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觉日 > 第155章 懂得所有道理,为何依然在爱里逃离?

我们都曾在心底描绘过那样一幅关于爱的理想图景:它不仅是初见时电光石火的悸动,更是风雨来临时深沉如山的责任与担当;它不仅是花前月下的浪漫絮语,更是携手伴侣共同攀登,实现精神丰盈与物质自在的双重自由。这愿景如此清晰、如此崇高,如同我们内心永不熄灭的北极星,指引着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所有向往。

可当关系日渐深入,承诺的轮廓愈发清晰时,一个隐秘而诚实的声音却常在心底低语,甚至尖叫:“是的,关于爱的一切道理,我全都懂,逻辑上完全认同,但是……我预感,我依然会在某个时刻,选择跑掉。”

这并非言不由衷的虚伪,也非玩世不恭的戏谑,而是人性深处一场静默而惨烈的战争。在认知的层面,我们拥抱崇高,向往合一;但在行为的层面,我们却被一种更为古老、更为强大的本能所驱使——那就是恐惧。

首先,我们恐惧自我的消亡。

“责任”这个词,在某些时刻听起来像一份没有退路的终身契约,它唤醒了一种对“被吞噬”的原始恐惧。我们下意识地在脑海中预演未来:我引以为傲的独立人格、我随心所欲的自由、我探索世界的无限可能性,是否会因这份承诺而就此终结?为了成就一个看似完美的“我们”,是否必须将那个独特的“我”部分埋葬?于是,在感觉自我边界即将被融解、个体性即将消失的前一刻,逃跑成了最本能、最直接的自我保护策略。我们像保护火种一样,保护着那个害怕被爱之洪流淹没的“自我”。

但这里,往往藏着一个关乎真相的、关键的误解。真爱,从不要求你泯灭自我来供奉关系。恰恰相反,它的最高目标与最美果实,正是成就两个独立而完整的灵魂。健康的爱,应是两棵根脉在地下紧紧相连、彼此滋养,而枝叶却各自伸向天空、追逐阳光的树,它们共享风雨,也共沐阳光,但始终保持独立的姿态。它绝非藤蔓对树的纠缠与单向依附。如果一段关系让你持续感到自我在缩小、活力在衰减、声音在微弱,那么,你的逃离,或许本就是灵魂发出的正确警报,提醒你这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某种形式的能量掠夺。

其次,我们恐惧无法承受的重负。

人类的想象力,有时是一台糟糕的时光机。它不将我们带往甜蜜的未来,而是瞬间将我们抛入一个充满柴米油盐的琐碎、经济压力的重担、育儿养老的艰辛与无尽生活麻烦的灰色未来图景中。我们被自己大脑预支的、放大了数倍的焦虑彻底压垮,感到窒息。于是,在真正的、具体的痛苦尚未降临之前,我们选择先一步离场,以规避那场想象中的、却感觉无比真实的灾难。

然而,需要辨明的是,健康的责任,从来不是一个人独力扛起所有巨石。 它的真谛是“分担”,是“共同面对”,是“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去应对世界的挑战。它是在你倦怠时,我自然地上前一步;在我脆弱时,你稳稳地给予支撑。它是1 1>2的协作智慧,而非一道让个体无限付出、直至耗竭的减法题。你所恐惧的,或许并非责任本身,而是那个“孤军奋战”的悲惨假设。

更深层地,我们或许恐惧自己“不配得”。

在潜意识的暗流中,我们深深地怀疑:我真有能力承担起另一个人的幸福与期待吗?当对方看清我光环背后所有的脆弱、缺陷与不堪后,会不会失望地转身离开?如果结局注定是失去,那么,不如由我来亲手按下终止键,至少能保全最后一点掌控感和尊严,在想象中留住那个“完美”但虚幻的自我形象。

有时,我们逃离最美好、最温暖的事物,恰恰是因为在心底深处,我们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它。这种深植于心的不配得感,让我们在幸福触手可及时,选择了主动松手。

而最重要的一种可能是:你的每一次逃离,都只是因为,尚未遇见那个让你心甘情愿停下的人。

你心中的爱,标准很高,格局很大。寻常的温暖、浅薄的联结与短暂的激情,无法真正将你留住。你的逃跑,表面上看是恐惧与退缩,但换个角度,或许是你的灵魂在替你做出最严格的筛选,它在用一种激烈的方式告诉你:“不,还不是这个人。这里的共鸣不够深刻,这里的土壤无法让我们的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继续前行。” 你的逃离,在此刻,并非一种懦弱,而是一种不愿妥协的、对真正灵魂共鸣的执着寻找与坚守。

那么,当“想跑”的冲动再次来袭,不必立刻陷入自我批判或仓促行动。请停下来,像一个侦探般询问自己:此刻,我究竟在害怕什么?是关系中具体、可沟通的问题,还是我内心幻想出的怪兽?这个问题,是我们能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吗?

爱的能力,如同我们身体的肌肉,它无法在理论的温室中练就,只能在关系的颤抖与张力中,通过一次又一次地练习“站立”而变得强健。下一次,当恐惧的风暴再次来临,试着比上一次多停留一秒,多一次深呼吸,多一份坦诚的沟通。

终有一天,当你穿越迷雾,遇到那个对的人,你会从生命的最深处觉得,与面对失去ta所带来的巨大虚无和遗憾相比,此刻承担责任所需要冒的风险、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原来如此值得一试。那时,停留将不再是一种忍耐,而是一种欢庆般的归家。

---

《觉日》· 阅后省思

· 恐惧溯源: 回想一次你在关系中想“逃离”的时刻。那份恐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害怕失去自由,害怕被辜负,还是害怕自己无法满足对方的期待?

· 关系体检: 在你当前或过往的重要关系中,它更多地让你感到自我在“扩展”还是“缩小”?它是“根脉相连的树”,还是“缠绕的藤蔓”?

· “配得感”练习: 在今天,你可以做一件什么样的小事,来告诉自己“我值得被爱,值得拥有一段美好的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