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 > 第81章 曙光之路—成果验收与模式确认

蜗牛号平稳地行驶在国道上,窗外的景色如同流动的画卷,从繁华都市的钢筋水泥,渐渐过渡到郊野的绿意盎然。

车厢内部,凌笑斜靠在柔软的真皮座椅上,闭目养神。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气,与车内恒定的二十四度微风混合,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

这是一种久违的、纯粹属于他个人的安逸。

他心念微动,并未睁眼,只是用意识下达了指令:“系统,汇报一下基金会的最新情况。”

“好的,先生。”

柔和的女性电子音在车厢内响起,随即,凌笑面前的空气微微波动,一面巨大的全息光幕无声展开,清晰度堪比视网膜投影。

光幕的底色是沉静的深蓝色,一行行数据与图表在其上流动,构成了这个时代最不可思议的慈善神话。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名为“万校计划”的版块。

一张动态地图占据了光幕中心,无数光点在华夏版图的腹地与边陲闪烁,尤其集中在那些地图上通常只用一片山脉或荒漠符号标识的区域。

瑞雯的声音适时响起,不带任何感**彩,却比任何激昂的语调都更具冲击力:“‘万校计划’已超额完成第一阶段目标。截至今日,基金会共计在全国二百一十三个贫困县乡,全资新建或彻底翻新改造学校共计一万五千二百四十三所。”

光幕一侧,实时画面开始切换。

镜头扫过一栋栋崭新坚固的校舍,它们的设计兼顾了美观与当地特色,无论是高原上的藏式风格,还是西南山区的吊脚楼元素,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却又显得格外醒目。

塑胶跑道、窗明几净的教室、摆满崭新图书的阅览室、配备了全套实验器材的科学教室……这些在城市里司空见惯的设施,此刻出现在曾经最闭塞的角落,本身就是一幕震撼人心的奇迹。

“为解决师资流失问题,”系统继续汇报,“基金会为所有偏远地区签约教师提供了高于同地区公务员百分之五十的薪酬待遇,并设立了完备的线上与线下培训体系,确保教学质量。同时,‘营养午餐’项目已实现全覆盖,每日为超过三百万名在校学生提供标准化的热餐。数据显示,项目实施区域内,学龄儿童的平均身高、体重及健康指标,均在过去一年内呈现显着增长。”

画面上,孩子们在食堂里排队打饭,餐盘里有肉有蛋有蔬菜,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那清澈的眼神里,闪烁着名为希望的光。

凌笑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他没有去过任何一所学校,却仿佛能听到那朗朗的读书声,能感受到那份因知识而点燃的未来。

光幕切换,进入了第二个版块——“生命通道”。

版块的标题下,是一个不断跳动的鲜红数字:。

“‘重大疾病紧急救助网络’已完成全国性布局,与超过两千家县级以上医院达成合作协议。”系统解释道,“该网络旨在为因贫困而无法承担高昂医疗费用的重症患者提供最后的保障。截至目前,已有八万一千三百二十七名患者,通过该网络获得了全额医疗费用支付,包括手术费、药物费及后期康复费用。”

数字下方,一个个案例开始滚动播放。

那不是冰冷的病历,而是一个个浓缩的人生故事。

一位尘肺病晚期的父亲,在获得移植机会后,如今能陪着女儿在公园里散步;一位患上白血病的少女,在骨髓移植成功后,重返她心爱的校园;一位因车祸重伤、家庭早已负债累累的年轻人,在基金会的托底下,重新站了起来,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每一个被挽救的生命背后,都是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得以保全,是一段绝望的旅程被强行扭转了方向。

这些案例没有煽情的配乐,只有当事人最朴实的讲述和医生最专业的说明。

然而,这份平静的叙述,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足以击穿任何冷漠的心防。

凌笑看着那一个个重获新生的面孔,从最初的麻木绝望,到如今的感激与憧憬

接着,报告进入了“基建改善”部分。

“为配合教育与医疗援助的深入,基金会同期开展了配套的基建项目。”全息地图再次变化,一条条蓝色的细线在群山之间蜿蜒穿梭。

“已建成并移交地方政府的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两千一百一十二公里。新建便民桥梁七十九座,极大改善了山区交通。此外,‘饮水安全’与小型水利工程,解决了超过六十万偏远地区民众的吃水与灌溉难题。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直接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更打通了他们与外界联系、发展经济的物理通道。”

画面上,一辆满载着山货的卡车,正行驶在新铺设的柏油路上,路边是刚刚收成的果农,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

曾被一条湍急河流隔开的两个村庄,如今因一座坚固的石桥而紧密相连,孩子们上学的路不再需要冒险涉水。

这一切成果,辉煌得近乎虚幻。

任何一个了解现实社会运作规律的人,都会对如此庞大的工程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以如此完美的形态完成而感到匪夷所思。

这正是凌笑最关心的部分。

“系统,重点汇报‘曙光效率’的验证情况。”

“是,宿主。”光幕的核心数据流开始变化,一个复杂的监督网络模型浮现出来。

“‘纳米机器人监督体系’已全面应用于基金会所有项目。该体系实现了对资金流向的100%实时追踪与审计,确保每一分钱都准确无误地投入到预定项目中。”

模型中,代表资金的金色光流,从基金会账户出发,经过层层合作方,最终化为一砖一瓦、一针一剂、一米一桥,没有任何支流逸散,没有任何节点出现“损耗”。

“更重要的是,该体系对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督,确保了零贪腐、零拖延的奇迹。所有参与项目建设与执行的合作方,无论国营还是私营,其内部均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责任心与工作效率。根据数据分析,项目平均工期缩短了百分之四十,建材及人力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百分之十五。这套模式证明,在绝对的监督之下,人类的组织能力可以达到理论上的最高峰。‘曙光效率’已不再是理论,而是经过上万个项目验证的成熟模式。”

凌笑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才是他真正的底牌,也是他敢于将亿万资金投入这片土地的信心来源。

他的善意,通过这套超时代的体系,被毫无折扣地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外界反应如何?”他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民众层面,‘曙光基金会’已被广泛誉为‘真正的曙光’,网络舆论与民间口碑呈现压倒性的正面评价。系统的汇报转向了外部环境,“官方层面,针对基金会来源与运作模式的秘密调查仍在持续。但得益于【时间迷雾】效果的稳定发挥,调查至今未触及任何核心。同时,由于基金会带来的巨大、无可辩驳的社会效益,其存在已得到高层事实上的默许。部分地方政府甚至已开始尝试在边缘项目上进行有限度的合作,态度已从最初的警惕、审视,转变为谨慎的接纳。”

“很好。”凌笑轻声赞许道,“基础打得很牢固。”

他挥了挥手,眼前的全息光幕悄然消散,车厢内重归宁静。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淡,远方的地平线上,城市的灯火开始连成一片璀璨的星河。

教育、医疗、基建……他为这个百废待兴的世界,补上了最基础、最重要的一块块短板,像一个勤勤恳恳的补锅匠,将那些最致命的裂痕一一弥合。

他为此感到满足,也为此感到骄傲。

但,也仅仅是如此了。

凌笑的目光穿透车窗,望向那片由无数灯火组成的现代文明图景,眼神逐渐变得深邃。

修路、盖房、救死扶伤,这些都是在“纠错”,是在将一个已经偏离的轨迹,重新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这很重要,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

可然后呢?

仅仅是让所有人都回到同一起跑线,就足够了吗?

他的脑海中,一个更为宏大、也更为疯狂的念头,如同深海中蛰伏的巨兽,缓缓睁开了它的眼睛。

之前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这头巨兽的登场,清理出一片坚实而干净的舞台。

现在,舞台已经搭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