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觉日 > 第38章 成为爱时,爱已消失:一场关于圆满的悖论

深夜,灯下读经。目光滑过一行古老的箴言,心神骤然被攫住:“当你成为爱时,‘爱’这个词就会消失。” 字句如一颗光滑的卵石,投入意识的深潭,漾开层层叠叠、无止无尽的涟漪。

这让我想起一个盘旋在人类精神上空的古老悖论:你永远无法真正“得到”你所追求的东西——因为“追求”这个动作本身,就在大声宣告着你的“尚未拥有”。你感到匮乏,才会向外追寻。你想要爱,恰恰证明你正经历着缺爱的内在状态;你追寻生命的圆满,这个追寻的姿态本身,就是你感到残缺的最直接证词。我们多像在广袤原野上追逐地平线的旅人,气喘吁吁,拼尽全力,却发现我们跑得越快,那目标就逃得越远。

第一节:名可名,非常名——概念的牢笼

这并非什么新鲜的困惑,它原是“道”的古老智慧,在当代心灵中激起的回响。

《道德经》开篇即道破天机:“道可道,非常道。” ——凡是能够被言说、被命名的“道”,就已经不是那个永恒、本真的“道”了。一旦我们为某种体验命名,将它概念化,它就已经从活生生的体验,蜕变成一个僵化的符号。当我们不断言说着“爱”,往往正经历着无爱的焦渴;当我们反复强调自己多么“慈悲”,可能恰恰尚未抵达那种无需自我提醒、自然流露的真正悲悯。

当“爱”成为一个需要被讨论、被追求、被确认的概念时,它就从一条流淌的、鲜活的河水,变成了一枚被固定在玻璃盒中的、冰冻的标本。它失去了生命力,只余下供人分析的形态。

第二节:两种爱的生态——从匮乏到完整

我们可以观察生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爱”的生态:

1. 匮乏的爱:

这好比一只空杯子,急切地向着另一只空杯子祈求水分。它的潜台词是:“我爱你,因为你让我感到完整。” 这份爱,自带一本隐形的账本,无意识地记录着每一次付出,并期待着对等的回报。它本质是一种交易,一旦感到失衡,爱意便迅速转为怨怼与指责。

2. 完整的爱:

这如同两棵相邻的树,各自扎根深处,枝叶向着各自的阳光伸展。它们的根系在看不见的土壤之下,自然交织,共享养分与水分,但从不声张。它不需要宣告“我在给予”,因为它的给予如同太阳普照万物,从不计算自己给出了多少光和热。它只是它自身存在的自然延伸。

第三节:存在的根本转变——从追求到成为

那么,如何从前者的泥沼,走向后者的森林?答案藏在一个奇妙的转化之中:

停止“追求”爱,开始“成为”爱。

这绝非文字游戏,这是一种存在方式的根本转变。当你努力“追求”爱时,你是爱的客体,爱是你之外的某个目标。而当你“成为”爱,就如同鱼“成为”了水,它不再需要感知到“我在水中”这个概念,因为它本身就在其中,它就是其一部分。此时,爱从一个需要努力维持的动词(去爱),变成了一个描述你存在状态的副词——你爱地行走,爱地呼吸,爱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爱的彰显。

成为,是唯一的抵达。

· 想要富足?先成为丰盛:真诚地欣赏已有的一切,让你的行动仿佛你已然充足。

· 想要被理解?先成为理解:彻底地聆听他人,不急于为自己的立场辩白。

第四节:概念的消融——当爱者与爱合一

这个“成为”的过程,会逐渐解构所有你曾执着的概念。最终,“爱者”与“被爱者”的界限会模糊、消融;“给予”与“接受”被发现原来是同一动作的两面,如同呼吸的吐与纳。你无法分辨是你在爱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通过你在爱它自己。

回到开头那句箴言。

当你说“我是爱”时,你仍需努力,仍在用一个概念来定义自己。

而当“爱”这个词,彻底从你的意识中消失,当你只是纯粹地存在,并对周遭的万物怀有天然的、无条件的善意时——你已在家中了。你已与那本质合而为一。

结语:超越概念的临在

所以,不必担心会失去“爱”这个词。

正如至美的音乐,是音符消失后,回荡在心灵深处的静默;

至深的爱,正是超越“爱”这个概念之后,那种纯粹的、无所不在的临在。

你行走,世界便被照亮;

你沉默,万物都听见回响。

道法自然,说的从来不是努力去成为什么,而是如其所是地存在。

这,便是最终的“醒来”——从追求者的梦中醒来,发现自己本就是所寻之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