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 > 第49章 文化复苏的涟漪与守护者的觉悟

离开云水古镇的第三天,“蜗牛号”正平稳地行驶在一条省级公路上,窗外的景物是单调的田野与连绵的远山,与古镇那份独特的韵味截然不同。

车厢内,凌笑闭目养神,脑海中却还在回放着那晚的戏台与水袖。

那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像是一次无声的宣言,一次沉寂已久的生命脉搏的重新搏动。

他睁开眼,对着空气轻声说道:“苏雯,帮我留意一下云水古镇的后续,特别是关于‘云水腔’的。”

“好的,主人。信息流监控已开启,关键词‘云水古镇’、‘云水腔’、‘地方戏曲’。”苏雯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平静无波,但执行效率却快得惊人。

接下来的几天,“蜗牛号”不疾不徐地前行,而关于云水古镇的信息则如涓涓细流,持续不断地汇入苏雯的数据中心。

又过了两日,当凌笑结束了一次日常的体能训练后,苏雯主动进行了汇报。

“主人,关于云水古镇的后续信息已汇总,出现了三个层面的积极反馈。”

全息屏幕在凌笑面前展开,清晰地分列出三类信息。

第一类,是本地官方媒体的报道。

一条加粗的标题格外醒目——《百年‘云水腔’迎来新生机,年轻面孔加入传承》。

报道中详细描述了古镇近期旅游热度的微弱回升,并重点提及了由本地年轻人自发组织的“云水腔”学习小组。

照片上,几张略显青涩但充满好奇的脸庞正围着老班主,认真地比划着手势。

报道的结尾,还引用了镇文化站负责人的话,表示将尽快向上级申请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戏台修缮和教学传承。

第二类,是社交媒体上的发酵。

一个粉丝数不多的旅行博主发布了一篇图文并茂的帖子,标题是《江南寻秘:一次意外,我发现了一种即将消失的天籁之音》。

帖子里,博主用感性的笔触描述了自己如何“偶然”被那场露天演出吸引,并附上了一段用手机录制的、略带杂音却依旧清越动人的小视频。

视频里,水袖翻飞,唱腔婉转,评论区里充满了“这是什么神仙地方?”“好好听,求科普!”“感觉像穿越了”之类的留言。

这条帖子的热度虽然远不及那些流量明星的八卦,但它像一颗石子,在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一圈圈真实的涟漪,吸引了更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

第三类,则是来自学术界的关注。

国内一所知名大学的民俗学教授注意到了网络上的这些零星信息,他在自己的学术交流网站上发布了一条动态,表示已组织了一个小型考察队,准备下周前往云水古镇,对“云水腔”这一剧种的现存状况进行一次抢救性的田野调查。

这条消息在专业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一些学者开始重新翻阅地方志,寻找关于这个几近被遗忘的剧种的记载。

凌笑逐一看着这些信息,从官方的推动,到民间的自发兴趣,再到学术界的专业审视,一个完整而健康的复苏链条正在悄然形成。

他没有去掀起滔天巨浪,只是轻轻地推了一把,让那颗濒临枯萎的种子得以接触到阳光和雨露。

就在这时,他感觉到一股微弱却无比纯粹的能量,正通过这些网络链接,跨越空间的阻隔,缓缓地汇集而来。

这股能量不同于修复自然环境时获得的那种磅礴的生命力,也不同于缓解社会焦虑时那种复杂的精神反馈。

它更像是一种……希望,一种源于文明记忆被重新点亮的欣慰与期盼。

“苏雯,你感觉到了吗?”

“是的,主人。”苏雯的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一丝可以被称之为“欣喜”的语调,“通过对信息流中附带的情感熵进行分析,可以确认,我们播下的那颗‘生机’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了。虽然目前汇集来的能量总量很小,但它的性质非常稳定,并且在持续增长。”

话音刚落,一个冰冷的机械提示音在凌笑的脑海中响起,与苏雯的汇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提示:宿主成功完成一次对高价值文明遗产的‘趋势干预’,对文明延续性的理解加深。】

【被动技能【文明印记感知】获得强化。】

凌笑心中一动,立刻沉下心神去体会这种强化带来的变化。

如果说以前,他的【文明印记感知】像是一台只能接收强信号的老式收音机,只能模糊地感应到一个区域内是否存在某种强烈的、即将消亡的文化执念。

那么现在,这台收音机已经被升级成了高精度的频谱分析仪。

他的感知范围和精度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他甚至不需要刻意去催动,目光所及之处,一种全新的信息维度就呈现在他的意识里。

他能“看”到一座古老的村庄,其上空笼罩着一层薄薄的、代表着某种独特方言的淡青色光晕,光晕的边缘正在变得稀薄,这是“健康度”不佳的标志。

他能“闻”到从一个不起眼的旧作坊里,飘散出的一缕若有若无的、属于某种传统手工艺的匠心“气味”,这气味虽然微弱,但核心却凝练不散。

他甚至能大致判断出这些“文明印记”的类别,是属于语言、技艺、节庆、还是某种独特的信仰习俗。

它们就像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体,寄生于人类社会之中,有的枝繁叶茂,有的却已病入膏肓。

这次强化,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凌笑缓缓靠在座椅上,目光投向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做的一切。

从最初净化水源、修复土壤,到后来解决就业、缓解城市人的精神内耗,再到这一次,无心插柳般地挽救了一门古老的戏曲。

他发现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一条深刻的内在逻辑链。

修复环境,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根基,解决的是“活下去”的问题。

缓解社会焦虑,是改善群体的生活质量,解决的是“活得好”的问题。

而挽救这些濒危的文化,守护的又是什么?

凌笑想起了老班主那双浑浊却执着的眼睛,想起了那些年轻人脸上重现的生机,想起了那穿越百年的唱腔。

那是记忆,是身份认同,是一个族群区别于另一个族群的独特密码。

它们是人类文明在漫长岁月中开出的、形态各异的花朵。

一旦凋零,便再也无法重现。

“我明白了……”凌笑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明亮光芒,“修复自然环境,是在维护物理层面的生态平衡。而守护这些脆弱的文化印记,则是在维护精神层面的‘文明生态’。它们同样重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后者定义了我们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这也是一种生态平衡,一种文明的生态。”

他的格局,在这一刻被彻底打开。

他意识到,他的力量不仅仅可以用来填饱肚子、净化空气,更能用来守护那些脆弱却无比宝贵的“人类非物质财富”,那些承载着历史与情感的灵魂居所。

这份责任,比单纯地修复一颗星球要沉重得多,也……有意义得多。

他坐直了身体,表情变得无比郑重,对苏雯下达了一个全新的指令。

“苏雯。”

“我在,主人。”

“以后在我们的扫描清单里,常规的环境污染和社会焦虑指数之外,再加入一个新的筛选项目——‘濒危文化信号’。”

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刻在未来的蓝图上。

“无论是即将失传的古老手艺,无人再讲的独特方言,还是被现代生活遗忘的传统节日……只要它们的‘健康度’低于警戒线,就将它们标记出来,列为我们的潜在目标。”

凌笑的目光不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道路,而是穿透了车窗,望向了更远方的天空。

那片天空之下,有繁华的都市,也有落寞的乡村;有尖端的科技,也有古老的传承。

他的那份“守护者”名单,在环境与社会之后,终于增添上了沉甸甸的、属于文明本身的厚重分量。

“蜗牛号”在无声中调整了航向,平稳地汇入前方交错的巨大路网。

凌笑没有去问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因为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旅途的意义已经截然不同。

他不再只是一个被动响应警报的修复者,更将成为一个主动探寻微光的人。

凌笑靠在窗边,目光掠过倒退的风景,但他的心神却沉入了更深邃的所在。

透过车轮与大地的连接,他仿佛能“听”到,脚下这片广袤土地中,无数文明脉络正发出或强或弱、或延续或断续的搏动。

那不再是冰冷的历史,而是鲜活的“心跳声”。

他的旅程,从修复自身创伤的起点,不知不觉间,已悄然延伸为一场见证与守护的漫漫长途。

凌笑收回思绪,望向车窗外。

前方的地平线渐渐褪去了南方的温婉,一种苍茫辽阔的气息,正隔着遥远的时空,扑面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