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吐槽心声后:被天幕当天音代言人 > 第243章 篡改疑云,线索初露端倪

钟声还在宫里回荡,林越站在窗边没动。小太监说周太傅参他私藏遗文,可女帝那边一直没动静。没人来抓他,也没人来问话。

这不正常。

他低头看了看袖子里那张纸,又抬头望了眼门外。守门的太监正靠着柱子打盹,手里捧着个暖炉。刚才那一阵慌乱像是过去了,又像还没开始。

林越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回桌前。登记簿还摊开着,他拿起笔,在上面写了句“补录贞元十三年礼制卷”,然后合上本子,对门口轻声说:“劳烦公公,我想再核对几份旧档,耽误不了半炷香。”

太监揉了揉眼睛,摆摆手:“去吧去吧,别弄乱了就行。”

林越点点头,直奔角落那个小木箱。他动作很快,把之前藏起来的散页重新拿出来,铺在桌上。烛光下,那些字迹看起来比刚才更杂乱,但那几个被涂改过的地方,依旧突兀得扎眼。

他一张张翻过去,手指停在某页折角处。那里有一串极小的墨点,斜着排成一列,像是谁不小心蹭上去的。但他记得清楚——昨天看的时候,这里没有东西。

他凑近了些,鼻尖几乎贴上纸面。墨点排列有规律,不是随意滴落。更像是……标记?

脑子里刚冒出这个念头,胸口猛地一沉,像被什么东西压了一下。

下一秒,一道声音在整个文书房响起:

“天示:细微之处,藏奸露邪。”

林越僵住了。

系统又来了?

他明明以为它已经彻底消失了。结果现在,只要他心里一急,它就自动冒出来放广播?

他赶紧低头看自己胸前,什么也没有。但视网膜上,一行金光缓缓浮现:

【检测到强烈情绪波动】

【生成天示成功】

林越咬牙。这破系统根本没走,只是改成了自动待机模式!他随便想点啥,都能变成天音播报?

正想着,门外传来脚步声。这次不是太监那种拖沓的步子,而是干脆利落的踏地声,一下接一下,听着就精神。

门被推开,裴砚探头进来。他穿着工部常服,腰间挂着好几把铜钥匙,手里还拎着个木盒子。

“你叫我?”他走进来,顺手关门,“说是运河图纸有问题?”

林越没说话,指了指桌上的纸。

裴砚皱眉走过来,低头一看:“这不是先帝的手札吗?你怎么能碰这个?”

“别管能不能碰。”林越压低声音,“你看这些墨点。”

裴砚眯起眼,从怀里掏出一副铜框细网,往纸上一盖。那玩意儿原本是用来测星图间距的窥衡仪,现在反着用,倒成了放大工具。

墨点透过网格显现出来,断续连成线,形状像个歪掉的“巳”字,和先帝印鉴旁常见的暗记几乎一模一样。

“这不是虫蛀。”裴砚声音变了,“是人工做的记号。”

“我知道。”林越盯着那行痕迹,“他们改完一页,就做个标记,防止漏掉或者重复改。”

裴砚抬头看他:“你是说……有人系统性地篡改了遗诏内容?”

“不然呢?”林越冷笑,“先帝病重时写的字都抖成那样,后面突然变得工整有力,连用词都换了风格。这不是重写是什么?”

裴砚沉默了几秒,忽然从盒子里拿出一支炭笔和一张薄纸,轻轻覆在那页文件上,开始描摹墨点的位置。

“不能留原件痕迹。”他说,“但我们可以记下这些符号的分布规律。如果其他卷宗也有类似的标记……那就是铁证。”

林越看着他熟练的动作,忍不住问:“你怎么随身带这些东西?”

“上次你说‘修地铁’,我就开始研究地下通道承重结构。”裴砚头也不抬,“后来发现很多古籍修复也需要微距勘验,就做了这套工具。”

林越嘴角抽了抽。他当时只是吐槽加班太累,想躺平修个地铁养老,结果这家伙真当工程来做?

难怪朝里都说裴侍郎是革新派的技术奇才,其实他就是个能听懂咸鱼废话的怪胎。

两人正忙着,外面又响起脚步声。这次是两个人,走得不快,但每一步都很稳。

林越立刻把纸收进袖中,裴砚也迅速合上盒子。他顺手把登记簿翻开,指着其中一行说:“林大人,这段河道坡度数据不对,得重新核算。”

林越马上接话:“是啊,你看这数字,明显高了三寸,要是照这个挖,水都流不过去。”

门开了条缝,一个太监探头看了看:“两位大人慢慢核,陛下没催。”

说完就关上了门。

等脚步声远了,林越才松口气:“差点露馅。”

裴砚低声问:“接下来怎么办?你不可能一个人看完所有封存卷。”

“我不用看。”林越摸了摸袖子里的纸,“我只需要知道,这种标记是不是普遍存在。只要有足够样本,就能证明这不是偶然改动。”

“我可以帮你。”裴砚说,“明天我以修缮档案库为由,调一批旧档出来。你在外面等着,我去取。”

林越摇头:“不行,太显眼。你把档调到工部那边,我找个理由过去转一圈。”

“那你得有个正当差事。”裴砚想了想,“要不你申请查阅‘贞观年间赋税改制’的原始记录?那是工部归档的,我能安排你进来。”

“行。”林越点头,“就说我想写篇论文,叫《论古代财政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裴砚看了他一眼:“你又要出书?”

“不出书怎么显得我正经?”林越叹气,“我要是天天闲逛,女帝早把我发配去扫皇陵了。”

裴砚没笑,反而认真地说:“你注意安全。周太傅今天在殿上参你,虽然陛下没回应,但不代表没事。这种时候你还敢查,风险太大。”

“我不查谁查?”林越靠在椅子上,“我又不想当忠臣,也不想争功。但我躺了这么久,好不容易快退休了,结果被人拿遗诏当剧本改?真当我咸鱼是死的?”

裴砚盯着他看了两秒,忽然笑了:“你还真是……只认自己的理。”

“我就这点坚持。”林越也笑,“能躺着绝不站着,能糊弄绝不拼命。但谁要是动我脚下的躺椅,我肯定得踹他一脚。”

两人正说着,外面传来更鼓声。三更天了。

裴砚站起身:“我得走了。明天按计划行事。”

“等等。”林越拉住他,“那个窥衡仪……能不能借我用一晚?”

“你要干啥?”

“再看一遍这些墨点。”林越指了指袖中纸,“我觉得它们不只是标记。可能还藏着顺序信息。”

裴砚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铜框递给他:“小心使用,这是唯一一套。”

“放心。”林越接过,“顶多也就是当成眼镜戴戴。”

裴砚走后,林越吹灭了两盏灯,只留一盏在桌角。他把散页重新摊开,用窥衡仪一片片细看。

墨点分布在不同页面的折角、页眉、装订线边缘,位置看似随意,实则都有规律。有些是单点,有些是双点,还有些连成短横。

他忽然想到什么,从登记簿背面撕下一张空白纸,开始画格子,把每个墨点的位置标上去。

半个时辰后,一张简图成型。那些点连起来,隐约构成了一道斜线,贯穿整个文档序列。

就像一条隐藏的时间轴。

林越盯着那条线,脑子飞快转动。如果这是篡改者的操作记录,那它不仅能标识“已处理”,还能反映改动顺序?

也就是说,他们不是随机挑着改,而是按照某种流程,一步步替换内容?

他正想继续推演,门外忽然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

林越手一抖,赶紧把纸塞进怀里,顺手抓起登记簿假装写字。

门开了,还是那个守夜太监,端着碗热汤进来:“大人辛苦,喝点姜汤暖暖身子。”

林越笑了笑:“谢谢公公。”

太监放下碗,瞥了眼桌上的纸:“这么晚了还在忙?”

“一点点收尾。”林越合上本子,“马上就走。”

“那您快些。”太监叮嘱,“夜里风大,别冻着。”

等他一走,林越立刻把剩下的半碗汤倒进盆里,把空碗扣在桌上。

他重新掏出图纸,手指沿着那条斜线滑动。如果这条线代表篡改顺序,那么最初的改动应该在最前端。

而最早出现异常用词的,是贞元十三年冬的那一册。

他翻开登记簿,在“礼制卷”旁边写下“重点核查十三年冬至十四年春”。

然后他把所有东西收拾好,吹灭最后一盏灯。

黑暗中,他的声音很轻:

“你们改得了字,改不了痕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