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 > 第19章 轮毂上的自由

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 第19章 轮毂上的自由

作者:码字的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15:37:06

那片星空下的寂静,并未能完全洗去他心头的沉重。

凌笑站在都市堡垒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依旧灯火辉煌的城市。

那些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和深藏在眼底的孤独,像一幅幅交替播放的慢镜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夜风从半开的窗缝中渗入,带着城市尾气微苦的气味,拂过他的脸颊,冰凉而干燥,如同现实本身——光鲜之下,尽是裂痕。

他意识到,单纯地用点数和系统去“打扫”那些有形的罪恶,并不能填补人心的巨大空洞。

这种精神层面的疲惫,比任何一场高强度的战斗都更令人感到无力。

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冰冷的玻璃,触感坚硬而疏离,仿佛这整座城市也不过是一具透明的牢笼。

或许,是时候改变了。

他曾是个背着吉他、梦想踏遍山河的文艺青年,向往着所谓的“诗和远方”。

那时的风是温热的,夹杂着青草与泥土的气息;那时的公路在眼前无限延伸,车轮碾过柏油路面发出低沉的嗡鸣,像是大地的心跳。

可现实的引力太过沉重,将那份轻盈的梦想牢牢锁在了原地。

而现在,他终于有了挣脱一切的能力。

“系统,显示全国地图。我想去走走看看,顺便……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打扫’的地方。”凌笑轻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轻轻回荡。

淡蓝色的虚拟光屏瞬间在他面前展开,一幅精细到可以无限放大的三维全国地图缓缓旋转。

密密麻麻的城市和道路网络,如同人体的血管,遍布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系统清晰地标注出当前的数据:总点数,6,805,000点;系统影响范围,以他为中心的500公里半径;现实货币——巨量。

他不需要飞机,那太快,会错过沿途的风景;也不需要高铁,那被固定在轨道上,不够自由。

他要的是一个移动的堡垒,一个可以随停随走的家。

答案呼之欲出——房车。

但普通的房车不够。他需要一个隐秘、坚固、自持的移动据点。

通过系统,他绕过了所有常规销售渠道和身份验证,直接以一个虚构的海外收藏家名义,向国内顶级进口车行匿名下单。

目标不是整车,而是底盘——一辆来自德国曼恩的重型卡车底盘,以其无与伦比的坚固和越野性能着称。

这种级别的底盘在国内本就稀少,通常用于特种作业车辆改装,普通人根本不会触碰。

这正是他想要的,一个足够强悍却又不会立刻引人联想到“奢华”的骨架。

三天后,这辆庞然大物被悄无声息地运抵他位于城市远郊的一个秘密仓库。

巨大的卷帘门缓缓落下,金属摩擦的“嘎吱”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尘埃在灯光下如细雪般飘舞,隔绝了外界的一切窥探。

“系统,开始改装。预算200,000点,目标:打造一个低调、安全、舒适且能够自持的移动基地。”

“指令确认。开始执行改装方案。”

冰冷的机械音刚落,仓库内部便活了过来。

数条精密的机械臂从墙壁和地底伸出,液压装置发出低沉的“嘶嘶”声,如同蛰伏的巨兽苏醒。

它们以近乎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对那副钢铁骨架进行解构与重塑。

肉眼不可见的纳米机器人蜂拥而上,渗透进金属结构的每一个分子间隙,进行着原子级别的强化,金属表面泛起一层极细微的蓝光,如同呼吸般明灭。

车身外壳采用了最新研发的复合装甲材料,在保持原有厚度的前提下,足以抵御轻型武器的连续射击。

所有玻璃都更换为特制的防弹玻璃,从外面看与普通深色玻璃无异,却能在子弹撞击时发出沉闷的“咚”一声,仿佛一拳打在厚实的皮革上。

轮胎内部填充了高分子记忆材料,即使被刺穿也能继续行驶数百公里,胎面与地面接触时传来稳定而厚重的震颤。

车顶被一层几乎无法察觉的薄膜覆盖,那是高效太阳能充电系统,阳光洒落其上,发出极其轻微的“滋滋”电流声,几乎只有系统才能捕捉。

隐藏在底盘夹层中的大容量固态电池组,足以支撑车内所有设备在无外界补给的情况下持续运转一周以上。

更核心的改装在于隐匿。

系统为其集成了高级别的信号屏蔽装置,启动时,周围的无线电波仿佛被吞噬,连手机信号都会瞬间归零。

短时、低功率的光学迷彩功能也被加载进去,虽然无法做到长时间的完全隐形,但在关键时刻足以让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瞒过肉眼观察。

一个独立的、经过多重加密和跳板的匿名网络接入点,确保了凌笑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安全地连接世界。

车厢内部则完全是另一番天地。

系统对空间进行了极致优化,每一寸都利用得恰到好处。

舒适的卧室铺着温控纤维床垫,指尖轻触便能感知体温自动调节;厨房的电磁炉开启时,只有一圈幽蓝的光晕无声亮起;干湿分离的卫浴间,水流从喷头倾泻而下,蒸腾的热气带着淡淡的松木香氛,弥漫在狭小却温馨的空间里。

工作台上方,系统界面如全息投影般悬浮,指尖划过,数据流如星河般流淌。

整个内饰风格简约而富有科技感,触手所及皆是温润的哑光材质,没有一丝冗余的装饰。

它与系统深度链接,车窗可以随时变成显示屏,实时投影出周边环境的扫描结果,将虚拟地图与现实世界完美重叠。

改装完成时,系统的点数余额也随之更新:6,605,000点。

凌笑站在这个杰作面前,指尖抚过车身,金属的凉意透过皮肤渗入神经。

从外面看,它就像一辆经过精心涂装的大型越野房车,线条硬朗,颜色是沉稳的哑光灰,除了懂行的车迷能看出那价值不菲的底盘和轮胎外,并不会显得过分张扬。

可谁又能想到,这厚重的外壳之下,隐藏着如此多的黑科技。

他忽然恶趣味地笑了起来,拍了拍冰冷而坚硬的车身,掌心传来沉实的反馈:“就叫你‘蜗牛号’吧。虽然慢,但它背着自己的家,可以去往任何想去的地方。”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

他将都市堡垒的日常维护权限完全交给了人工智能管家阿尔弗雷德,并设定好了任意门的紧急使用权限,确保自己随时可以返回。

在一个天色微亮的清晨,城市仍在沉睡,薄雾如纱笼罩街道。

凌笑没有惊动任何人,亲自驾驶着这辆名为“蜗牛号”的庞然大物,悄然驶离了仓库。

引擎低吼着启动,震动顺着方向盘传至掌心,如同一头沉睡巨兽的脉搏。

它平稳地汇入车流,融入了庞大的城市公路网。

没有特定的目的地,没有既定的行程表。

凌笑握着方向盘,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

城市的轮廓在后视镜中逐渐缩小,最终化为一个模糊的剪影,被地平线吞没。

旅途的新鲜感很快冲淡了此前的压抑。

他真正体会到了随心所欲的快乐。

看到地图上一片湛蓝的湖泊,他便会将车开到湖边,在宁静的晚霞中独享一杯热茶,茶香氤氲,水汽扑在脸上温润如吻;遇到巍峨连绵的山脉,他会把车停在山脚下的隐蔽处,徒步去感受山林的呼吸,脚下枯叶碎裂的“沙沙”声,混着远处溪流的潺潺,清冽的空气灌入肺腑,带着松针与泥土的芬芳;当公路的尽头出现蔚蓝的海岸线,他就在无人的沙滩旁住下,夜晚枕着海浪拍岸的节奏入眠,潮声如摇篮曲,一遍遍抚平思绪。

系统成了他最忠实的旅伴。

那个实时更新的地图上,偶尔会跳出一两个代表着某种“不洁”事件的光点。

大部分是p0或p1级别的轻微事件,比如一些小偷小摸或是街头霸凌。

他有时会选择忽略,有时会因为好奇,开着“蜗牛号”远远地绕过去看一眼。

大部分情况下,在现代社会的监控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下,这些小麻烦很快就会被自行解决。

旅途让他真正深入到了这片土地的毛细血管之中。

他见识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品尝了地图上找不到的乡间美食,也看到了许多以前只在新闻报道里才会出现的社会现象。

有淳朴善良的村民自发为过路旅人提供帮助,那闪耀着人性光辉的p0级绿色光点,让他感到温暖;也有偏远地区根深蒂固的陋习和法律无法触及的灰色地带,那些顽固存在的p2级黄色光点,让他眉头紧锁。

这天,“蜗牛号”停在了一片广阔的草原边缘,不远处有牧民的毡房和成群的牛羊。

凌笑已经在这里待了两天,享受着久违的宁静和开阔。

他正坐在车里,整理着这段时间的见闻和感悟,系统地图也一如既往地安静,只有零星几个代表着生活琐事的p0光点在远处闪烁。

他渐渐习惯了这种节奏,一种混合着旅行的惬意和观察者的审慎的奇妙节奏。

然而,就在他端起咖啡,准备欣赏窗外日落的壮丽景色时,一声极轻微但优先级极高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滴”。

这不是平日里那种温和的信息提示,而是系统底层警报的初始信号,尖锐得几乎刺穿耳膜。

他的目光瞬间凝固在面前的虚拟地图上。

在距离他当前位置约三百公里外的一处山区,原本平静的地图界面上,一道从未见过的、深邃如血的暗红色光点,突兀地亮了起来。

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一片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蠕动、彼此交织的密集光斑,像一滴滴扩散开来的浓稠血液,散发着令人心悸的不祥气息。

那片刻的温柔,像一粒投入心湖的石子,余波久久未散。

夜幕降临,“蜗牛号”驶入了一片可以遥望璀璨星河的山谷。

凌笑打开车顶的可拓展露台,靠在躺椅上,手中握着一罐冰凉的苏打水,金属罐壁凝结的水珠滑落指尖,带来一丝沁人的凉意。

在他面前,系统投影出一副巨大的、缓缓转动的全国地图。

地图上,无数光点在闪烁。

一些光点是他曾经处理过的目标,已经黯淡下去;一些是他曾经路过的地方,留下了轨迹;而更多的,是那些遍布全国各地的,代表着不同等级“污染源”的,或明或暗的光点。

他的目光掠过那些最亮的、代表着重大威胁的p0级目标,心中却不再有过去的焦躁和沉重。

他的视线,更多地落在了那些广袤的、未曾踏足的区域。

“这个世界真大,”他轻声自语,“需要‘打扫’的角落也真多。不过……慢慢来,不急。”

他享受着这种感觉,一种将命运和节奏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从容。

他不再是城市的清道夫,而更像一个游历世界的观察者与干预者。

下一站去哪?

或许是那个以重工业污染闻名的城市,去看看那里的天空究竟是什么颜色;又或许,是地图上标记着“宰客现象严重”的某个网红古镇,去体验一下所谓的“风土人情”。

旅程,充满了未知与可能。

然而,就在他准备收起投影,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时,一阵极轻微、却极不协调的“嗡嗡”声,伴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焦糊味,从“蜗牛号”的车厢深处悄然传来。

那气味起初极淡,像是电路板过热时释放的树脂气息,混在车内恒温系统循环的松木香中,几乎难以察觉。

但凌笑的神经瞬间绷紧——这辆车的一切都在系统监控之下,不该有任何异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