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短暂缓和,暗流涌动
路智站在演武场的高台上,目送武林盟弟子们有序散去。方才三局对弈的余温还在指尖萦绕,棋盘上黑白子的落子声仿佛仍在耳畔回响,可他的目光却紧紧锁在人群中那个魁梧的身影上 —— 赵霸走在最后,宽肩厚背如铁塔般压得地面的青石板微微发颤,临转身时,嘴角勾起的那抹冷笑像淬了冰的尖刀,划破了方才对弈获胜的喜悦,在路智心头刻下一道冷意。
“路公子,盟主请您移步议事厅一叙。” 武林盟的侍从躬身行礼,声音恭敬却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路智收回目光,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系着的墨玉棋子 —— 那是清风棋社的镇社之物,林伯临行前交给他的,说 “见棋如见人,遇事莫慌”。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隐隐的不安压在心底,跟着侍从穿过演武场旁的回廊。
回廊两侧种满了青竹,暮色中的竹影在青砖地上摇曳,像无数只伸出的手。晚风穿过竹叶,送来远处膳堂飘来的饭菜香,还有弟子们练剑时传来的 “霍霍” 声,可这些热闹却丝毫冲淡不了路智心头的凝重。他知道,接下来的议事厅谈话,才是真正的 “棋局”—— 比棋盘上的对弈更凶险,也更关键。
议事厅的朱漆大门虚掩着,门内透出暖黄的烛火,将门框上 “忠义千秋” 的匾额映得格外清晰。侍从推开大门,一股混合着茶香与墨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厅内宽敞明亮,正中央摆着一张紫檀木长桌,桌面上铺着暗纹锦布,几只汝窑青瓷茶杯整齐排列,茶汤碧绿,热气袅袅升腾,在烛火下凝成细小的水珠。
周不凡坐在主位上,一身月白锦袍衬得他面色温润,手中把玩着一枚白玉扳指,见路智进来,连忙起身笑道:“路公子来了?快坐,刚泡好的雨前龙井,你尝尝。” 他身旁坐着三位武林盟高层:左侧是留着山羊胡的李长老,常年负责弟子教务,手中总捏着一串菩提子;右侧是面容清瘦的王舵主,掌管武林盟的财务物资,指尖还沾着些许墨渍,显然方才还在处理文书;最下手坐着的,正是赵霸,他穿着玄色劲装,袖口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脸上没什么表情,唯有眼底的沉郁像化不开的墨。
路智拱手行礼,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赵霸身上时,对方的视线恰好也射过来,带着几分审视与不屑,仿佛在说 “不过是靠棋艺讨巧,还想与武林盟谈合作”。路智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在周不凡对面的空位上坐下,接过侍从递来的茶杯,指尖触到杯壁的温热,才稍稍稳住心神。
“路公子今日这三局棋,着实让我等大开眼界。” 周不凡率先打破沉默,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首局弃车保帅,次局声东击西,末局以静制动,每一步都透着章法,看来在棋道上,路公子的确有过人之处。”
李长老也跟着点头,菩提子在指间转动的速度慢了几分:“老夫活了六十多年,见过的棋手不计其数,却少见路公子这般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沉稳心性的。单说你最后一局应对赵副盟主的急攻,临危不乱还能反杀,这份定力,就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路智放下茶杯,拱手谦逊道:“周盟主、李长老过奖了。不过是幼时在清风棋社跟着林伯学了些微末技艺,今日能侥幸获胜,多是仰仗各位前辈手下留情,实不敢称‘过人’。” 他刻意提到 “林伯”,既是为了拉近距离,也是暗示自己背后有清风棋社的支撑 —— 林伯在江湖中虽不以武功闻名,却因一手好棋结交了不少武林前辈,多少能让赵霸有所忌惮。
王舵主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目光落在路智身上,带着几分探究:“路公子不必过谦。方才在演武场,你不仅赢了棋,还能借着棋局说透‘文化与武功相辅相成’的道理,老夫倒是觉得,咱们武林盟与清风棋社的合作之事,倒也值得深入探讨。”
这话一出,厅内的气氛顿时活跃了几分。周不凡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李长老也连连点头,唯有赵霸端起茶杯,“咕咚” 一声灌了一大口,茶沫沾在嘴角也不在意,显然对这话颇为不满。
路智见状,趁热打铁道:“多谢王舵主认可。关于合作,晚辈倒有个初步想法,想与各位前辈商议。” 他挺直脊背,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清晰而坚定,“我认为,可先在武林盟内部开设琴棋文化的研习课程,由清风棋社的林伯主讲棋艺 —— 林伯棋艺精湛,还曾为多位武林前辈讲解过‘棋理与武功招式的呼应’;再请雅音琴坊的柳儿姑娘教授琴艺,柳儿姑娘的琴不仅能安神,还能辅助修炼时凝聚内力。武林盟弟子众多,如此一来,能迅速扩大文化的传播范围。”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纸笔,快速画了一张简易的课程表:“课程可安排在每日晨练之后、午膳之前,每次一个时辰,既不耽误弟子们的武功修炼,又能让他们静心研习文化。另外,每月可举办一次‘琴棋会’,邀请其他门派的弟子和城中的文人雅士参与,一来能提升武林盟的文化声望,二来也能借着交流互通有无,说不定还能为武林盟招揽些人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