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 > 第31章 文吏,也是酷吏!

举荐一人?

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错愕。

这与他们预想的剧本,完全不一样。

按照以往的经验,每当他们提出一个棘手的难题,林阳总会用一种清奇思路,给出一个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鸡鸭治蝗”,还是“龙骨水车”,亦或是那“三曹对案”,莫不如此。

他们今天来,也是抱着同样的目的。

想听的,是林阳那石破天惊的“奇谋”。

可现在,他竟然说,要举荐一个人?

这算什么?

“澹之,”曹操试探道,“依你之言,你只需举荐一人,只派此人前往,汝南之事,便可自解?”

“然也。”林阳一脸的理所当然,“子德兄,你想想。出谋划策,何其伤神?我得先了解汝南的地形,分析敌我双方的兵力,还要去猜那几个叛军头目的心思。这一套下来,我今晚怕是连觉都睡不好了。”

他摊了摊手,那副懒散的模样又回来了:“我这个人,最怕麻烦。有现成的刀可以用,何必非要自己再去铸一把剑呢?费时费力,还不一定好用。”

现成的刀?

这个比喻,让曹操和郭嘉精神一振。

“敢问澹之,你所说的这把‘刀’,是何人?”郭嘉忍不住追问道。

他实在是好奇,在林阳的眼中,谁能担得起这“利刃”之名。

林阳放下酒杯,伸出手指,在桌上沾了点酒水,慢悠悠地写下了两个字。

满宠。

看到这两个字,曹操和郭嘉再次愣住了。

曹操和郭嘉自然知晓此人。

满宠乃是山阳郡人,早年在郡中为督邮,以执法严明,不畏豪强而闻名。

后来被举为高平县令,因政绩卓着,被曹操征辟,后在军法曹任掾吏。

所以,曹操是对他很有印象的。

前段时间,因林阳的“政务革新司”成立,满宠被荀彧调拨过去,林阳对他“委以重任”,干得是有声有色。

曹操的功劳簿上,还记着此人一笔,尚未封赏。

今天林阳提起此人,这是在举荐亲信?

这个念头一起,曹操心中的笃定便散了几分。

他沉吟片刻,声音里带着不确定:“伯宁此人,长于治政,精于法度。此事,众所周知。可领兵平叛,似乎并非其所长。”

“是啊,澹之。”郭嘉也附和道,“汝南之乱,虽是乌合之众,却也牵涉到军事攻伐。满伯宁一介文吏,骤然委以军事重任,怕是有些勉强。”

他们二人的疑虑,合情合理。

在他们的认知里,文臣与武将,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让一个文吏法官去带兵打仗,这听起来,就像是让一个木匠去做绣活,专业不对口。

林阳听罢,非但没有动摇,反而笑了。

“子德兄,奉廉兄,你们都把这件事,想复杂了。”

林阳用手指点了点桌上那两个酒水写成的名字,语气悠然。

“我问你们,汝南之乱,其根源何在?”

“自然是袁绍煽动,地方豪强利欲熏心,起兵作乱。”曹操不假思索地答道。

“然也。”林阳点头,“那么,周洪、葛胜等,这些豪强,为何能迅速聚起人马?”

这问题太过浅显,曹操与郭嘉皆是一怔。

想了一下,曹操试着回答:“自然是有钱粮支持,百姓及兵丁愿意跟随。”

乱世便是如此,谁给饭吃,就为谁卖命。

所谓招兵买马,来的就是这么直接!

“所以,”林阳接过话头,“周洪、葛胜这些豪强,作乱之心坚定。但他们手下的百姓兵丁,未必如此!”

“此言有理,”曹操点头,“那又与满宠何干?”

“子德兄,且听我说完。”林阳摇了摇手指。

曹操便闭上嘴,静待下文。

林阳道:“荀令君之计,欲不动刀兵,分化叛贼,不战而屈人之兵。”

曹操点头。

林阳又道:“其余谋士之计,欲派军镇压,杀干杀尽,以绝后患。”

曹操继续点头。

“一者太软,一者太硬,都偏了!”

“主杀者,未曾想过。大军一至,玉石俱焚。豪强死,百姓亦亡。汝南元气大伤,数年无人耕种。况且,前线军情吃紧,何处抽调大军?若因此致使前线有失,岂非因小失大?”

“令君之计,则太过理想。豪强盘根错节,只凭口舌,如何能让他们内部分化?”

“那澹之之意?”曹操终于忍不住,再次开口。

“依我之见,双方之计,各取一半!”

“豪强可杀,胁从之兵可杀,但无辜百姓,不能杀。”

“不必分化豪强,要分的,是那些为了一口饭吃,被迫跟从的百姓与兵丁!”

“你的意思是?”曹操的呼吸骤然急促,他似乎抓住了什么。

“很简单。”林阳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汝南之乱,无需大将,也无需精兵。它需要的,是一个既能动刀杀豪强,又能用计安抚百姓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