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热带雨林系统灵泉种田 > 第224章

四合院:热带雨林系统灵泉种田 第224章

作者:千尘阿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15:38:51

傻柱现在的日收入大幅减少,上个月只挣了二十块钱,创下了历史新低。

傻柱和何大清只好早出晚归,多花时间收废品,好多挣一些钱。

此外,他们俩还跑更远的地方,就为了多收点废品。

傻柱蹬着一辆破三轮,载着何大清在街上转悠。

他一边蹬车一边喊:“高价收破烂,高价收破烂喽!”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叫住了傻柱,

老人说没有废品,但是有两张大黑十,问他要不要。

傻柱一听到是大黑十,眼睛顿时亮了。

老人说两张大黑十要二十一块钱,也就是比银行兑换价多一块钱。

傻柱和何大清合计了一下,就算多花一块钱,也能从沈为民那里换来五十斤棒子面。

用一块钱换五十斤棒子面,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想了想,傻柱就掏出二十一块钱,换回了那两张大黑十。

两人兴高采烈地回到四合院,何大清拿着两张大黑十去找沈为民,

傻柱跟沈为民不对付,自然只能由何大清出面。

沈为民算是何大清看着长大的,以前老沈在世的时候,和何大清经常来往。

何大清原以为凭着这层关系,沈为民应该不会拒绝他。

可没想到,当他来到沈为民家,提出用两张大黑十换五十斤棒子面时,竟遭到了对方的婉拒。

其实沈为民系统里不缺棒子面,但他不愿破坏规矩——毕竟上次当着众人说过,家里的棒子面已经兑换完了。如果现在又拿出粮食,传出去势必影响名声。

“何叔,您来迟了,上回的棒子面早就全部兑完了。”沈为民语气平静。

“为民,你门路广,弄五十斤棒子面应该不难吧?”何大清仍不放弃。

“何叔,上次一口气兑了七百五十斤,家里真没有了,不信您进厨房看看。”沈为民侧身让路。

何大清自然不好意思真去查看。

于莉也跟着解释,说家里的棒子面确实都换出去了。

何大清本想请沈为民帮忙换点别的,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开口。心里虽不痛快,面上却没表露。

回到家,傻柱见父亲两手空空,得知棒子面已兑完,倒也相信。但他觉得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沈为民怎么不帮着换点别的?白面也行啊。”傻柱嘟囔道。

“你当人家傻?白面多精贵,能白给你?”何大清瞪了儿子一眼。

何大清觉得,归根结底还是傻柱和沈为民关系太差。否则沈为民怎么都会帮这个忙。他天天大鱼大肉,就算没了棒子面,也有的是其他粮食。

“往后跟人家处好关系,不然有好东西也轮不到你!”何大清埋怨道。

傻柱低着头,一言不发。

他不是不想和沈为民缓和关系,可老天爷实在太偏爱沈为民了,什么好事都落在他头上,让傻柱嫉妒得发慌。

反观自己,至今光棍一条,还是个废人;馋了秦淮茹十来年,连口汤都没喝着。提起来全是辛酸。

阎解成都比他强多了,整个大院就数他和许大茂混得最惨。

凌晨三点多,天还没亮,院里不少人就去供销社外排队了,有的赶去粮油站,有的奔菜市场。

大家听说物资要紧张,都急着多囤些货,生怕晚了什么都买不着。

刘家父子三人出门上班,刘大妈天没亮就出门采购了。

阎埠贵在学校打扫卫生,阎家母子三人早早去排队。

贾张氏在隔间睡得正沉,鼾声夹杂着磨牙声。

许大茂被隔壁的动静搅得难以安眠。

秦淮茹带着三个孩子睡在里屋。

采购事宜全权交给了贾张氏。

晨光熹微,鸡鸣阵阵,秦淮茹慵懒起身。

大院里除了上班上学的人,几乎都赶早采购去了。

沈为民夫妇尚在梦乡。

秦淮茹添煤烧水时,对门何家父子也醒了。

何大清负责抢购,傻柱照旧收废品。

何大清直勾勾的眼神让秦淮茹浑身不自在。

那目光与当年傻柱如出一辙。

秦淮茹心下一沉,这老光棍竟打起了她的主意。

原来傻柱的寡妇偏好是家学渊源。

自打被白寡妇抛弃,又目睹她另结新欢,

何大清也开始躁动不安。

他瞧不上贾张氏,反而盯上了风韵犹存的秦淮茹。

秦淮茹暗自啐了一口,埋头准备早饭。

孩子们自己穿好衣服用餐时,

贾张氏也在隔间胡乱吃了些东西。

“妈,帮我捎些棒子面回来。”

秦淮茹递过五元钱和粮票,

虽已离婚,但如今目标一致,

便仍沿用旧称。

贾张氏满口应承,

心里盘算着先买止疼片——

这头痛病拖了许久,

正好借机用余钱买药,

权当辛苦费了。

如今粮食本就紧张,大家都在抢购,导致供应越发短缺。

再加上排队的人太多,想买到棒子面实在不容易。

物资紧张的局面不会一直持续,早晚会好转,但没人知道要等多久。

吃完早饭,秦淮茹出门上班,贾张氏则送小当和槐花去上学。

回家后,贾张氏便带着棒梗去买棒子面。

当秦淮茹离开时,沈为民两口子、于海棠和于母还在家吃早饭。

沈为民如今是副厂长,可以稍晚到岗,但他一向守时守规。

今天沈家的早餐很简单,是面条,加了红烧牛肉和香菜。

沈向东和沈向霞吃的是牛奶、面包和煮鸡蛋,向东还多吃一个肉包子。

而另外三个孩子——沈向南、沈向西和沈向北仍在睡觉。

早饭后,沈为民骑摩托车载于海棠去上班。

因为沈为民的关系,于海棠从不缺物资,无需排队抢购。

即便没有沈为民,她也不愁粮食,

毕竟轧钢厂里追求她的人不少,只要她开口,愿意送细粮的人能排长队。

于海棠很享受和沈为民一同上班的时光,

每次坐在他车后,心里都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踏实。

……

贾张氏揣着五块钱和粮票,拄拐带着棒梗出了门。

离开四合院,她先带棒梗去附近的卫生站。

医生认得贾张氏,见面便客气地打招呼。

但这热情只是表面,医生们都知道她是个不好惹的老虔婆。

“张大妈,止痛片别常吃,容易上瘾,对身体不好。”

医生出于职责劝了几句,可贾张氏根本听不进去。

买了两毛钱的止痛片后,贾张氏转去供销社。

因为腿脚不便,她走得很慢,棒梗也只能跟着慢慢走。

不少人两三点就来排队了,贾张氏这时才到,队伍早已排得老长。

要是老实排队,恐怕得等到晚上。

于是,贾张氏决定插队。

她一双眼睛四处打量,最后让棒梗插到一个看着老实巴交的老头前面。

“这孩子怎么回事?怎么插队啊?谁家的孩子?”老头见有人插队,很不高兴。

贾张氏立刻走上前,对老头说:

“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不知道爱护小孩?

不过是个孩子,何况手还断了,让他插个队怎么了?”

贾张氏佯装与棒梗素不相识,故意摆出一副讲道德的姿态。

这一招竟然奏效了,原本排在老头后面的几个人虽有些不悦,但听她这么一说,便觉得让一个孩子插队也无妨。毕竟那孩子断了只手,实在可怜。

排在后头的几个人纷纷表态:“插就插吧。”

贾张氏心中窃喜,插队成功,而且棒梗前面没几个人,很快就能买到棒子面。

就在她暗自得意之际,队伍里有人认出了她。

“张大妈,你怎么能让孙子插队呢?”

“什么?你说这是她孙子?”老头立刻反问道。

“多管闲事!不说话没人拿你当哑巴!”贾张氏没好气地回嘴。

“你这话什么意思?棒梗难道不是你孙子?”

“大家都在排队,你倒好,让孙子插队还装不认识,这也太过分了吧!”

一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指责贾张氏。

贾张氏虽有些慌,却不肯认怂:“我孙子插个队怎么了?他一个断了手的孩子,你们就不能体谅一下?”

“你孙子是断了手,可你没断啊,你是大人就该排队!”

“就是,还假装不认识自己孙子,真有心机。”

“这老虔婆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京城的脸都让她给丢尽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骂起来,贾张氏也不甘示弱,双手叉腰,脏话连篇。

她这态度惹得众人更加不满。本来一个断手孩子插队,大家都能理解。可没想到这孩子竟是贾张氏的孙子,她还故意装作不认识,在旁边打道德牌,这分明就是欺骗。

典型的利用大家的同情心,简直不要脸。

贾张氏越骂越难听,一位脾气火爆的大妈忍无可忍,直接脱下布鞋,一鞋底抽在她嘴上。

“啪!”

布鞋狠狠抽中贾张氏的嘴。因鞋底沾了狗屎,这一下让她满嘴狗屎味。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跟着动起手来。

贾张氏刚想反应,已有几个人围上来揍她。

棒梗想上前帮忙,却被两个男人架到一边。毕竟他是个断手的孩子,其他人也没对他动手。

贾张氏想溜,却已来不及,只得抱头蹲下。

贾张氏被几个人围殴得鼻青脸肿,还被扔出好几米远。

她翻身坐在地上,双手拍着大腿哭喊:

“老贾啊,东旭啊,你们走得太早,留下我被人欺负!”

“求你们快把这些人都带走!”

围观的人纷纷投来厌恶的目光:

“这儿可不是你家大院,没人惯着你撒泼!”

“一把年纪了也不知道羞耻!”

“再闹就报警抓你搞封建迷信!”

一听“封建迷信”,贾张氏立马怂了,站起身拍掉灰,嘴里还骂骂咧咧。

她正想碰瓷,几个戴红袖章的街道办纠察队员走来,贾张氏顿时不敢再闹。

她只好憋着一肚子气离开供销社。

接着她去了粮油站,队伍比供销社还长。最后走到菜市场,人稍微少些。

贾张氏买了白菜、豆腐和芋头,一共花了三块钱,还剩一块八。

她打算再去买点药。刚才被打得浑身淤青,要不是红袖章来了,她本打算讹那些人一笔。

到卫生站,她花五毛钱买了万花油和风油精。

傍晚时分,秦淮茹踏进家门,一眼就看见坐在屋里的贾张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