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令把帆布包从椅背上拎起来,残玉还在发热,隔着布料烫着他的掌心。他没说话,转身走进实验室,赵晓曼跟在后面,手里攥着手机,屏幕还亮着那段李国栋的录音。
她把手机放在桌上,点开音频,祈雨歌的调子低低地响起来。残玉的温度随着歌声起伏,像是在回应什么。罗令拉开抽屉,取出一个铜盘,又从井边提来一桶水,倒进盘里。水波晃了晃,他把三块碎片轻轻放上去。
水面静了一秒,接着泛起细密的波纹,不是从外往里,是从中心往外扩散。手机镜头对准铜盘,慢动作拍下那一圈圈的震荡。赵晓曼把视频传到直播平台,标题只写了四个字:“声纹溯源。”
直播间人数从几百开始往上跳。有人问这水纹什么意思,有人怀疑是P的。罗令不解释,只把放大后的波形图截下来,和之前无人机拍到的海底符文做对比。线条走向、转折弧度、起笔落点,全都对得上。
弹幕突然安静了一瞬,接着炸开。
“这他妈不是巧合。”
“那水纹频率……跟刚才放的歌一样?”
赵晓曼点了根蜡烛,把玉镯放在铜盘边沿。她清了清嗓子,开始唱。声音不高,但每个音节都压着节奏,像敲在鼓面上。铜盘里的水波立刻变了,震荡频率加快,残玉碎片轻微震动,发出极细的嗡鸣。
罗令抓起无人机遥控器,把祈雨歌的音频导入信号系统。他按下起飞键。
无人机从校舍屋顶升空,朝着北岭外海飞去。信号一开始就不稳,画面断断续续。飞到近海区域时,屏幕直接黑了。直播间人数还在涨,评论区已经吵成一片。
“被干扰了。”
“境外服务器在屏蔽信号。”
罗令盯着遥控器上的频段指示,忽然把手机递过去,让赵晓曼把歌声循环播放。他重新校准频率,把音频波形作为加密密钥嵌入传输协议。无人机重启,画面重新接通。
海底出现在镜头里。
沙层半掩着一艘沉船,船体完整,甲板塌陷,舱门敞开。镜头推进,舱内整整齐齐码着数十个青铜匣,每个都刻着与残玉相同的符文。镜头扫过其中一个,表面“镇”字清晰可见,笔锋走势和赵崇俨刺青一模一样。
直播间人数突破十万。
罗令把画面定格,放出两张对比图:一边是赵崇俨直播时露出的刺青,一边是青铜匣上的刻字。他没说话,只打了行字:“同源符号,同一人手笔。”
弹幕刷得看不清。
“这人不是专家,是盗墓的!”
“刺青都能对上,还洗什么白?”
赵晓曼切到第二摄像头,对准桌上的残玉。它还在微微震动,水波持续扩散。她把声纹图谱贴在屏幕上,标注出共振区间。“这不是玄学。”她说,“这是密码。古人用声音记录信息,我们用科技还原。证据在这里,谁都可以验证。”
直播间人数冲上五十万。
境外拍卖行官网同步上线“镇国帛书·残卷”预展页面,高清图、专家背书、收藏证书一应俱全,来源写着“私人捐赠,合法持有”。页面刚挂出三分钟,访问量暴增,但服务器突然卡顿,加载不出图片。
罗令在直播里放出IP追踪请求。“谁有技术,反向查这个页面的访问记录。”他说,“看看它最早是从哪台设备上传的。”
不到十分钟,有网友贴出数据流分析图:预展页面的原始上传IP,关联到一个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而该公司名下另一账户,曾多次向赵崇俨名下的文化基金会转账。金额不大,但频率密集,三年累计超过八百万。
“这不是捐赠。”罗令把转账记录和刺青对比图并列放出,“这是洗赃。”
弹幕彻底炸了。
#赵崇俨盗墓世家#瞬间冲上热搜第一。有人扒出他十年前在云贵一带的考古项目,三处遗址被盗掘,报告却写着“无重要发现”。有人翻出他名下公司曾拍卖过一批“海外回流文物”,其中一件铜鼎的纹路,和青山村祭器残片完全吻合。
赵晓曼切换回无人机画面,镜头正对准沉船舱底。一个青铜匣半开着,里面露出半块帛书的边角,泛黄,边缘有暗褐色痕迹。她没说是血,但所有人都看得出那是什么。
“这东西不是出土的。”她说,“是刚被人动过。”
话音刚落,王二狗撞开实验室的门,手里举着一块硬纸板,上面用红漆写着:“文化流氓滚出去”。他喘着粗气,脸涨得通红,把板子举到镜头前,吼了一声:“俺们祖宗的东西,谁也别想偷!”
直播间人数突破百万。
弹幕从质疑变成声援。“护宝!”“直播封存证据!”“报警!”有人开始自发整理时间线,做成图表转发。有高校考古系学生集体转发,附言:“我们学的不是盗掘,是守护。”有海外华人发帖:“我在巴黎看到这个直播,我想回家。”
拍卖行迅速删除预展页面,发布声明称“文物来源合法,与青山村无关,系独立收藏体系”。声明一出,网友更怒。有人反问:“既然是合法收藏,为什么不敢公布前任持有者?”“为什么符号能对上盗墓贼的刺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