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线上的裂痕还在蔓延,风从深渊里往上灌,带着铁锈和陈年泥土的气息。罗令的手掌还贴在门环上,残玉的热度没有散,反而像一块烧红的铁,往他骨头里钻。
赵晓曼靠在他身后,呼吸压得很低。她盯着那辆停在千米外缓坡上的越野车,车门开着,人影已经走下坡道。深色冲锋衣,步伐平稳,手里握着一根金属探测仪,走得不快,却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心跳的间隙里。
“车辙只有一道。”她声音压得极细,“但他走过的雪地……没有脚印。”
罗令没答,左手五指收紧,残玉贴在掌心,却再没有浮现任何图景。梦中断了,像被一刀切断。他等了三秒,五秒,依旧空白。这是第一次,残玉在威胁逼近时,彻底失灵。
他右手慢慢滑向背包侧袋,摸出那支骨笛。不是武器,是信物。祖上传下来的,能引山风,也能破幻象。
那人影越走越近,风突然静了一瞬。
“赵崇俨。”罗令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穿透风雪。
对方停下,抬起脸。金丝眼镜在雪光下反着冷光,嘴角一扯,没笑,只是动了动嘴角。
“你们还在守门?”他说,“门早就不是你们的了。”
他举起左手,手里攥着一卷泛黄帛书,边缘焦黑,像是从火里抢出来的。正中央,一个血色指印清晰可见——可就在他们注视的瞬间,那指印的颜色淡了一分,像是被风吹散的墨迹。
“你在改它。”赵晓曼猛地抬头,“你在用帛书覆盖真实。”
赵崇俨没否认。他把帛书举高,声音像在宣读判决:“五千年前,良渚祭坛焚于外族之手,三星堆神树折于天灾,青山村祖地沉入地裂——这些,才是真相。你们看见的‘文明火种’,不过是幸存者的谎言。”
话音落下的刹那,空中浮现出虚影。
良渚的祭坛在燃烧,火焰是暗红色的,陶罐炸裂,人影奔逃。三星堆的神树从根部断裂,轰然倒下,砸进泥沼。而青山村的老槐树,树干从中裂开,根脉枯黑,像被抽干了血。
赵晓曼手指一颤,立刻抓起声波仪。屏幕早已冻裂,但她把玉镯贴了上去,手腕一拧,强行接通残余电源。仪器嗡地一震,发出断续的蜂鸣。
“他在用帛书逆向覆盖记忆。”她语速极快,“只要没人记得真实,历史就会变成他写的。”
罗令盯着那卷帛书,脑中突然闪过昨夜残玉梦中的画面——大巫师跪在异族首领前,双手奉上玉璧,身后村落燃起大火。那时他以为那是历史片段,现在才明白,那是被篡改的起点。
“你不是考古学家。”他说,“你是清场人。”
赵崇俨笑了,这次是真的笑了。“守废墟的人,才最怕真相。我不过是把被神化的过去,还原成该有的样子。”
他抬起右手,金属探测仪突然变形,展开成一圈青铜环,刻满倒写的古越文。他将帛书按在环心,低声念出一段音节。
风变了。
不再是雪暴的呼啸,而是某种低频的震颤,像是大地在呻吟。门环上的青光开始倒流,往帛书方向抽离。雪山的裂痕深处,传来金属扭曲的声响,仿佛整座山的脉络正在被重新编织。
“他要重写地脉。”罗令一把将赵晓曼推后半步,“挡住他。”
她立刻调出声波仪最后的频率库,将祈雨歌的主旋律反向调制,手指在触屏上一划,音波发射。
嗡——
一道无形的声浪撞向青铜环,赵崇俨身体晃了晃,但没退。帛书上的血指印又淡了一分,空中三处虚影的火焰却更旺了。
“没用。”他冷笑,“你们的声音,传不到五千年前。”
罗令没再说话。他把骨笛塞进嘴里,闭眼,吹出第一声。
不是祈雨歌,是罗家守印时的召脉调。七个音,对应七处古村地眼。笛声短促,像凿石,像裂冰。
残玉突然发烫,几乎要烫穿他的皮肉。可梦境依旧空白。
赵崇俨抬头,看向门环:“你以为玉会帮你?它早就知道结局。”
他话音未落,残玉猛地一震,表面浮现出细密裂纹。罗令感到一股力量从玉中炸开,不是信息,是排斥——像身体在拒绝某种即将到来的入侵。
“它在预警。”赵晓曼抓住他手臂,“残玉在对抗帛书的频率。”
赵崇俨眼神一冷,举起青铜环,对准门环中心,厉声念出最后一个音节。
整座雪山剧烈一抖。
裂痕猛然扩张,一道青黑色的光柱从地底冲出,直贯云层。门环上的纹路开始剥落,像是被无形的手撕去表皮。而帛书上的血指印,只剩淡淡红痕,几乎看不见了。
“再有三秒。”赵崇俨低语,“历史就归我。”
罗令咬破舌尖,血腥味在嘴里炸开。他猛地将骨笛砸向地面,笛身断裂,露出内藏的一截玉片——是去年修校舍时从地基挖出的罗家旧印残片。
他把玉片按在门环“卍”字结印中心,同时将残玉贴上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