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觉日 > 第12章 在节制与渴望间修行:我的16:8断食之旅

在节制与渴望间修行:我的16:8断食之旅

修行之路,行至此处,已遍历情感的迷障、关系的博弈与灵魂的暗夜。然而,我渐渐发觉,最精微也最根本的道场,往往不在别处,就在这具朝夕相处的肉身之中,在每日最基本的饮食起居之间。当精神的探索抵达某个瓶颈,我选择回归身体这座最古老、也最诚实的庙宇,开启了一场为期数月的16:8断食实践——这并非单纯为了身体的轻盈,更是一场在节制与渴望之间,关于意志、觉察与生命哲学的深度修行。

晨光熹微,如同温柔的探针,透过素雅的窗棂,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端坐在窗前,双手捧着一杯透明的温水,热度透过瓷壁缓缓渗入掌心。这是我实践16:8断食法的第七天。所谓16:8,即每日保持16小时的禁食窗口,将所有的食物摄入严格限定在连续的8小时之内。我选择将进食窗口设定在下午2点至晚上10点,这并非随波逐流,而是源于对自我身体的深刻倾听——我天生是个夜晚的食客,晨间与午时,胃部自然沉寂,了无食欲,何不顺其自然,将能量的摄入与内在的生物钟同频?

第一节:断食与巧克力的和解——**的安放,而非放逐

友人听闻我的断食计划,最先抛来的关切往往是:“那你岂不是要与你最爱的巧克力彻底决裂了?”

我报以微笑,摇了摇头。修行,从来不是走向苦行僧式的绝对禁欲与自我惩罚。在某个惬意的下午茶时分,当进食窗口开启,我会从容地取出那一板99%可可含量的黑巧克力,小心翼翼地掰下一小块,置于舌尖。我不急于咀嚼,只是任由它在口腔的暖意中缓缓融化,那极致的苦涩如同墨汁滴入清水,最初弥漫开来,随后,一股深沉而醇厚的香气,混合着些许果木的芬芳,才开始从苦涩的基底中丝丝缕缕地渗透出来,萦绕不散。

这并非对**的妥协或放纵,而是一种更高级的修行。我领悟到,**本身并非敌人,它如同河流,宜疏不宜堵。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用意志的巨石强行阻断它,而在于为它挖掘一条合适的河道,将它安放在生命时序中恰当的位置。让它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形式出现,反而能让我们更纯粹、更深刻地品味其本身,而非被其裹挟、吞噬。

第二节:身体的智慧——从对抗到对话

这条断食之路,并非一蹴而就的坦途。我曾经历过更为极端的30天、50天漫长断食,那时,我将断食视为一场与身体本能、与饥饿感的惨烈战争,仿佛唯有彻底征服肉身的渴望,才能证明精神的强大。

然而,我错了。极端的对抗带来的,往往是后续更猛烈的反弹与身心关系的失衡。如今,这16小时的日常空腹,于我而言,不再是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而是一次次与身体这位沉默智者的深度对话。它教会我的身体,清晰地区分什么是生命真正的“需要”,什么仅仅是头脑或情绪产生的“想要”。午后那一碗热气腾腾、足以慰藉肠胃的清淡素面,是身体实实在在的“需要”;而夜晚那几颗红艳欲滴、更多是为了愉悦味蕾的草莓,则是锦上添花的“想要”。

当熟悉的饥饿感在非进食窗口如期而至,我不再如临大敌,也不再急于用食物去填塞。我学会了像一个冷静的科学家,又像一个充满慈悲的旁观者,静静地观察它:感受它如何像一波潮水,从胃部缓缓升起,逐渐增强,达到某个峰值,然后,只要我保持不动,不给予回应,它便会如同所有无常的现象一样,带着一丝不甘,悄然退去。这反复的观察,让我深刻地体验到了“我”与“我的**”之间的距离——**只是流过我的客体,而非我本身。

第三节:轻盈的哲学——为落地,而非飞升

曾经,我误以为断食乃至所有修行,其终极目的,是为了脱离这沉重的肉身,达到某种“飞升”或“超凡”的境界。如今,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我豁然开朗:这一切的努力,恰恰是为了更踏实、更清醒地“落地”,更全然地活在当下这个物质世界。

我不再执着于所谓“完美的断食记录”。某一天,若身体或心灵发出了对一块绵密巧克力蛋糕的真实、强烈的渴望,我不会将其视为失败或堕落。我会在进食窗口内,坦然地为这份渴望留出合理的份额,然后,带着全然的觉知与感恩,去细细品尝它。这一刻的自律,不再是捆绑自由的枷锁,而是让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得以凸显其珍贵价值的、富有弹性的框架。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有能力选择不做什么”,以及在“做什么”之时,能保持全然的清醒与掌控。

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为餐桌铺上一层温暖的金色。我坐在桌前,开始我一天中的正式一餐。盘中是简单的清炒时蔬,色泽碧绿,散发着土地与阳光的质朴气息。我放慢速度,细嚼慢咽,感受食物在齿间被碾磨、分解,感受其本真的味道与能量如何一点点融入我的身体。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师傅在禅堂里看似随意说过的一句话:“吃东西,是因为身体需要,而不是因为心里有需求。”那时懵懂,如今在断食的实践中,这句话如同被擦亮的铜镜,骤然清晰映照出它的本意。身体的“需要”是有限且清晰的,而心里的“需求”则如深渊,永难填满。学会辨别二者,便是在源头上守护了心神的安宁。

就如同那99%的黑巧克力——正因为经历了极致的苦,那深藏于后的、细微而持久的甜,才愈发显得清晰、珍贵,且直抵灵魂。

这,便是于节制与渴望间,最平凡的修行,也是最深刻的醒来。

卷一:心的重量

《若我能回到从前》

若我能回到从前,

做那个无心的傻子,

风轻云淡,不问归期。

可如今,你的笑像一根细线,

牵动我每一寸呼吸,

我却学会了数着心跳,

计算你与别人的距离。

静坐时,我问自己:

是愿意做一颗无知的石头,

还是做一朵为你盛开的花,

哪怕凋零时,心会疼。

《心口的雨》

心口下了一场雨,

悄无声息,却淹没了所有理智。

梦醒时,你的影子更深,

他们说爱是甜的,

可我尝到的却是酸涩的泪。

如果逃离能忘记,

我愿意跑得比风还快,

可我知道,就算到天涯海角,

心还是会停在有你的地方。

---

卷二:柔软的力量

《柔软的心》

他们说心太软的人容易受伤,

可正是这颗柔软的心,

让我看见世界的颜色,

听见风中的低语。

我不愿裹上铠甲,

哪怕会流泪,也要拥抱每一份真实。

因为感动和伤怀,

都是生命的礼物。

《瞬间的永恒》

一句关怀,一个笑容,

甚至是你转身时发梢扬起的风,

像星星散落在记忆的夜空。

我不求更多,只愿珍藏这些瞬间,

让它们在心底生长成永恒的温暖。

---

卷三:人间烟火

《第一口的幸福》

第一口是天堂的味道,

是活着的证据。

可吃多了,味道淡了,

只剩下对“死胖子”的恐惧。

但明天,我还会继续寻找,

那与世界的甜蜜约定。

《巧克力的温柔》

无糖99%的黑巧克力,

在舌尖化作一场深邃的对话。

在断食的节奏里,

它成了温柔的仪式,

让我在苦涩中尝到生活的本真。

---

卷四:修行之路

《放下》

断食是与**的对话,

第四天,饥饿变得模糊如远风。

师傅说:“吃是因为需要,而非需求。”

世上没有必须渡的劫,

放下,就是脱困。

《16:8的节奏》

16小时,让身体休息,心灵沉淀;

8小时,细品一碗素面、一个馒头。

在轻盈与满足之间,

我找到诗的韵律,

像月亮与星星,彼此陪伴却各自闪耀。

---

终章:平衡

在人性与神性之间,

我学着走钢丝,

接纳偶尔的失控,

也珍惜每刻清明。

真正的修行不是逃离,

而是带着全部感受,

在烟火人间找到自己的节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