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风掠过融境坪时,新栽的跨山海藤苗已抽生出细细的藤蔓,蓝红叶片虽不如孟秋时鲜亮,却依旧透着韧劲,紧紧攀附在阿忆特意搭建的木架上。每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阿乐便提着小水桶跑到藤架下,踮着脚给藤苗浇水,水珠落在叶片上,顺着脉络滚进土里,像给藤苗缀了串晶莹的珍珠。
“阿乐,慢点浇,别溅湿了藤芽。”莉娅挎着画夹跟在后面,笔尖在纸上飞快勾勒——她这几个月跟着小禾学记录,画本上除了藤苗的模样,还多了许多标注:“冬月初五,新藤抽芽三寸,阿乐浇水时浇透根部,叶片无萎蔫。”妞妞捧着自己的画本凑过来,指着莉娅画中的藤芽笑:“你看我画的,给藤芽画了小笑脸,它肯定长得更快。”两个小姑娘蹲在藤架旁,一个认真描摹,一个添画童趣,晨光落在她们的发顶,暖得像融境坪的春日。
孙爷爷每隔几日便会拄着拐杖来查看藤苗,他蹲下身,指尖轻轻捏起一点泥土,放在鼻尖嗅了嗅:“土性刚好,润而不涝。”转头看见小禾在养护本上记录,便笑着补充:“再过几日,要给藤苗松松土,撒些草木灰,能防虫害。”小禾连忙点头,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冬月初七,孙爷爷嘱,松土撒草木灰,护新藤防虫害。”一旁的卡伦听得仔细,也在自己的本子上记下,想着等回琉璃港,要把这些养护法子教给族人们。
日子一天天过去,融境坪的冬日虽寒,藤架下却总透着暖意。阿暖缝了厚实的棉布套,在寒潮来临时,和邻里们一起给新藤苗裹上,像给它们穿上了暖衣;阿忆则将融境坪特有的腐叶土晒干碾碎,拌上草木灰,每隔半月便给藤苗培一次土,他说:“这些藤苗不仅是琉璃港的心意,更是两地情谊的根,得好好护着。”
腊月里,融境坪飘起了细雪,新藤的叶片上积了薄薄一层白,像撒了层糖霜。卡伦站在藤架下,望着雪中的双藤,忽然想起琉璃港的冬日——那里没有雪,却有带着咸湿气息的海风,族人们此刻定也在照料着最初从融境坪带去的藤苗。莉娅捧着画好的《雪中双藤图》跑过来:“卡伦哥哥,我把融境坪的雪藤画下来了,明年带回去给族人们看,让他们知道藤苗在这里长得很好。”
除夕前夜,融境坪的长桌宴又摆了起来,这一次,卡伦和莉娅成了最特别的客人。阿暖端来的融情果酱里,除了蓝晶果和本地鲜果,还加了孙爷爷特意晒制的藤叶碎,甜香中带着清冽的草木气;阿忆拿出一叠画纸,是这半年来众人画的藤苗成长图,从初栽时的幼苗,到抽藤攀架,再到雪中挺立,一幅幅连成了长长的画卷。
“明年孟秋,就是去琉璃港的日子了。”席间,阿忆望着众人,眼中满是期待,“我们得准备些礼物,带着融境坪的心意过去。”孙爷爷捋着胡须点头:“我已晒好了融境坪的腐叶土样本,还有新制的草木灰,能给琉璃港的藤苗添些养分。”小禾举起养护本:“我把双藤的养护记录整理好了,里面还有阿乐他们浇水、培土的细节,送给琉璃港的族人做参考。”
阿乐和妞妞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着要带的东西:“我要带融境坪的甜糕,给琉璃港的小朋友吃!”“我要画一幅融境坪的全景图,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家!”莉娅笑着补充:“我也画了好多画,到时候和妞妞的画换着看,让两地的小朋友都知道彼此的样子。”
卡伦望着热闹的长桌,心里暖得发烫。他从行囊里取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信,递给阿忆:“这是我写给族里的信,告诉他们融境坪的朋友们会如约前往,族人们定会像迎接我一样,迎接大家。”阿忆接过信,指尖拂过纸上的字迹,仿佛已看见明年孟秋,融境坪的船只驶向琉璃港,与等候在那里的族人相逢。
雪后的清晨,融境坪的双藤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旧藤的枝蔓已与新藤紧紧缠绕在一起,蓝红叶片交错,像织成了一张情谊的网。小禾的养护本上,新添了一行字:“除夕前一日,融境坪备礼待春,新老双藤相缠,情谊如藤,待来年赴琉璃港之约,续山海情缘。”
卡伦站在藤架下,望着东方的海平面,仿佛已看见明年孟秋的航船,载着融境坪的心意与期盼,驶向琉璃港——那里,有等待相拥的藤苗,有翘首以盼的族人,更有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正在时光里悄然酝酿,等着在蓝红花开的时节,绽放出最温暖的模样。
喜欢血蜡封缄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血蜡封缄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