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灵音故事大全》的编纂进入最关键的“印记设计”阶段。文汇阁里,孩子们与各族小作者围坐成圈,桌上摆满了制作印记的材料:树灵部族带来的千年树叶、焰羽部族的火焰灵晶、阿木与阿溪准备的云丝风纹藤,还有星音石粉、月音珠碎等五音材料。青禾拿着一本空白的灵植纸册子,笑着说:“每个印记都要独一无二,既能代表自己的部族,又要与灵音故事呼应。”
树灵部族的孩子率先动手。他们选取叶脉清晰的千年树叶,用灵植染料在叶面上绘制自己故事中的场景——讲述《树灵与风的约定》的小男孩,在树叶上画了一棵年轮环绕的大树,树旁飘着风的纹路,再将树叶浸泡在云音涧的泉水里,让叶脉吸收灵音,“这样翻开书时,树叶印记就会发出树灵与风对话的轻响。”他小心翼翼地将树叶贴在故事标题旁,树叶边缘立即与灵植纸融为一体,不留丝毫缝隙。
焰羽部族的孩子则用火焰灵晶制作印记。小女孩取出一块透明的灵晶,指尖凝聚小火苗,在灵晶上缓缓勾勒《火焰与灵音石》中的灵音石图案,灵晶受热后,图案边缘泛起淡淡的红光,“这是火焰的温度印记,摸上去会有暖暖的感觉。”她将灵晶嵌在故事页面的角落,灵晶立即与页面产生共鸣,每当翻到这一页,灵晶就会闪烁红光,配合故事中的预警灵音,生动又有趣。其他焰羽孩子也纷纷效仿,有的在灵晶上画火焰风筝,有的画火山旁的灵植,每个印记都带着独特的火光气息。
阿木与阿溪的合作印记最具创意。他们将云丝编织成云朵形状,用风纹藤在云朵上缠绕出小风灵的轮廓,再撒上星音石粉,“云丝代表云音涧,风纹藤代表风音谷,星粉象征着夜晚的火焰风筝。”阿木说着,将混合了云音与风音的灵音花粉末洒在印记上,阿溪则用灵植胶轻轻涂抹,“这样印记不仅能发出混合灵音,还能在月光下浮现出风筝飞翔的幻境。”两人合力将印记贴在《云音涧与风音谷的相遇》标题上方,云朵印记立即轻轻飘动起来,仿佛真的有风吹过。
印记制作完成后,《两界灵音故事大全》变得格外鲜活——书页间既有会发声的树叶、会发热的灵晶,还有能浮现幻境的云丝印记,五音学院的学员们忍不住感叹:“这不仅是故事书,更是一本会‘说话’的灵音册!”陈渊特意为故事大全题写了扉页,用五音粉末书写“灵音无界,友谊长存”八个字,每个字都散发着对应的灵音光晕。
与此同时,树灵与焰羽部族的孩子受邀来五音学院参加线下活动。同心谷广场上,孩子们早已搭建好“部族体验区”:树灵区摆放着各种能发出灵音的植物,供大家触摸聆听;焰羽区则设置了“火焰灵音画”体验,用特制的火焰画笔在灵植纸上作画,笔画会随着灵音变色。灵鹿们驮着新部族的孩子穿梭在体验区,小风灵们也飞来飞去,不时吹动树灵区的树叶,让灵音在广场上回荡。
最热闹的是“灵音合作工坊”。树灵孩子教大家用树叶吹奏灵音,焰羽孩子传授火焰灵晶的简单雕刻技巧,五音学院的学员则分享灵音手作的方法。一位树灵孩子与龙界小修士合作,用树叶与灵晶制作了一个“灵音风铃”——树叶当铃舌,灵晶做铃身,风一吹,既有树叶的沙沙声,又有灵晶的清脆响;阿木与焰羽小女孩则一起给《云风风筝》故事的印记加装了火焰灵纹,让幻境中的风筝更添火光色彩。
傍晚,线下活动在“灵音篝火晚会”中达到**。广场中央点燃了用灵植枝干堆成的篝火,火焰跳动间,映照着孩子们的笑脸。树灵孩子围着篝火唱起部族的灵音歌谣,焰羽孩子用火焰在夜空画出各种灵音图案,五音学院的学员们则演奏起《五音共生谣》。陈渊看着各族孩子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舞,感慨道:“灵音故事连接了两界,而孩子们的友谊,让这份连接更加牢固。”
夜幕深沉,篝火渐渐减弱,但孩子们的笑声仍在同心谷回荡。树灵与焰羽部族的孩子抱着《两界灵音故事大全》,依依不舍地与新朋友们告别,约定下次还要来参加云端故事会与线下活动。青禾看着他们的背影,对身边的孩子们说:“故事大全完成了,但灵音与友谊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阿羽扇动翅膀,将一片混合了各族灵音粉末的花瓣抛向空中,花瓣在空中化作一道五彩光带,照亮了灵音地图的五音光晕。两界共生的温暖篇章,在这些充满创意与温情的印记中,继续书写着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