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 > 第171章 冬至将至,暗流再涌

罗令的脚步在老槐树前停住。风从山脊滑下来,吹动他工装裤上的泥屑,腕上的双玉还贴着皮肤,温润未散。他本想靠着树干歇一会儿,把刚才那股莫名的牵引理清楚——残玉明明指向密道,可方才那一瞬,玉面掠过一道青光,像裂开的血线。

他抬手摸向玉佩,指尖刚触到边缘,一股灼热猛地窜上手腕。玉色变了,由青转红,光晕从裂口处渗出,像是被什么东西逼出来的。

他闭眼,凝神。

梦境撞进来。

不是往常那种缓慢铺展的村落图景,而是翻涌的黑潮。地下河的水浑浊如墨,裹着断木残碑冲撞石壁,井口边缘崩裂,一块块坠入深渊。河床上浮起人骨,层层叠叠,排列成环形祭阵,头颅朝向中央石台。他想靠近,脚下一滑,整个人被水流卷入。没有声音,但压迫感从四面八方碾来,像山体正在合拢。

他猛地睁眼,后背已被冷汗浸透。天光微亮,雾还没散尽,老槐树的影子斜落在脚边。他掏出震动器,屏幕显示时间:清晨六点十七分。冬至前第七日。

他低头看着残玉,红光已退,玉面恢复灰青,但触手仍烫。

这不是人为破坏。是地脉本身在预警。

他转身往村委会走,步子比平时快。院子里的信还没收拾,纸箱堆得齐腰高,昨夜的鞭炮屑混着泥,踩上去咯吱作响。门虚掩着,他推门进去,调出地质队留下的数据终端。屏幕亮起,加载缓慢。他输入坐标,调取东坡至密道入口的含水量监测记录。

曲线图跳出来。

山体含水量连续三天攀升,昨夜达到98.6%,接近饱和临界值。系统标注红色预警:若持续降雨或地壳微震,极可能引发地下水脉改道,风险期——冬至前后。

他盯着图,手指在屏幕上划过,比对梦中黑潮的走向。完全吻合。

他迅速截取数据,打开加密通道,将报告、残玉照片和一张手绘的梦中景象发了出去。收件人是省地质局的老同学,姓陈,搞了二十年岩层应力分析。消息发完,他没等回复,又翻出村内监控日志,查看密道入口的红外记录。过去十二小时,无人进出。

可梦里那些浮骨……不是幻觉。

他正要起身,听见门外脚步声。

王二狗一头撞进来,脸皱成一团:“罗老师!派出所那边出事了!”

“说清楚。”

“赵崇俨见律师,我路过窗口,录音笔自己开了……你得听听。”

罗令没说话,接过录音笔,按了播放。

赵崇俨的声音低沉,带着笑:“他们以为找到根了?呵……帛书,可不止一张。”

停顿两秒,又是三声冷笑。

录音结束。

罗令把笔放桌上,手指在边缘敲了一下。王二狗搓着手:“这啥意思?他还藏着东西?”

“意思是,”罗令低声,“他从没打算靠一张帛书赢。”

王二狗瞪眼:“那他图啥?”

“图我们松劲。”罗令关掉终端,“刚赢一场,全村高兴,没人想再打仗。他这时候放句话,不是求生,是撒钉子——等我们自己乱起来。”

王二狗吸了口气:“那现在咋办?封井?加人守?”

“不动。”罗令站起身,“该修的继续修,该播的继续播。但今晚起,你带人换路线,东坡、西岭、密道口,三班轮巡,别走固定道。”

“明白!”

王二狗刚要走,罗令又叫住他:“别提录音的事,尤其别让老人听见。”

“可……这不危险吗?”

“更危险的是人心乱。”罗令看着他,“咱们守住的是村,不是秘密。”

王二狗点头,转身跑了。

办公室只剩他一人。他坐回椅子,盯着桌面。地质数据、残玉异象、赵崇俨的冷笑,三条线绞在一起。自然危机是真,但赵崇俨偏偏在这个时候点出“帛书不止一张”,说明他也察觉到了什么——或许,他早就知道冬至的变数。

他拉开抽屉,取出一张草图,是昨夜画的梦中祭阵。骨环中央的石台,形状像日晷,但刻痕不对。他对照手机里拍下的北斗石碑纹路,发现其中一组符号完全一致。

那是“至阴位”的标记。

冬至,阳气最弱,阴气极盛。若地脉在此时改道,古水道崩塌,整个山体结构都会受影响。而赵崇俨要的帛书,很可能就埋在断裂带深处。

他正想着,门被推开。

赵晓曼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碗粥。她看了眼桌上的草图,又看向他:“你一夜没睡。”

“刚睡醒。”他把图收起来。

她把碗放桌上:“别骗我。王二狗说你调了地质数据,还发了加密邮件。”

他没否认。

“出什么事了?”她声音很轻。

他沉默了一会儿,从包里拿出打印的监测图,递给她。她低头看,眉头慢慢皱起。

“含水量超标……可能改道?”

“梦里也看见了。”他终于开口,“井塌,河翻,骨头浮上来。”

她抬眼:“你怀疑是赵崇俨动了什么?”

“不,这次不是他。”他摇头,“是地自己要变。冬至前后,压不住了。”

她手指摩挲着纸边:“可我们刚拿到官方认可,村民才松口气。你现在说要防地质灾变,他们信吗?会以为你在吓人。”

“我也希望是我想多了。”他看着她,“但残玉从没预警过两次。一次是火,一次是水。上次我们赢了,是因为人心没散。这次……是山要动。”

她盯着他看了很久,忽然问:“那你打算怎么办?停掉所有修复?让村民再担惊受怕?”

“不是停。”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是抢时间。冬至前,我们必须找到源头——那口井为什么能活三千年,为什么偏偏在这时候要断。”

她没说话。

“如果地脉真改道,不光是文物保不住。”他回头,“是整个村子的根基要塌。”

她慢慢点头,把碗推到他面前:“先吃点东西。”

他坐下,刚拿起勺,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陈工的回信。

“数据已复核,情况属实。建议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我带组明天进村。”

他看完,把手机扣在桌上。

赵晓曼问:“怎么说?”

“明天他们就来。”他低头喝了一口粥,“我们得在他们来之前,确认一件事。”

“什么?”

“那口井,到底是怎么活的。”

喜欢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