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的门无声地滑开。
叶晚走进来的时候,陆寻正靠在床头,手里捧着那本顾知行的旧散文集。窗帘拉开了一半,午后的阳光斜斜地切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块明亮的长方形,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在光柱里翻飞起舞。
他看得异常专注,侧脸的轮廓在光影里显得有些不真实,像是某个古典画派笔下神经质的学者。桌上,她上次带来的保温饭盒已经空了,旁边放着几支用过的抗生素注射器。
一切都显得很平静,甚至有几分岁月静好的错觉。
但叶晚知道,这只是风暴来临前的死寂。她能闻到空气里那股挥之不去的、混合着药味和旧书霉味的气息,那是一种属于囚徒的味道。
陆寻听到了动静,抬起头。他的眼神掠过她,没有停留,最终落在了她身后的门上,直到那扇门再次悄无声息地合拢,将这个白色盒子与外界彻底隔绝。
他的目光这才重新回到她脸上,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有进展?”他问,声音因为久未说话而有些沙哑。
叶晚没有回答。她走到房间里唯一那张桌子前,放下手中的便携终端,动作利落,没有一丝多余的声响。终端的外壳是哑光的黑色,没有任何标识,开机后,屏幕上亮起的也不是常规的操作系统界面,而是一片由无数代码流组成的、深不见底的瀑布。
“两个消息。”她终于开口,声音像是经过了降噪处理,听不出情绪,“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你想先听哪个?”
陆寻合上手里的书,把它放到床头柜上,动作很轻,仿佛那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件易碎的瓷器。
“我猜,没有哪个是好消息。”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没什么温度的笑容。
“你说对了。”
叶晚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敲击,一道道信息流在屏幕上飞速划过。最终,画面定格在一张巨幅的宣传海报上。
海报的背景是蔚蓝的天空和干净的城市剪影,一个面带微笑、眼神慈祥的家庭占据了中心位置。海报的最上方,是一行极具煽动性的标语。
“‘告别伤痛,拥抱新生——赵启明科技,为您净化记忆,重塑完美人生。’”叶晚一字一顿地念了出来,语气平淡,却像在念一份尸检报告。
她调出了更多资料。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的热搜话题、知名意见领袖的吹捧文章,像病毒一样瞬间铺满了整个屏幕。
“赵启明的‘记忆净化’计划,已经正式进入了公众视野。第一期临床志愿者招募,三天前在线上启动,你知道有多火爆吗?”叶晚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一点,一组实时更新的数据跳了出来,那不断攀升的红色数字,刺得人眼睛生疼。
“五分钟内,十万个名额被一抢而空。现在黑市上,一个名额的转让价,已经炒到了五十万。”
“他们的宣传攻势,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他们不提‘删除’或‘修改’,而是用了一个非常取巧的词——‘净化’。听起来就像是给你的灵魂做一次大扫除,把所有不好的、痛苦的、让你辗转反侧的记忆,统统扫地出门。”
她切换了几个视频片段。视频里,几个据说是首批体验者的“志愿者”,对着镜头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如何摆脱了童年阴影、失恋痛苦、职场霸凌的折磨,重获新生。他们的表情夸张,用词恳切,每一个细节都像是经过了精心编排。
“这帮人不去演戏真是屈才了。”陆寻低声说,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奥斯卡都欠他们一座小金人。”
“民众就吃这一套。”叶晚的声音冷了下来,“他们把这个计划包装成了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一种能治愈全社会精神内耗的终极良药。现在社交媒体上,到处都是‘感谢赵总带我们走出阴霾’、‘这才是科技该有的温度’之类的论调。谁敢提出质疑,立刻就会被扣上‘何不食肉糜’的帽子,被狂热的粉丝追着骂。”
她关掉了那些令人作呕的宣传材料,屏幕再次恢复成冰冷的数据流。
“舆论造势已经完成了。他现在就是科技界的救世主,是行走人间的活菩萨。等他的技术彻底铺开,他就能名正言顺地成为所有人的‘大脑管家’。到那个时候,他想在谁的记忆里动点手脚,就像呼吸一样简单,甚至还会有一大群人主动排队,把自己的脑子送到他面前。”
房间里陷入了沉默。
赵启明这步棋,走得又高又狠。他根本没打算在阴影里躲一辈子,他要的是走到聚光灯下,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接受他的“恩赐”。他要把非法的,变成合法的;把邪恶的,包装成伟大的。
“这算是……降维打击?”陆寻的声音有些干涩。
“算是。”叶晚点头,“我们在暗处和他斗得你死我活,他直接掀了桌子,跑到明面上,把自己塑造成了神。我们还在纠结于一个人的死亡真相,而他,已经在兜售所有人的‘永恒幸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