下,把手机塞进裤兜,“那……咱还能干啥?”

赵晓曼把海图铺开,用几枚石镇压住四角。“我们得走一趟。”她说,“沿着星图上的点,一处处找下去。”

罗令点了根铅笔,在图上连出六处标记。红绳般的线条从青山村出发,一路向南,穿过暗礁、海沟、古岛链,最终没入深蓝。“这不是打捞。”他说,“是认路。先民出海,不是为了走,是为了回来。”

当晚,村文化站的墙被腾了出来。投影打上去,是放大版的星图,那些曾被当作装饰的刻痕,如今连成清晰的航迹。村民们挤在长条凳上,有人拎着茶杯,有人抱着孩子。王二狗蹲在前头,手撑着地,仰头看。

“这地方,”罗令指着第三节点,“有沉船。不止一艘。”

“凭啥信?”后排有人问。

罗令没答。赵晓曼接过话:“凭六百年前的潮向记录,凭村西老庙墙里嵌着的海图砖,凭每一代守夜人传下来的‘出海三更,归港五更’的口诀。”她顿了顿,“也凭罗令每晚梦见的那条路。”

没人笑。这几年,他们见过太多“巧合”:校舍修到一半,挖出地宫;竹阵布下,困住盗拍者;水坝一拆,候鸟自来。如今再听“梦见”,只当是另一种实证。

王二狗站起来,拍了拍裤子,“那我也去。祖上守夜,现在守海,差不离。”

科考船离岸那天,风不大。村民站在码头,没敲锣打鼓,只是默默挥手。罗令站在甲板上,残玉贴着胸口,凉得贴肉。赵晓曼拿着记录本,王二狗背着潜水装备,嘴里还嘟囔:“真要下到那么深?”

船行三日,抵达第三节点。声呐刚开机,屏幕就乱了。海底暗流交错,像无数条看不见的蛇在翻搅。潜水器试放两次,都被冲偏,第三次差点撞上礁石。

罗令坐在操作台前,闭上眼,手覆在残玉上。心跳慢下来,呼吸拉长。梦来了。

漆黑海面,十七艘木船排成纵列,帆影低垂。领头那艘船尾挂着一盏灯,光不亮,却稳。船队没走主航道,而是贴着一道狭窄的水缝穿行——那是两股洋流交汇的间隙,寻常船只避之不及,可这支船队却像踩着节拍,一寸不差。

他睁眼,立刻调出海图,标出那条“潮隙通道”。

“走这里。”他说。

船员半信半疑,调整航向。刚入水道,乱流骤减。声呐画面清晰起来,海底轮廓显现——一堆散落的船骸,龙骨断裂,但排列有序,像是沉没时仍保持队形。

赵晓曼戴上眼镜,逐帧分析影像。“这不是商队。”她说,“是官船。你看这龙骨结构,和唐代越州造船厂的规制一致。”

王二狗已经穿好潜水服,“我下去。”

半小时后,他从水下浮上来,手里攥着一块青铜片。擦去泥壳,双玉交叠的徽章露了出来,背面刻着八个字:**海丝路启,文明共济**。

“不是仿的。”赵晓曼拿到实验室,立刻比对。材质是高锡青铜,腐蚀层呈现典型的千年海水侵蚀纹路,碳十四测出年代在公元823年左右。她又调出青山村出土的玉器数据,比对铸造工艺——徽章内芯的微气孔分布,和村中古窑的烧制特征完全吻合。

“仿刻能仿形。”她在直播镜头前举起放大图,“仿不了这层海蚀的肌理。”

弹幕开始滚动。

“这要是假的,那海都是假的。”

“原来我们祖先真的走那么远。”

“罗老师,你们不是考古,是寻亲。”

罗令没开麦。他把六处遗址出土的星图残片导入系统,开始数字化拼合。碎片来自不同沉船、不同年代,可当它们被归位时,一条完整的航线浮现出来——从青山村外海起航,经南海诸岛,直抵印度洋古港。

投影打在会议室的海图墙上,光点连成线,像一条贯穿时空的脉络。

“这不是我们画出来的。”罗令站在光前,声音很轻,“是祖先用命走出来的。”

直播间人数冲破千万。国内媒体同步转播,国外考古机构紧急召开内部会议。某境外研究组织在两小时后发布报告,称“双玉徽章系近代伪造”,并附上一份所谓“工艺分析”。

赵晓曼当场回应。她调出徽章的X光片,指出内部有三处修补痕迹,材料为唐代常见的铅锡合金。“他们没看懂。”她说,“真正的文物,经得起修补,也经得起时间。”

王二狗在边上补了一句:“要不你们也跳海里摸一块上来?省得瞎说。”

争议迅速平息。越来越多的证据被发现:第四节点出土的陶罐内,残留着南洋特有的香料;第五节点的船板上,刻着与青山村族谱完全一致的船主名录;第六节点的锚石旁,埋着一块石碑,正面是古越文,背面是阿拉伯文,内容都是同一句话:“由此启程,归途有光。”

最后一次直播,罗令站在甲板上,身后是拼合完整的航线图。赵晓曼站在他侧后,手里拿着族谱的复印件。

“这条航线。”罗令说,“不是贸易路,是回家路。每一次出海,都带着归来的念想。”

弹幕停了几秒,然后刷出一片“敬”。

王二狗忽然举手,“罗老师,我爷说过,咱们祖上不是渔民。”

“不是。”罗令点头,“是航者。”

“那咱还得接着走?”

罗令没答。他低头看了看残玉,玉面微温,像是刚从梦里回来。

赵晓曼翻开族谱最后一页,轻声念:“**双玉为信,航者无疆**。”

海风卷过甲板,吹散了纸页的边角。罗令伸手按住,指尖触到一行小字,刻在页脚,极浅,像是怕被人看见——

“第七节点,未归船一艘。”

喜欢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