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资金落实,人员待调
路智踩着暮色赶回武林盟时,议事厅的烛火已经亮了。他刚推开厅门,就看到周不凡、林伯和柳儿围坐在桌旁,桌上摊着一张巨大的文庙地图,三人正低头讨论着什么。听到脚步声,三人同时抬头,眼中瞬间闪过期待——这几日,他们都在等着路智与李掌柜商谈的结果。
“路公子,怎么样?”柳儿率先站起来,快步走过来,手中还攥着一张古琴曲谱,显然是在为活动准备节目,“李掌柜答应资助了吗?”
路智笑着从怀中掏出一份折叠整齐的合作协议,轻轻放在桌上,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喜悦:“不仅答应了,还多给了一百两,说是用来采购古籍复刻的材料。”
“真的?!”周不凡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桌前,拿起协议仔细翻看。烛光下,他的手指拂过“资助银六百两”的字样,脸上的皱纹渐渐舒展开来——困扰多日的资金难题,终于解决了。
林伯也凑过来,看着协议上李掌柜的签名和商界联盟的印章,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太好了!有了这笔钱,古籍复刻、活动布置、工匠聘请,都能落实了。”他顿了顿,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纸,“这是我昨日联系的江南墨匠名单,他们擅长制作仿古宣纸,只要定金到位,三日内就能赶来京城。”
柳儿更是高兴得跳了起来,手中的曲谱都差点掉在地上:“我这就写信给琴坊,让首席琴师提前来排练!对了,还得准备一批古琴弦,上次演出断了两根,得提前备着。”
路智看着眼前雀跃的三人,心中满是温暖。他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将与李掌柜商谈的细节一一说来:“李掌柜不仅资助资金,还答应亲自监制古籍复刻,他手里有不少孤本的拓片,能帮我们还原最真实的版本。另外,他还推荐了几家京城的笔墨店,愿意以成本价供应我们活动所需的笔墨纸砚。”
“这位李掌柜,倒是个懂文化、重情义的商人。”周不凡感慨道,他原本以为商界之人都只看重利益,没想到李掌柜竟如此支持文化复兴。
“是啊,”路智点头,“他还说,活动当天要亲自来观礼,顺便捐赠一批他收藏的古籍残页,充实我们的展示区。”
四人围着桌子,又详细讨论了一夜。从古籍复刻的进度安排,到活动场地的具体布置;从工匠的住宿安排,到商户展示区的划分,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各自散去休息。
接下来的三日,武林盟上下都忙碌起来。路智带着两个弟子,每日往返于京城的笔墨店、布庄和木工坊,采购活动所需的物资——两百张仿古宣纸、五十盒松烟墨、三十匹红绸、二十张古琴,还有搭建展示台所需的木料和钉子,每一笔开销都仔细记录在账,确保资金用在实处。
周不凡则忙着与武林盟各堂口的舵主沟通,希望他们能抽调弟子参与活动筹备。然而,事情却没有想象中顺利。
“周盟主,不是我不愿抽调弟子,”执法堂的张舵主皱着眉,语气带着为难,“最近黑鸦组织在城外集结,弟子们每日要巡逻、站岗,若是再抽调人手,盟内的安全就成了问题。”
“张舵主放心,我已经安排了李长老的弟子负责巡逻,你们执法堂只需抽调五个弟子,负责活动现场的秩序即可。”周不凡耐心解释。
张舵主却依旧摇头:“五个弟子也不行啊!弟子们练了半辈子武功,让他们去搬桌椅、搭台子,他们心里肯定不愿意,搞不好还会闹情绪,影响练功进度。”
周不凡碰了一鼻子灰,又去后勤堂找王舵主。王舵主倒是没拒绝,却只肯抽调三个弟子:“后勤堂要负责全盟的饮食和物资管理,实在抽不出更多人手了。再说,那些年轻弟子毛手毛脚的,万一把古籍残页碰坏了,那可就麻烦了。”
连续找了几个舵主,都没能抽调足够的人手,周不凡心中有些焦虑。他回到议事厅时,路智正好采购物资回来,看到他脸色不好,连忙问道:“周盟主,是不是人手调配出了问题?”
周不凡叹了口气,将各舵主的反应说了一遍:“他们要么说弟子要巡逻,要么说弟子不愿干杂活,总之就是不愿抽调人手。再过五日就是‘文化体验日’,若是再凑不齐人手,活动恐怕要办砸。”
路智心中一沉——他之前只想着解决资金问题,却忽略了武林盟弟子对文化活动的抵触。这些弟子大多从小习武,认为“文化无用”,觉得搬桌椅、守展示区是“浪费时间”,不如练拳、练剑实在。
“我去跟弟子们说说吧。”柳儿正好端着茶水走进来,听到两人的对话,轻声说道,“我可以给他们弹古琴,讲讲古琴与武功的关系——琴音能静心,心静了,练武功时才能更专注。说不定他们会感兴趣。”
路智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柳儿,你明日在演武场表演一曲,我再趁机跟弟子们讲讲文化复兴的意义,或许能改变他们的想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