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医研中心地下三层的特殊实验室,灯火通明,与窗外渐沉的夜幕形成了鲜明对比。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味、加热金属的余味,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低频率能量扰动带来的酥麻感。
实验室中央,林默站在一个由多层复合阻尼材料构建的隔离圈内。他面前悬浮着三团颜色各异、缓缓流转的光晕——代表雷霆之力的湛蓝“雷玦”、象征自由之息的淡青“风灵密钥”,以及最新融入、散发着稳定暖意的赤红“秩序之火”。
他的双手虚按在空中,指尖有细密的、几乎看不见的灵能丝线延伸而出,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引导并调整着三股能量的交互。旁边,数个经过特殊改装的示波器、频谱分析仪和场强探测器屏幕上,数据如瀑布般流淌,实时反馈着能量场的每一点细微变化。
“频率同步率提升至百分之九十三点七…三相能量回路阻抗持续降低…”林默低声自语,眼神专注,“‘秩序之火’的融入,确实显着提升了整个系统的稳定阈值。尝试引入百分之五的‘风灵’特性进行流动性微调…”
随着他意念微动,那团赤红光晕边缘,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淡青色流苏,原本略显凝滞的能量流转瞬间变得活泼了几分,而核心的稳定性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成功了。”林默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弧度。这种基于精确数据反馈和物理模型进行的微观调控,是传统道法打坐感悟难以企及的精度。他能感觉到,自己对体内这股融合力量的掌控,正在向着如臂使指的方向稳步前进。
实验室观察区内,九叔隔着特制的强化玻璃墙,负手而立。他看不懂那些跳跃的数字和波形,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隔离圈内那股越来越圆融、和谐,却又隐含磅礴力量的气息。林默的操作,在他眼中,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能量反噬。然而,这小子偏偏就能凭借那些“铁盒子”提供的“眼睛”,一次次精准地踩在安全的边界线上,完成在他看来近乎奇迹的精细操作。
“匪夷所思…”九叔在心中默叹,既有对未知领域的敬畏,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时代,似乎真的在以一种他无法完全理解的方式,悄然改变。
这时,实验室的自动门无声滑开,一身干练职业装、戴着金丝眼镜的阿雅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快步走了进来。她先是对观察区的九叔点头致意,然后走到隔离圈外安全距离站定。
“林顾问,您之前提交的关于归途遭遇异常灵能波动的数据,分析结果出来了。”阿雅的声音清晰而冷静,“技术部门确认,该波动具备高度人为修饰特征,能量结构模式与我们数据库内已知的任何本土流派或已记录的‘瞑祭’残党手法均不符。”
林默缓缓收拢悬浮的三色光晕,将其纳入体内,走出隔离圈,接过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那段被捕获的波动信号的放大图和频谱分析。
“其特征更接近于…某种基于现代灵能理论构建的‘探针’技术,发射源极可能具备高机动性和隐蔽性。”阿雅补充道,“初步判断,与‘圣焰’组织的已知技术风格存在百分之六十七的吻合度。”
“圣焰…”林默眼神一凝。果然是他们。那群将神秘仪式与现代科技结合,行事风格诡秘而高效的西洋疯子。他们竟然已经将触角伸到了省城附近,而且如此精准地捕捉到了他们归来的踪迹。
“中心已经提升了安保等级,并对周边空域和灵能背景噪声进行持续监控。”阿雅继续说道,“另外,关于‘土’属性密钥的搜寻工作,有了初步进展。”
她操作平板,调出一张区域地图,上面有几个区域被标上了高亮。
“结合九叔提供的五行地气感应,以及我们通过卫星遥感捕捉到的、近期异常活跃的几种特定地脉波动模式,我们锁定了三个可能性较高的区域:位于西南方向的‘千峰石林’,西北方向的‘葬骨大峡谷’,以及…正北方向,距离省城约两百公里的‘黑山镇’周边山区。”
“黑山镇?”九叔走了过来,听到这个名字,花白的眉毛微微一动,“那个地方…老夫年轻时似乎听师兄提起过,传闻明清之交曾是一处古战场,地下埋骨无数,阴气极重,也曾有过几起地脉异动的记载。只是地处偏僻,消息闭塞,具体情况不明。”
林默看着地图上“黑山镇”那个标记点,手指轻轻敲击着平板边缘。古战场,埋骨地,阴气重,地脉异动…这些要素,确实与“土”属性,尤其是偏向“阴土”、“冥土”特性的密钥可能存在关联。
“通知行动队,做好出发准备。”林默沉吟片刻,做出决定,“优先排查‘黑山镇’区域。那里既有历史渊源,又相对封闭,便于我们隐蔽行动,也更容易避开‘圣焰’或者‘瞑祭’的耳目。”
“是。”阿雅点头记录,随即又道,“中心会为你们配备最新型号的野外灵能探测和生存装备。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建议增派一支战术支援小组随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