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 > 第124章 “绿色长城”的加速

好吧,我会这么做。

在最后一句话之后,汽车继续行驶。

前方的道路,是一道翠绿的“绿色长城”,令人印象深刻,但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

系统冰冷的数据开始闪烁:“单一栽培,结构脆弱,有虫害风险。”这片森林,尽管看起来很美,却是建立在不稳定基础上的宏伟巨物,一场灾难随时可能发生。

1250万点。

这是维持它存活的代价。

我瞥了一眼身旁的苏雯,她正在欣赏风景。

她感受不到,也看不到那无形的腐朽。

我做出了决定。

这是一场豪赌,一次重大的行动。

“牺牲森林的结构脆弱性和生物多样性缺失,注入物种和谐与环境恢复力。”必须这么做。

扣除300万点。

数字一闪而过。

还剩下915万点。

一阵微弱的涟漪,就像一口气,似乎在空气中荡漾开来。

有一种微妙的变化感。

我们下了车。

之前,这里只有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杨树。

现在,我能看到那些树苗——榆树、沙棘,正顽强地扎根于大地。

嫩绿的颜色在平原上格外显眼。

森林的地面。

曾经光秃秃、寂静无声,现在却有了新的植被在生长:蕨类植物、野花。

空气都在震动,充满了生机。

昆虫嗡嗡作响,鸟儿叽叽喳喳。

一只松鼠窜了出来,然后又消失了。

我的工作,这个系统的工作,已经生根发芽。

苏雯闭上眼睛,抚摸着树皮。

那种集体的情感涌上她的心头。

我也能感觉到:森林在伸展,就像一个久病初愈的人终于恢复了活力。

“它们好像在说‘谢谢’。”她说。

就在这时,我恍然大悟。

她的【自然亲和】能力,放大了效果。

这不仅仅是起作用了——它产生了共鸣,放大了我所赋予的“整体生态系统健康”。

我们在一起更强大。

几天后,我读到了林业报告。

“异常加速的演替”“无法解释的恢复力”。

专家们都困惑不已。

他们称这是一个“积极的生态自我修复奇迹”。

他们看不到我做了什么,但证据不言自明。

世人永远不会真正理解,而这正是关键所在。

系统为我提供了工具。

回想起今天,我花费了数百万点,做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这不是蛮干,而是……概念注入。

我开始思考我的下一步行动,这时冰冷的系统界面突然打断了我的思绪:

越野车的轮胎碾过铺满落叶的土路,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在为这片无垠的绿海伴奏。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杨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随着车辆的前行而跃动不休。

然而,在这看似生机勃勃的景象之下,凌笑的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

他的视线并非停留在那些挺拔的树干上,而是穿透了表象,直视着一个常人无法察觉的维度。

在他的视野中,一连串冰冷的数据流正不断刷新,它们来自于系统对这片三北防护林的深度扫描。

【扫描目标:三北防护林带(第三期,科尔沁沙地区域)】

【宏观评估:结构宏伟,规模巨大,已初步形成有效的防风固沙屏障。】

【微观诊断:检测到潜在生态结构性风险……】

【风险一:树种单一化。

区域内杨树占比超过85%,形成“绿色荒漠”,生物多样性极低。】

【风险二:林带结构脆弱。

同龄纯林结构导致生态位缺失,系统稳定性差,犹如一栋地基不稳的大厦。】

【风险三:病虫害潜在风险。

单一树种极易引发大规模病虫害爆发,一旦发生,将是毁灭性打击。】

一连串的警告如同红灯般在凌笑的意识中闪烁。

他终于明白了那种若有若无的不协调感从何而来。

这片被誉为“绿色长城”的奇迹工程,从人类的视角看是伟大的胜利,但从自然生态的法则来看,它更像一个强行催熟的巨人,外表强壮,内里却隐藏着多处致命的弱点。

它很宏大,但并不健康。

旁边的苏雯对此毫无察觉,她正满脸赞叹地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树林,轻声感叹:“真壮观啊,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寸草不生的沙地。这得是多么大的毅力和决心才能做到。”

“是啊,很了不起。”凌笑轻声附和,心中却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改变一条河流的流向,他做到了。

那么,改变一片森林的“命运”呢?

这片森林的缔造者们已经完成了最艰难的从无到有的部分,他要做的,是让这份伟大的功绩,能够更长久、更健康地延续下去。

他深吸一口气,在心中对系统下达了指令。

这不再是像之前那样,献祭一个具象化的“污染物”或“灾害”,而是一种更为精妙、更为宏观的操作。

“系统,锁定当前扫描区域的防护林带。”

“献祭目标:该区域生态系统所固有的‘生态结构性脆弱’与‘生物多样性缺失’两大负面概念状态。”

“注入概念:‘多物种和谐共生’与‘环境抗逆性增强’!”

指令下达的瞬间,凌笑感到自己的精神力被猛地一抽。

视野中的点数余额如同瀑布般飞流直下。

【指令确认。执行概念级献祭与注入……】

【正在解析‘生态结构性脆弱’……解析完成。】

【正在献祭……献祭完成。】

...

【正在注入概念‘多物种和谐共生’……】

【正在注入概念‘环境抗逆性增强’……】

【执行完毕。本次操作消耗“源点”:3,000,000点。】

【当前剩余源点:9,151,350点。】

三百万点!

凌笑心中一紧,这几乎是他献祭整条黄河污染所耗费源点的数倍。

但这一次,他没有丝毫后悔。

因为他明白,这种针对“概念”和“规则”的干预,远比处理具象的物质要复杂得多,其影响也更为深远。

车窗外,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阳光依旧,林海依旧。

但凌笑知道,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剧变,已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悄然拉开了序幕。

“我们下去走走吧?”苏雯提议道,她想更近距离地感受这片森林。

凌笑点了点头,将车停在了一片林间的空地上。

两人并肩走入林中,脚下踩着厚厚的落叶,发出悦耳的声响。

起初,一切都和他们刚进来时一样。

但走了约莫十几分钟后,凌笑敏锐地发现了不同。

在那些整齐划一、高大粗壮的杨树根部,一些原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嫩芽,正顽强地破土而出。

他蹲下身,仔细辨认着一片刚刚展开两瓣嫩叶的幼苗,那是榆树的苗。

而在不远处,一丛带着细刺、叶片呈银灰色的矮小灌木,赫然是极耐干旱的沙棘。

这些都是本地的原生树种,它们就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唤醒,开始在这片被杨树统治了数十年的土地上,重新争夺属于自己的阳光和空间。

苏雯也察觉到了变化,但她的感受方式更加直观。

“咦?你有没有觉得……这里的空气好像更清新了?而且,鸟叫声是不是变多了?”

的确如此。

之前还略显沉寂的林间,此刻已经能清晰地听到各种清脆婉转的鸟鸣,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自然的交响。

几只胆大的松鼠从一棵树上蹿到另一棵树上,好奇地打量着这两个不速之客,尾巴蓬松地甩动着。

林下的草丛中,似乎也有悉悉索索的声响,那是昆虫与小型节肢动物开始活跃的证明。

曾经单调的林下空间,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丰满起来。

低矮的蕨类植物舒展着优美的叶片,不知名的野花在落叶的缝隙中探出小小的脑袋,整个生态系统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效活化剂,从一个脆弱的“纯林”,开始向一个结构稳定、层次丰富的“混交林”演替。

那些杨树本身,似乎也变得更加苍翠,树皮上的纹路都透着一股肉眼可见的健康光泽。

苏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

她缓缓走到一棵需要两人合抱的古老杨树前,闭上双眼,伸出右手,将掌心轻轻地贴在了粗糙的树干上。

这是她【自然亲和】能力的运用。

以往,她能借此感受到单一植物的简单情绪,比如一株花的喜悦,一棵树的孤单。

但这一次,她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无比宏大而奇妙的体验。

她的意识仿佛瞬间融入了整片森林。

她不再是“苏雯”,而化身为了这片林海的一部分。

她能“听”到,无数树木的根系在地下深处愉悦地舒展,汲取着变得更富营养的地下水;她能“看”到,新生的榆树和沙棘正在与高大的杨树进行着无声的交流,不再是排挤,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的默契;她能“感觉”到,成千上万的生命,从鸟类到昆虫,从真菌到走兽,都在发出一种满足而欢欣的集体共鸣。

那是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感觉,仿佛一个被沉重的盔甲束缚了太久的病人,终于卸下了所有负担,畅快地伸展着每一寸筋骨,贪婪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

那是一种从最深沉的压抑中解脱出来的、磅礴的“愉悦”与“舒展”。

许久,苏雯才缓缓睁开眼睛,眼角竟带着一丝晶莹的湿润。

她转过头,看着身旁的凌笑,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和不可思议:“凌笑……它们……它们好像在对我们说……‘谢谢’。”

凌笑心中剧震。

他知道苏雯的能力很特殊,却没想到能达到如此地步。

她所描述的那种“集体情绪”,与他献祭负面概念、注入正面概念的意图完美契合!

这说明,他的操作成功了,而且效果远超预期。

更让他惊讶的是,他忽然意识到一个关键点:苏雯的能力,似乎与他这次侧重于“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的献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层共鸣。

她的【自然亲和】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感知能力,在这一刻,它似乎化作了一座桥梁,一个放大器,将他注入的“和谐共生”概念,更高效、更柔和地传递给了这片森林的每一个角落,加速并优化了整个蜕变的过程。

他们的能力,在这里形成了一场奇妙的交响,一加一的效果,远远大于二。

就在凌笑与苏雯沉浸在这份自然的奇迹中时,远在数百公里外的省级林业监测中心,数据分析员们正对着电脑屏幕上一条条陡然飙升的曲线目瞪口呆。

“组长,快来看!三北防护林科尔沁沙地十七号监测区的数据完全异常了!”一个年轻的分析员惊呼道。

被称为组长的中年男人快步走过来,扶了扶眼镜,死死盯着屏幕。

代表“林下物种丰富度”的指数在过去十二小时内,呈现出以往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才能达到的增长幅度。

代表“林木病害抵抗力”的生物指标也出现了匪夷所思的飙升。

卫星遥感的热成像图上,整个区域的生态活性都提高了一个量级。

“这是怎么回事?仪器故障了?”组长喃喃自语。

“检查过了,所有设备都正常!而且不止我们这里,周边好几个监测站都上报了类似的数据。他们派出的实地勘察小组回报说,林区正在发生一种‘超高速自然演替’,许多本土原生树种和灌木在一夜之间就冒了出来,生态系统表现出极强的韧性!”

紧急会议立刻召开,数位白发苍苍的生态学家被请来会诊。

他们翻阅着所有数据,讨论了各种可能性:气候突变?

特殊的水文变化?

未知的微生物作用?

但所有的科学模型和自然规律,都无法解释这种近乎“跃迁”式的良性演变。

最终,在耗费了无数脑细胞后,一份内部报告被递交了上去。

报告的结论部分这样写道:“……经过多方研讨,我们暂时无法对该区域的异常现象给出明确的科学解释。其表现形式,更像是一种规模宏大、方向积极的‘生态自我修复奇迹’。”

“奇迹”这个词,被无奈地写进了严谨的科学报告里。

而创造了这个“奇迹”的凌笑,对此毫不知情。

他正站在夕阳下的林边,感受着晚风中传来的勃勃生机,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这次耗费三百万源点的行动,让他对系统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认知。

它不仅能破,更能立。

它不仅能摧毁旧的“坏”,更能构建新的“好”。

这是一种近乎“创世”的权柄。

就在凌笑思绪万千之际,那冰冷的系统界面,毫无征兆地在他眼前展开了一行全新的文字提示:###

夜深人静,凌笑瘫在舒适的人体工学椅上,面前的电脑屏幕正播放着一部关于“三北防护林”的纪录片。

纪录片拍得雄浑壮阔,镜头扫过无垠的林海,讲述着几代人接力奋斗,将不毛之地变为绿洲的伟大奇迹。

弹幕里满是“致敬!”“泪目了”的赞美。

凌笑也深以为然,但他关注的点,却逐渐偏离了主流。

“可惜了……”他咂咂嘴,指着屏幕上一片略显单调的杨树林,“树种太单一,容易爆发大规模病虫害。而且为了速生,很多地方的生态系统其实很脆弱,地力消耗也大。”

他不是生态学家,但架不住网上信息多。

随便一搜,就能看到专家们对防护林体系“生态脆弱性”的担忧和改进方案——增加生物多样性、构建更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等等。

这些方案都很好,但需要海量的时间、金钱和人力。

“时间、金钱、人力……”凌笑摸着下巴,嘴角咧开一个熟悉的弧度,“这些我都没有,但我有系统啊。”

一个大胆而有趣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成型。

既然“坏心情”、“噪音”、“网络喷子的戾气”都能献祭,那么一个庞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算不算一种宏观层面的“负面事物”?

这可比献祭一座垃圾山带劲多了!

“系统,出来接客!”凌笑在心中呼唤。

【宿主,请文明用语。

本系统随时待命。】系统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古板,但似乎隐藏着一丝被凌笑带偏后的无奈。

“我要献祭一个东西,”凌笑双眼放光,充满了喜欢找乐子的人发现新玩具的兴奋,“三北防护林体系的‘生态脆弱性’!”

系统沉默了足足十秒。

【……正在解析献祭目标。】

【目标:“三北防护林体系之生态脆弱性”。

此为一超巨型、持续性、概念化负面状态集合体。

包含但不限于:物种单一性、病虫害易感性、土壤退化趋势、水分涵养能力不足……】

【解析完毕。该目标符合“负面事物”定义,具备极高献祭价值。】

凌笑心中一喜,成了!

【警告:该目标过于庞大且抽象,直接献祭可能导致能量逸散或不可预知的生态突变。

建议宿主明确献祭范围与转化方向。】

“哦?还能指定方向?”凌笑的兴趣更浓了,这系统的规则漏洞,真是越钻越多,越钻越好玩。

“行,听你的。”他清了清嗓子,像个指点江山的幕后黑手,沉声道:“我献祭它的‘脆弱’,并将这份献祭所得的力量,全部用于引导和强化它的‘生物多样性’与‘抗逆性’!”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献祭换点数”了,而是一种更高级的玩法——定向改造!

【……指令已确认。正在进行价值评估与转化路径模拟……】

【评估完成。

本次献祭预计将产生86万强化点。

根据宿主指令,其中80%的能量将直接反哺目标生态系统,用于激发潜在物种复苏、优化基因表达、促进有益微生物繁衍、调整局部微气候……】

【剩余20%,即17.2万强化点,将作为宿主本次行为的报酬。】

【是否执行?】

“卧槽,还有17万的零花钱?”凌笑乐了,“执行!立刻!马上!”

随着他意念一动,一股肉眼不可见的磅礴伟力,从虚空中涌出,瞬间跨越千里,如春风化雨般,无声无息地笼罩了横亘在神州北方的万里林海。

【献祭开始……能量转化开始……生态优化已启动。】

凌笑伸了个懒腰,看着自己账户上多出来的17万多强化点,满意地点点头。

至于那片林子会发生什么?

他一点不急,打开一包薯片,准备边吃边上网刷刷新闻,坐等“奇迹”发生。

他,凌笑,一个平凡的沙发土豆,刚刚动动嘴皮子,就为一条“绿色长城”注入了神级的加速外挂。

深藏功与名。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

某农业大学的生态植物园内,一个穿着素雅连衣裙的女孩正闭目静坐在一棵古樟树下。

她叫苏雯,天生就有一种奇特的能力——【自然亲和】。

她能模糊地感知到植物的情绪,与自然产生共鸣。

在她感知里,身边的每一株花草,都像是一个个安静而鲜活的生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突然,苏雯的身体微微一颤,猛地睁开了双眼。

她感觉到了一股……一股难以言喻的脉动!

这股脉动并非来自眼前的植物园,而是来自遥远的、广袤无垠的北方!

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就像一片沉寂了许久、一直靠着毅力苦苦支撑的绿色海洋,在这一瞬间,被注入了无穷的生命甘泉!

沉睡的种子在土壤深处被唤醒,发出渴望破土的欢欣;原本被病虫害压制得奄奄一息的树木,发出了如释重负的轻吟;干渴的根系贪婪地吮吸着突然变得丰沛的地下水汽;整个庞大到无边无际的植物生命网络,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从一种“挣扎求生”的状态,瞬间跃迁到了“蓬勃生长”的喜悦之中!

那是一种源自生命最本源的、浩瀚而磅礴的欢呼!

“发生了……什么?”苏雯站起身,遥望北方,美丽的脸庞上写满了震撼与迷茫。

她能清晰地“听”到,在那片绿色的长城上,一场伟大的、奇迹般的生态演替,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进行着。

内蒙与陕北交界处的某片防护林边缘,一个生态监测站内。

灯火通明,几个熬得双眼通红的林业工作人员和生态学家正对着满屏的数据发呆。

“老李,你掐我一下,我是不是出现幻觉了?”一个年轻的研究员指着屏幕,声音都在颤抖,“5号区的土壤湿度……在没有任何降水的情况下,半小时内上升了12%!”

被称作老李的中年男人没理他,而是死死盯着另一块屏幕:“不只是湿度!你看这边的叶绿素活性指数,全线飙红!这……这是盛夏时节才有的数据!现在才初春啊!”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被惊动,他推开众人,扶着老花镜凑到电脑前。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他调出无人机刚刚传回的实时影像。

画面中,原本还有些枯黄的林地,此刻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新绿。

更让他震惊的是,在单一的松树和杨树林下,许多从未在此地记录过的灌木、草本植物,甚至是一些珍稀的菌类,像是变魔术一样冒了出来!

几只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珍稀鸟类,正好奇地在枝头跳跃。

“这是……这是跨越式的演替!这不符合任何一条生态学规律!”老教授喃喃自语,他穷尽一生的知识体系,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这片林子……像是被‘神’点化了一样!它自己……活过来了!”

整个监测站陷入了一片混杂着狂喜、困惑与敬畏的死寂。

而始作俑者凌笑,此刻正打了个哈欠,关掉电脑,准备上床睡觉。

“嗯,今天又做了一件好事,感觉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呢。”他嘀咕着,钻进被窝,“明天看看新闻,应该会很有趣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