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觉日 > 第167章 心安当下,即是归处

觉日 第167章 心安当下,即是归处

作者:水清浅之玉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15:52:39

曾几何时,我以为自己读了几本经书,参透了几句禅语,便算是悟了那“大道至简”的玄机。可当我在真实的生活泥沼中苦苦挣扎,在“放下”与“执着”的刀锋边缘反复徘徊、身心俱疲时,才痛彻地明白:知道道理与活出境界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知足,究竟该如何做到?放下,又该如何放下?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像幽灵般日夜萦绕心头,不得其解。我四处寻访,翻阅典籍,尝试各种静坐法门,企图抓住那传说中的“顿悟”。然而,我越是刻意地、用力地去追求,那份渴望中的安宁与自在,就越是遥不可及,如同追逐自己的影子。直到某个无所事事的平常午后,我泡了一杯清茶,无意识地看着窗外树叶在微风中自在摇曳,沙沙作响,心中没有任何目的,忽然间,一个领悟如清风般拂过心田——知足,不过是将心安住在当下,全然地感知此刻本自具足的圆满;放下,也不过是松开那因恐惧而紧握的拳头,允许一切人、一切事,如其本然地存在。

这绝非消极的妥协或无奈的放弃,而是一种深刻的觉醒与内在的力量。当下这一刻,无需外求:呼吸在自然地进行,心跳在规律地搏动,眼睛能够看见光影,耳朵能够聆听风声——这些最平常、最不被注意的存在事实,恰恰是生命最基础、也最珍贵的馈赠。当我们能真正地将注意力收摄回来,沉浸于这些感知时,知足便不再是需要努力达成的目标,而是内心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对存在本身的感恩。

然而,道理易懂,境界难至。我们的心,仿佛一匹未经驯化的野马,总是不由自主地挣脱当下的缰绳,飘向过去,在已逝的时光里追悔、咀嚼;或是飞向未来,在未知的变数中焦虑、筹划。在这来来去去、永不停歇的思绪洪流中,当下那一方宁静的天地,便被轻易地忽略、遗忘了。

我逐渐明白,修炼的奥秘不在于粗暴地对抗这种思维的惯性,那只会引发更大的内心战争。真正的功夫,在于温柔地觉察。当发现自己心神已飘远,不急于批评,不陷入沮丧,只是带着一份善意,像一个慈母呼唤贪玩的孩子回家一样,轻轻地把注意力带回到当下——带回到此刻的呼吸上,带回到身体的感受上。这个过程需要反复的、无限的耐心。而每一次有意识的回归,都是对内在觉知力一次宝贵的滋养与强化。

在这条看似向内、实则通往无限广阔的道路上,我为自己找到并学会了几个简单而有效的实践方法:专注地喝一杯茶,感受热水流过喉咙的温暖,品味茶叶在唇齿间绽放的香气;全心投入一次散步,觉察脚底与大地接触时那细微的触感,感受微风拂过皮肤的清凉;甚至,只是在情绪强烈波动时,回到三次完整的呼吸上,一吸一呼间,为躁动的能量创造一个安顿的空间。这些微小的、日常的练习,如同在心灵的土壤中一次次播下觉知的种子,它们会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悄然生根、发芽,最终生长出面对生活时那份难得的平静与应对万变时那份深沉的智慧。

如今,我不敢说已全然抵达,但我渐渐明白了,“大道至简”的真意,并不在于找到某种一劳永逸的、一了百了的终极解脱。恰恰相反,它在于每个当下,都拥有一种能力,能够从复杂的思绪中回归简单,从虚幻的投射中回归真实。知足,不是拥有的越来越多,而是内心需要的越来越少;放下,不是变得麻木不仁、什么都不在乎,而是在乎一切,却不对任何结果心生执着。

生命的智慧,原来从不隐藏在远方的神山或深奥的经典里,它就蕴藏在这平凡生活的每个瞬间。当我们停止向外追逐更多的认可、财富与安全感,开始向内观照自身的呼吸、感受与起心动念时,便会豁然发现——一切本自具足,无需外求。

心安住在当下的那一刻,便是归家。

---

《觉日》· 阅后省思

· 当下锚点: 当你感到被思绪带走时,你的“锚点”是什么?(是呼吸?身体的感觉?还是眼前的一个物体?)它能否有效地将你拉回当下?

· 微小实践: 选择文中的一个“微小练习”(如专注喝茶或三次呼吸),在今天专门实践一次,并记录下实践前后的内心感受有何不同。

· 需要与拥有: 审视你当前生活中的一个“想要”,尝试区分:它是你内心真实的“需要”,还是社会比较下的“想要”?这个区分本身,是否能带来一丝知足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