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 > 第207章 水位异变破诡谋

罗令把未拆的信从抽屉里拿出来,放在桌角。火漆印的裂缝比昨夜更深了些,像是被什么力量从内部撑开过。他没再看它,转而打开平板,调出昨晚残玉入梦时浮现的水文图——三条古渠脉络清晰,交汇点正压在校舍操场下方。他盯着那位置看了几秒,起身走到窗边。地面积水还没退,村民今早报的“渗水”范围,和图上标记的节点完全重合。

他拨通王二狗电话:“把昨天巡山的无人机记录传我,重点看水库方向。”

不到十分钟,文件传了过来。他逐帧拖动画面,手指停在凌晨一点十七分——水库泄洪闸门有轻微震动,但水流尚未开启。他继续往后拉,三点四十二分,闸门缓缓打开,水柱喷涌而出,流向村后洼地。他截了图,又打开省水利厅官网,调出实时数据:上游来水量为零,无降雨记录,水库本不应处于高水位状态。

赵晓曼推门进来时,他正把两份资料并列排版。“王教授来了,”她说,“在祠堂等你。”

王教授站在供桌前,身后立着一块白板,上面画着地下水位曲线。“三小时内上升两米,”他语气严肃,“这是典型的山体滑坡前兆。再不搬迁,整个村子可能被泥石流掩埋。”

村民围了一圈,脸色发白。有人低声说:“要不……先搬吧?”另一个附和:“专家都说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赵崇俨站在角落,双手交叠在身前,金丝眼镜反着光。他没说话,但嘴角微微翘了一下。

罗令走进来,手里拿着平板。没人注意他,直到他把投影仪连上幕布。梁上的灰尘被光束照得浮动起来,水文图铺展开,三条主渠如血管般延伸。

“这不是滑坡前兆,”他说,“是重演。”

所有人转头。

“光绪二十三年,青山村发生过一次大滑坡。原因不是降雨,而是上游人为泄洪,导致地基长时间浸泡,最终崩塌。”他点开一段标注,“当时地下水也是三小时升两米,和现在一模一样。”

王教授皱眉:“你从哪得来的数据?野史记载?”

“梦里看到的。”罗令平静地说。

人群一阵骚动。

赵崇俨轻笑一声:“梦也能当证据?我们讲科学,不是讲玄学。”

罗令没看他,只问:“如果真是自然融雪导致水位上升,那水库水位该升还是降?”

没人答。

“融雪汇入,水库应该蓄水更多,水位上升。可现在的情况是,水库在主动泄洪。”他点开无人机视频,画面里闸门全开,水流奔腾而下,“过去二十四小时,上游无来水,却在泄洪。这不是自然现象,是人为操作。”

赵晓曼接过话:“我刚查了省水利厅的公开数据,泄洪指令是昨夜十一点三十六分下达的,执行时间凌晨三点四十二分。而王教授说的‘水位异常’,是从四点开始的。”

她把数据投影在墙上,与泄洪视频并列:“水位上升,是因为水被放下来了。不是天灾,是人开的闸。”

弹幕立刻刷了起来。

“定点放水?太狠了!”

“他们想泡垮地基,好让房子变成危房?”

“这哪是预警,这是制造危机!”

王教授脸色变了:“你……你怎么会有泄洪记录?”

“无人机每天巡山,录了就存着。”罗令说,“顺便,我还调了水库监控。凌晨三点,管理员出现过,但只停留了两分钟。之后一辆皮卡离开,车牌被泥糊住。”

王二狗在门口喊:“我刚回放了村口摄像头,那车往县城方向去了,路上没停。”

赵崇俨终于开口:“就算泄洪,也不等于故意。也许是调度失误。”

李国栋拄着拐走进来,站定在供桌前。“我当了四十年支书,”他说,“从没见过汛期前泄洪。除非……有人想让地基泡软,好让‘危房鉴定’顺利通过。”

人群哗然。

王二狗一拍大腿:“怪不得我家后墙半夜‘咕咚’响!是水冲的!我那墙去年才砌的,水泥都还没裂,哪来的渗水?”

罗令走到供桌前,把平板放在竹简旁边。“梦不是证据,”他说,“但它提醒我去看数据。水位不是天定的,是人开的闸。谁开的,为什么开,现在还不清楚。但有一点能确定——这场‘天灾’,是演给我们看的。”

赵崇俨站在原地,没再说话。他看了看王教授,又看了看罗令,最后目光扫过跪地的老人、举着手机的村民、墙上并列的数据与画面。

他转身走向门口。

走到一半,他停下。“你们以为揭了这点事,就能挡住发展?”他背对着众人,“搬迁是大势所趋。你们守的不是根,是落后。”

罗令没回应。他关掉投影,收起平板,顺手把残玉从衣领里拉出来看了一眼。玉面温润,没震,也没梦。但它昨夜确实颤过,在他刚睡着时,轻轻一抖,像提醒,像警示。

赵晓曼走过来,低声问:“下一步怎么办?”

“等。”他说,“他们不会停。泄洪只是开始。”

王二狗凑过来:“要不要我去水库蹲点?”

罗令点头:“带狗去,别靠近闸门,拍清楚进出的车。”

“那要是有人拦我呢?”

“直播开着。”罗令说,“声音开大。”

祠堂外,阳光照在老槐树上。树皮裂开一道旧疤,像是多年前被雷劈过。一只麻雀落在枝头,抖了抖翅膀,忽然发出一声短促的鸣叫——那音调,和前日赵晓曼吟诵的“守土谣”尾音,几乎一致。

罗令听见了,没说话。

他转身回校舍,路过操场时停下。积水还没干,水面倒映着天空,也倒映着他脚边的一块青石。他蹲下,手指划过石面,触到底部一道刻痕——是个“罗”字,和父亲当年刻在校舍地基上的那个,笔迹相同。

他盯着那字看了几秒,起身掏出手机,打开录音功能,对着石面低声道:“三号渠口,淤塞点确认,坐标已记。”

说完,他把手机放回口袋,抬脚往前走。

一只乌鸦从远处飞来,落在祠堂屋顶,爪子抓着半片破碎的塑料布,那是无人机螺旋桨上脱落的护罩。它低头啄了两下,忽然松爪,塑料片掉落,砸在供桌前的石阶上,发出清脆一响。

喜欢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