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灵脉纪元:尘缘劫 > 第157章 续篇传响与创作新篇

灵脉纪元:尘缘劫 第157章 续篇传响与创作新篇

作者:谁是睡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16:38:38

《灵音故事集·续篇》随着两界童聚日的结束,再次踏上了前往各地的旅程。这次的传播比以往更具温度——每个送书的使者都带着孩子们录制的灵音祝福,按下续篇封底的风纹藤按钮,就能听到不同部族孩子的笑声与简短的灵音旋律。灵脉森林的使者还特意在书籍中夹了灵植种子,附言“种下种子,等待故事与灵植一同生长”。

不出半月,续篇引发的新反响便如潮水般涌来。人间一座偏远城镇的孩子寄来一沓用粗麻纸写的故事,其中一篇《灵音种子》讲述了一个失明小女孩种下灵植种子,通过聆听种子生长时的灵音感知世界的故事,文字朴实却充满力量;龙界冰族的小修士则用冰晶雕刻了续篇中“互动页”的风灵形象,冰晶内部封存着风灵轻语的灵音,寄到学院时还冒着丝丝寒气;灵脉森林的村落更是将《云音涧风灵救助记》改编成皮影戏,在林间空地上表演,吸引了周边村落的孩子前来观看。

这些鲜活的反馈让五音学院的师生们意识到,两界孩子对灵音故事的创作热情远未消退。于是,青禾与孩子们决定在学院开设“灵音故事创作班”,每周开课两次,邀请两界有创作天赋的孩子远程参与——通过风纹藤制作的“传声筒”,各地孩子可以实时听到课堂内容,还能将自己的作品通过灵音花花瓣传送到学院。

创作班第一堂课的主题是“灵音与自然”。青禾站在文汇阁的讲台上,身后的灵晶投影展示着五大秘境的自然景象:“灵音藏在每一片树叶的沙沙声里,每一滴泉水的叮咚声中,我们要学会用故事将这些自然的灵音串联起来。”远程参与的孩子通过传声筒积极提问,灵脉森林的一个小男孩问:“老师,怎样才能让故事里的灵音让读者‘听’得见呢?”阿鳞接过话茬,拿起一块雷音石敲击:“可以用比喻,比如把雷音比作‘天空的鼓点’,把风音比作‘自然的歌谣’。”

课堂实践环节热闹非凡。学院的学员们围坐在灵音花旁,一边聆听灵音一边构思故事;远程的孩子则通过传声筒分享自己的灵感——人间孩子说要写“月音湖的月光与萤火虫的灵音对话”,龙界孩子想写“雷音峰的雷灵与彩虹的相遇”。青禾将这些灵感一一记录在灵植纸上,整理成“灵音创意集”,供大家互相借鉴。

创作班还设立了“故事互助小组”,让两界孩子结对创作。学院的学员阿木与人间清溪小镇的女孩阿溪结为一组,他们计划合作写一篇《星音崖与月音湖的约定》,阿木负责描写星音崖的星河灵音,阿溪则刻画月音湖的温柔氛围,两人通过传声筒讨论情节,常常一聊就是半个时辰。当他们的初稿通过灵音花传到学院时,青禾惊喜地发现,文中星音与月音的描写衔接自然,仿佛出自一人之手。

为了让创作班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孩子们还邀请手作馆的老者与雷炎、风澈担任“故事顾问”。老者教孩子们用灵植染料在故事手稿上绘制插图,让文字与画面相得益彰;雷炎则分享雷族的古老传说,为孩子们提供创作素材;风澈更是带着小风灵们来到课堂,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风灵的形态与声音,激发创作灵感。

一个月后,创作班的第一批作品结集完成。青禾将这些作品整理成《灵音故事创作班·初集》,封面用灵音石粉末绘制了孩子们通过传声筒交流的场景。陈渊为初集作序:“灵音是纽带,连接着两界的自然与人心;故事是画笔,描绘着两界共生的美好画卷。愿这些稚嫩却真诚的文字,能让灵音的旋律永远回荡。”

夜幕下的五音学院,文汇阁的灯光依旧明亮。创作班的孩子们通过传声筒分享着《初集》出版的喜悦,风灵们在窗外飞舞,将孩子们的笑声带到同心谷的每个角落。青禾看着灵晶投影中各地孩子灿烂的笑脸,轻声对身边的阿羽说:“灵音故事就像一颗种子,已经在两界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了。”阿羽扇动翅膀,将一片灵音花花瓣吹向传声筒:“是啊,未来一定会开出满世界的温暖花朵。”灵音地图的光晕与文汇阁的灯光交织,五音共生谣的旋律在夜空中轻轻流淌,见证着这场跨越两界的灵音故事创作之旅,仍在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