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仓大捷的热闹劲,在磐石城才持续了一天,就被一个更大更叫人心潮澎湃的计划盖了过去。
——龙骨计划。
议事厅内,一幅巨大崭新的地图挂在墙上。
那上面画的不再是北境,而是整个大夏皇朝的北方疆域详图。
一条粗大的鲜红线条,从磐石城出发,像条大动脉,直愣愣的扎向南边,穿过黑石山脉,剑指中原腹地。
夏青禾站在地图前,手里拿着一根刚出炉还带着金属光泽的铁轨截面模型。
“这就是我们未来的路。”
她声音不大,却让在场的潘律跟夏云峥,苏玉娘还有老石这些核心成员,心脏都跟着猛的一跳。
“我管它叫铁路。一条用钢铁铺成的路。”
“在这条路上跑的,是一种吃蒸汽的铁家伙,我管它叫火车。它的力气,比百头牛马还大;它的速度,能有咱们四轮马车的三倍快;它的耐力更是没完没了,只要煤跟水管够。”
“龙骨计划的第一期目标,就是修通从磐石城到鹰愁关的第一段试验铁路,总共一百八十里。”
“一旦修好,我们的军队物资还有矿产,一天就能跑完过去十天才能走完的路。”
夏云峥的呼吸一下子粗重起来。
他死死盯着那条红线,眼里全是那种不敢信的疯劲儿。身为军事统帅,他比谁都清楚这条线代表了什么。
这代表,他手下的兵再也不会有疲惫这个说法了。
这代表,整个北境会拧成一股绳,任何地方挨打,大军几个时辰内就能杀到。
这还代表,所谓的千里奔袭,以后就跟出门武装旅行一样轻松。
潘律给震住的地方不一样,他看到的是钱,是统治力。
“领主大人...此路若成,北境的矿产就能用从没见过的速度运到磐石城加工成东西;磐石城造的货,也能用最便宜的价钱,铺满整个北境...这...这是一条流着金子的血脉啊!!”
苏玉娘的眼睛亮的像星星,手里的算盘戒指都快被她捏碎了。
她好像已经看见了,数不清的货物在这条铁路上跑个没完,那得是多少算都算不清的钱啊!!
只有老石这个实在的工匠头子,想的最实际。他走上前,小心翼翼的拿起那块铁轨模型,用粗糙手指来回摸着,一脸犯愁。
“领主大人...这玩意儿...要的全是好钢啊。一百八十里...那得多少铁?多少煤?还有这路,得铺多平才行?这...这得多少人干多少年啊??”
老石问的,也是大家心里想的。
这事听着,跟神仙才能干成的工程似的。
“问的好。”夏青禾笑了。
“所以我宣布,从今天起,成立三个核心部门,专门支撑龙骨计划的执行。”
她拿起笔,在黑板上写下三个词。
“第一:勘探与测绘总局。我亲自带队。我们会用全新的工具,经纬仪水平仪,还有三角测量法,给铁路选出最准的路线。我要误差控制在厘米级别。”
“第二:工业与矿业部。由潘律长史兼任部长。你们的任务是把现在的煤矿跟铁矿产能,扩大十倍!还要建全新的第三号高炉和第一轧钢厂,专门生产铁轨。”
“第三:工程兵团。由夏云峥大都督总负责,老石当总教官。你们的任务,是把我们所有人口分组培训。我们要有专门的铺路队伐木队跟架桥队...让每个人,都变成这伟大工程上的一颗螺丝钉!”
“至于人手...”夏青禾扫了大家一眼,眼里全是自信的光,“潘律的宣传战,不正在给咱们源源不断的拉来整片大陆最好的人手吗?”
“人,我们有。技术,我有。剩下的,就是干!”
一场席卷北境的建设风暴,就随着夏青禾的命令,这么开始了。
……
与此同时。
磐石城外,通往南边的官道上。
两个不起眼的旅人,正混在一股涌向北方的巨大难民潮里,艰难的前行。
一个瞧着像经验老到的木匠,背着个沉甸甸的工具包,皮肤黝黑,眼神沉静。
另一个则像个倒霉书生,脸色发黄,眼神却跟鹰似的尖锐,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他们是镇抚司拆神计划的第一批先遣队。代号,木匠与影子。
“头儿,这北境的景况,有点不对劲。”木匠压低声音,对身边的影子说。
“哪不对劲?”影子的视线,正落在一个从他们身边过去的流民身上。
那个流民,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但他眼睛里,没有麻木绝望,反而是一种...近乎疯狂的希望。
“你看这些流民。”木匠说,“我跟他们混了三天了,他们嘴里翻来覆去就一个地方——磐石城。”
“说什么到了磐石城,就有吃不完的白米饭。”
“说什么到了磐石城,就能住上冬暖夏凉的砖房。”
“说什么只要肯下力气干活,就能换到工分,用工分能换来一切。甚至能让自家娃儿去学堂念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