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 > 第155章 战之命脉

许都,尚书台。

天光大亮,春日的暖阳透过窗棂,在荀彧面前的案几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竹简的清苦气息。

荀彧端坐案前,神情专注,手中的笔杆稳定而迅速地在一卷卷公文上划过。

他的眉头时而舒展,时而微蹙。

这些日子,送往尚书台的文书,内容出奇的一致。

“陈留郡报,今岁屯田,得新法之助,开荒逾万亩,秋收之粮,预计可增五成……”

“颍川来报,新犁之效,远超想象,屯田客热情高涨,日夜不休,新垦之田,已超往年总和……”

“汝南太守满宠,得令回许都商议军机要事......”

除了一些重要的军机之外,关于农事的文书。

几乎全是捷报。

那一道“盐水选种,催芽而播”的奇法,自刘晔、枣渊二人呈上,再由他以尚书令之名,用最快的速度颁行至曹操治下各州郡后,整个屯田体系,仿佛被注入了一剂神药。

曾经那个困扰着所有人的种子短缺问题,不仅被完美解决,甚至还反过来,将出苗率和成活率,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荀彧脑子里的念头,全是等主公前线归来一定要给林阳一个合适的封赏。

无论钱财还是官职,必须强加给他!

这是对他解了如此大的困境所应该有的态度!

“令君!”

一声急促的呼喊,打断了荀彧的思绪。

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踉跄着冲进堂内,脸上满是疲惫。

他的手中,高高举着一卷用火漆封口的竹筒。

那上面,烙着一个清晰的“曹”字印记。

是主公的急报!

荀彧心中一凛,瞬间站起,快步上前,亲自接过竹筒,挥退了传令兵。

他回到案前,用小刀仔细地割开封蜡,展开了那张写满字的绢帛。

只看了一眼,荀彧那古井无波的脸上,先是闪过一抹狂喜,随即,那喜色又迅速被一层浓重的阴云所取代。

绢帛上,曹操的字迹清晰,充满了昂扬的锐气。

白马之围已解,河北名将颜良,被关羽于万军之中,一合斩杀!

如此大捷,足以震动天下!

可紧接着,曹操的笔锋一转,字里行间透出的,却是深深的忧虑与警示。

“袁绍刚愎自用,颜面大于一切。颜良被斩,他必羞愤欲狂,尽起大军南渡,以泄其愤。”

“我已弃白马,率军西撤,沿河诱敌。然袁军势大,骑兵尤为精锐,若其分兵渡河,直扑我后方粮道,则大军危矣!”

“文若,鄄城乃我兖州粮草转运之枢纽,西临黄河,东接腹地,万万不可有失!望你即刻遣一上将,领兵驰援,固守此城!切记!此事十万火急!”

“鄄城……”

荀彧的目光,落在了墙上那副巨大的军事地图上,死死地钉在了那个不起眼的名字上。

他的后背,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主公看得没错!

鄄城虽小,但却是整个战局的一处命脉所在!

他用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

兖州东平、任城等产粮大县的粮食,要运往前线,最快最安全的路线,就是先集中到鄄城。

再从鄄城,或走水路,或走陆路,源源不断地送往中牟。

一旦鄄城失守,那这条生命线就等于被掐断了。

运粮队只能被迫向南绕一个大圈,从豫州南部转运。

路程何止增加一倍?

更可怕的是,漫长的补给线,将完全暴露在袁绍骑兵的威胁之下!

到时候,根本不需要正面决战,光是无穷无尽的袭扰,不说能将前线的数十万大军给拖垮,但也至少拖个半死!

“来人!”荀彧向外一喊。

侍从赶忙进来,躬身一礼。

“传令,请程昱、贾诩二位,来尚书台议事!”

“慢着!”侍从刚要动身,荀彧又急急把人喊住。

“令君?”

看了眼桌上的竹简,荀彧挑到了几个名字,都是因为战事而被抽调回来议事的能干贤臣。

“将汝南太守满宠、比部主事杜畿、魏郡太守董昭、兖州从事薛悌一并传来。”

“是!”

……

不过半个时辰,尚书台的议事厅内,已是气氛凝重。

荀彧将曹操的军报传示众人,然后走到地图前,用木杆重重地点在了“鄄城”的位置。

“诸位,主公军令已明。鄄城,便是如今我军的命门所在,必须死守。”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重。

“可如今,许都主力皆随主公出征,城中守军,不足万余,需拱卫都城,绝不可轻动。我等手中,已无机动之兵。”

满宠眉头紧锁:“能否从周边郡县,抽调些许郡兵?”

董昭立刻摇头:“不可。袁绍势大,若他当真大举南下,各处皆需防守,此时抽调兵力,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一旦被其偏师所乘,遍地烽火,则大局糜烂。”

杜畿和薛悌等人也都看了看,相互摇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