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外,带走了那股肃杀之气。
朱元璋胸膛还在剧烈地起伏,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东宫的方向,里面的怒火和杀意,几乎要化为实质。
“重八,你先坐下,消消气。”
马皇后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声音里带着担忧和后怕。
“为了那种毒妇,气坏了自个儿的身子,不值当。”
朱标也上前一步,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父皇的愤怒,何尝不是他的愤怒?
吕氏,他的太子妃,他两个儿子的母亲。
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个平日里温婉贤淑、恭谨孝顺的女人,竟然能对一个几岁的孩子下此毒手!
那可也是她的儿子啊,是他的嫡长子啊!
“爹,娘,大哥。”朱棣的声音有些干涩,他看着失魂落魄的朱标,又看了看暴怒的朱元璋,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时靖把最后一口糕点塞进嘴里,拍了拍手上的碎屑,打破了这片沉闷。
“行了啊,人都派出去查了,气也生了,骂也骂了,该翻篇了。”
他悠哉悠哉地给自己倒了杯茶。
“有这功夫,不如问点你们真正该关心的事儿。”
“反正我今天心情好,有问必答,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啊。”
他这话,成功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狂怒。
他知道,仙长说得对。
跟一个毒妇置气,远不如大明的江山社稷重要。
他转过身,重新坐下,目光灼灼地看着时靖。
“仙长,咱想问问。”
“咱这大明,以后……真的能国泰民安,铸就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吗?”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和期盼。
这是他一生的追求,是他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建立这个皇朝的终极目标。
“对对对,仙长。”朱棣也凑了过来,满眼都是好奇,“有没有万国来朝的盛景?就是那种,四海宾服,万邦来贺的场面!”
这个问题,让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万国来朝!
那是何等的荣耀!
时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慢悠悠地开口。
“万国来朝?”
“有啊。”
“不但有,而且那场面,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宏大。”
他顿了顿,看着几人屏住呼吸的样子,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大明,确实出了一位万国来朝的帝王。”
“后世称其为,永乐皇帝。”
永乐皇帝!
这四个字,在众人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永乐……”朱元璋喃喃自语,眼中精光爆射,“好!好一个永乐!让大明子民,永远安乐!咱的后人,有出息!”
马皇后激动地抓住了朱标的手,眼眶都红了。
“标儿,你听到了吗?永乐皇帝!一定是你!一定是你啊!”
朱标的心脏砰砰狂跳,一股巨大的喜悦和自豪感涌上心头。
永乐大帝!
是我吗?
我真的可以做到吗?
他看向时靖,眼神里充满了求证的渴望。
朱棣也是一脸兴奋地拍着朱标的肩膀:“大哥!我就知道你行!永乐大帝,这名号,威武霸气!”
时靖看着他们一家子自动对号入座,也不点破,只是继续说道:“这位永乐皇帝,可不止是让万国来朝那么简单。”
“他还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下令,集结天下文人墨客,耗时数年,编纂了一部旷世奇书。”
“全书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计约三亿七千万字。”
“网罗了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戏剧、工艺、农艺,囊括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这部书,被后世称为《永乐大典》!”
嘶!
三亿七千万字!
这是什么概念?
朱元璋和朱标都是懂行的人,他们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这已经不是编书了,这是要将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尽数收录其中,铸成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好!好!好!”
朱元璋激动得满脸通红,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他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指着朱标,对着所有人大声宣布。
“咱的标儿,有圣君之相!”
“他就是咱大明的永乐皇帝!”
他心中的狂喜,几乎要溢出来。
之前因为吕氏而产生的怒火,此刻全被这巨大的荣耀和欣慰所取代。
他看着自己这个从小就悉心培养的儿子,越看越满意。
稳重,仁厚,聪慧。
除了他,还有谁配得上“永乐”这两个字?
“棣儿!”朱元璋又转向朱棣,声音洪亮如钟。
“你听着!”
“以后,你大哥就是皇帝!你,就是你大哥的征北大将军!”
“给咱,给你大哥,守好大明的国门!开疆拓土,扬我大明国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