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 > 第24章 祁山大营,丞相疑虑

陇右郡,祁山大营。

中军帐内,灯火通明。

数十支牛油巨烛静静燃烧,烛火跳跃,光影交错,映照在帐内那张巨大的沙盘之上,将山川地形、关隘要道的每一处细节都勾勒得纤毫毕现。

沙盘前,一道身影岿然而立。

那人身披一袭月白色的鹤氅,衣袂飘飘,仿佛随时会乘风而去。手中一柄羽扇,轻轻摇动,带起微微的风,吹得烛火摇曳不定。

他的面容清癯,颧骨微微突出,眉宇间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鬓角的发丝已然斑白,在烛光下泛着银色的光泽。

但一双眸子,在烛火的映衬下,却亮得惊人,仿佛蕴藏着整个星汉的智慧与算计。

正是蜀汉丞相,诸葛孔明。

此刻,他正对着沙盘凝神推演,目光落在“街亭”二字之上,久久不曾移开。

沙盘上,街亭的位置被标注得极为醒目。那是一处山谷要道,北通陇右,南接汉中,乃是此次北伐的咽喉之地。

诸葛亮的手指在沙盘上轻轻滑动,从祁山出发,经街亭,再到陇西三郡,每一步都经过精密的计算。

“街亭……”

他喃喃自语,眉头微蹙。

这一战,至关重要。

若街亭守住,则陇右三郡可安,大军进退有据,北伐便有了根基。

若街亭有失,则后路被断,粮草不继,全军危殆。

他已打算将此重任交予马谡。

马谡,荆州名士,才思敏捷,熟读兵书,更是他多年培养的心腹。

先帝在世时,曾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但他不以为然。

先帝善识人心,却未必善识军略。马谡虽年轻,但这些年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参赞军机,屡献奇策,早已今非昔比。

更何况,此次北伐,正是马谡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

他需要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继承人。

蜀汉,需要新的栋梁。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将那一丝疑虑压下。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

街亭,必无虞。

就在此时,帐外传来匆忙的脚步声。

“报——!”

一名亲兵掀开帐帘,单膝跪地,声音急促:

“启禀丞相!成都八百里加急!信使已在帐外候命!”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微微一顿。

八百里加急?

成都那边,出了何事?

他眉头微皱,心中闪过一丝不安。

自己出征以来,成都的政务皆由侍中董允、尚书令陈震等人主持,按理不该有什么大事。

难道是……

“宣。”

“诺!”

亲兵退下,不多时,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快步走入帐中。

那信使满身泥土,显然是连日兼程赶路,连盔甲都未曾卸下,便直接进了中军大帐。

他单膝跪地,从怀中取出一个用火漆密封的竹筒,双手高举过头顶。

“丞相!成都急报!”

诸葛亮接过竹筒,目光扫过那鲜红的火漆封印。

那是天子的印玺。

他心中一动,挥手示意信使退下。

“你且先去歇息,稍后再问。”

“诺。”

信使退出大帐。

诸葛亮将竹筒放在案几上,没有立刻打开,而是静静地看着那火漆封印,陷入沉思。

陛下亲笔?

这倒是稀奇。

自先帝驾崩后,这位后主便深居宫中,对朝政之事几乎不闻不问。所有军国大事,皆由他这个丞相一手操持。

陛下偶尔过问,也不过是盖个印,走个过场。

如今,竟会亲自修书?

还是八百里加急?

诸葛亮心中的不安愈发浓烈。

他深吸一口气,拆开火漆,取出信笺。

烛光下,信笺上的字迹映入眼帘。

那是一行行娟秀的小楷,笔锋柔和,一看便知是出自女子之手。

诸葛亮微微一怔。

这不是陛下的字。

他看过陛下的笔迹,虽然稚嫩,但笔锋刚硬,带着几分孩童的任性。

而这封信上的字,却是典型的大家闺秀手笔。

难道……是皇后代笔?

诸葛亮压下心中的疑惑,目光落在信的内容上。

第一行,便让他眉头紧锁。

“相父不可重用马谡……”

他的手微微一颤。

不可重用马谡?

这……这是何意?

他继续往下看。

“此人言过其实,难当大任。街亭乃咽喉要地,需派遣老成持重之将镇守,万不可托付于马谡。”

诸葛亮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街亭!

马谡!

陛下……陛下怎会知道这些?

这可是军中机密!

除了他和几位心腹将领,外人根本不可能知晓!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往下看。

“陇右三郡虽已半降,但人心未稳,不可操之过急。北伐大业,当徐图缓进,不可一蹴而就。”

“相父素来谨慎,此番却有冒进之嫌。臣以为,当暂缓攻势,巩固后方,待时机成熟,再图进取。”

每一个字,都出乎诸葛亮的意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