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 > 第122章 草木为引

“有何不同?”

曹操这一问,问得是又急又快。

经郭嘉那么一说,他也是立刻想到了日常用的澡豆。

他也懂!

说白了,就是拿油和灰混在一起,做成能去污的物件。

可这玩意儿,跟防水的油幔,怎么看都不是一回事。

一个是要把脏东西弄掉,一个是要把水挡在外面。

这道理,根本就是反着来的。

“子德兄,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世间万物,道理都是相通的。”

想了想,说化学说物理,那二人肯定听不懂,于是林阳决定举个例子。

“就拿麦面来说。”

林阳伸出手,在身前划拉了两下,仿佛在搅拌,“麦面,可以加水,拌面做团,做成蒸饼,填饱肚子。对也不对?”

(麦面,也就是不是很精细的面粉,另外,这会儿还没“和面”一说)

这还用问?

“自然是对的。”曹操和郭嘉下意识地点头。

“做蒸饼之时,水要少加,面才能揉好。”林阳点点桌子。

曹操郭嘉继续点头。

“可这麦面,若是多加些水,再熬煮一阵,熬得黏黏糊糊,又能用来做什么?”林阳又问。

“那便成了面糊,可用来粘贴竹简、修补器物。”郭嘉想也不想,立刻抢答,却没看到曹老板刚长开的嘴又被憋了回去。

这都是寻常的生活常识,对两人来说自然不难。

“然也!”林阳呵呵一笑,声音都响亮了几分。

“同样是麦面,同样是水。蒸饼和面糊有何区别?”

曹操和郭嘉同时一愣。

是啊,为什么?

这种问题还用想吗?

蒸饼就是蒸饼,面糊就是面糊,这是两码事,虽然用的东西差不多,但用法不同,结果自然也就不同。

可林阳这么一问,却像是把这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用一根看不见的线,给串了起来。

“因为,这其中的配比不同,做法也不同!”林阳斩钉截铁,揭开谜底。

“做蒸饼,水要少,面要活,讲究的是一个‘食’字。而做面糊,水要多,火要熬,讲究的是一个‘粘’字。”

“这油和草木灰的道理,亦是如此!”

林阳语气肯定。

“‘澡豆’为何能去污?因为其中加的草木灰多!那灰里的东西,能把油污给‘吃’了,所以才干净。它讲究的,是一个‘去’字。”

“但是此法,却恰恰相反。”林阳摇了摇头,“此法,油为主,灰次之。加那草木灰,并非为了让它去吃油,而是为了让油,更好地‘粘’在布上!”

“粘在布上?”曹操的眼睛一亮。

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然也!”林阳点头,“那牛油、猪油,奉廉兄说得对,一冷就凝固,还易**。可若是混入了草木灰,便大不相同。”

“这草木灰,就如同浆糊里的面粉,能让那油脂变得更为粘稠,也更不容易**。将其涂抹在麻布之上,便能形成一层坚韧的油膏。这层油膏,既能防水,又不像纯粹的油脂那般,遇冷便会开裂。”

“我将此法,称之为‘煮油成膏,草木为引’。”

林阳总结完,乐呵呵的看着两人。

面粉和水……

蒸饼和浆糊……

油和灰……

澡豆和油幔……

原来,这世间万物的道理,竟然是如此的简单,又如此的相通!

他们之前,只知道“澡豆”是这么做的,却从未想过,为何要这么做。

而林阳,却轻而易举地,将这背后的“道理”,给剖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做什么用,就按什么逻辑来。

有道理啊!

“不过,”曹操想明白道理,赶紧问方法,“澹之,你说的这‘煮油成膏’,具体又该如何操作?”

“此事简单。”林阳让人去拿了一张麻纸。

又拿来笔,随手一画。

“子德兄,奉廉兄,请看。”

一个大大的圆圈,代表熬油的大锅。

“其一,炼油。此事你们都懂,无非是将那牛油、猪油等物,放入锅中,以文火慢熬。关键在于,这火候不能大,要让油慢慢地化开,不能烧焦。”

曹操和郭嘉连连点头,这些都是常识,不难理解。

“其二,加料。”林阳在纸上写了一词,然后画了个圈,圈住,

“待油熬得清亮,便可将那草木灰,缓缓筛入。记住,是‘筛’入,非是‘倒’入。那灰,必须是烧得透的干柴所出,而且要用麻布过滤,务求细腻如粉,不含杂质。”

“而且,这灰的量,是关键中的关键。”

林阳伸出一根手指,在桌上重重一点,写了个比例。

“澡豆为何能去污?因其灰多油少。而我等要做油幔,则需油多灰少。这其中的配比,大概是十份油,配一份灰。如此,方能让那油脂粘而不腻,韧而不脆。”

十份油,一份灰。

曹操和郭嘉看着纸上写着的比例,死死地记在了心里。

他们知道,这看似简单的一个数字,却是整个法子的核心所在。

“其三,搅拌。”林阳继续说道,“灰筛入之后,需以长木棍,不停地在锅中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要搅得匀,搅得透,让草木灰,与那油脂充分融合。直到那油,从清亮变得微微浑浊,粘稠得如同一锅稀粥,便算是成了。”

“这熬好的油膏,还需趁热使用。若是凉了,便会凝固。”

“其四,便是浸布。”林阳在旁边画了一个长方形,代表麻布。

“将那早已备好的麻布,浸入油中,取出晾干。这一步,讲究的是一个‘薄’字。第一层,务必要薄,要让油膏能渗入麻布的纹理之中。”

“待第一层涂好,便将其晾在通风之处,让其自然风干。切记,不可暴晒,否则油膏易裂。”

“等首次干得差不多了,便可再浸二次。如此反复,三至五次,这油布便算是大功告成了。”

一番话,行云流水,将一个完整的制作流程,从原料配比到具体工序,再到注意事项,都说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曹操和郭嘉听的目瞪口呆。

也心生欢喜。

有了这个方法,如果真的可以做出和油幔相当的油布,那运粮的时候,损耗至少可以降低一半。

甚至更多!

曹老板脸上褶子都笑出来了,今天这趟门,串的太值了!

喜欢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