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一年深秋。
“正心”基金会的“东西方传统手艺对话”项目进入了第二个年头。在肖亚文的推动下,一个名为“匠心联盟”的国际组织正式成立,吸引了来自全球二十多个国家的近百家文化机构和手工艺作坊加入。
这个联盟不再仅仅是交流平台,更成了一个资源共享、联合创新的实体。他们共同开发的“传统手艺创新设计”课程,在全球十几所高校同步开设;他们发起的“青年匠人扶持计划”,每年资助上百位有潜力的年轻匠人进行跨界创作。
古城,也因为这个联盟的存在,渐渐成为了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和学者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欣赏古城的建筑,而是为了走进那些传承基地,亲眼看看中国传统手艺的魅力,亲身体验数字化保护带来的震撼。
丁元英的生活,却依旧是老样子。他没有因为基金会的辉煌而有丝毫改变,依旧过着深居简出、与世无争的日子。
他很少关注新闻,也从不主动打听基金会的事。偶尔从欧阳雪口中听到一些关于“匠心联盟”的消息,他也只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这天下午,丁元英像往常一样在书房里看书。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温暖而安静。忽然,他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紧接着,门铃响了。
他放下书,打开门,看到门口站着的是韩楚风。
“老韩……?你怎么来了?”丁元英有些意外,韩楚风平时事务繁忙,很少有时间来古城。
“来古城出差,顺道来看你。”韩楚风笑着走进屋,“怎么,不欢迎……?”
“欢迎,当然欢迎……。”丁元英侧身让他进屋,“快请坐,我给你泡杯茶。”
两人在茶室坐下。丁元英熟练地煮水、泡茶,动作依旧从容不迫。
“元英……,你这日子过得,真是越来越像个隐士了。”韩楚风看着丁元英,笑着说,“我这次来,听亚文说,‘匠心联盟’搞得风生水起,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你这个创始人,倒是躲在这里享清福,什么都不管了……。”
“我本来就不是什么创始人。”丁元英将一杯茶推到韩楚风面前,“我只是个过客,搭了个桥,现在桥建好了,自然要让别人走……。”
“你啊你……。”韩楚风无奈地摇了摇头,“当年格律诗如此,现在‘正心’亦是如此。你总是这样,在最关键的时候推一把,然后就全身而退,把所有的光环都留给别人…。”
“光环是给别人看的,我不需要。”丁元英平静地说,“我做这些事,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只是为了心安。现在心安了,就该做回自己了……。”
韩楚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元英,有件事,我一直想问你。当年你重启国外的私募基金,我还以为你要在资本市场上再干一番大事业,没想到你却把所有的钱都投到了文化传承上。你就不觉得可惜吗……?”
丁元英看着韩楚风,微微一笑:“老韩,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是银行账户上的数字,还是你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年轻的时候,也追求过那些数字。我以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可后来我才明白,那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它们能给你带来一时的满足,却带不来长久的安宁……。”
“而文化……,不一样……。”丁元英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它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人的魂。我们守护它,就是守护我们自己。我把钱投到这里,比投到任何地方都觉得值。因为我知道,这些钱能变成一盏盏‘心灯’,照亮那些即将被遗忘的手艺,也照亮那些年轻匠人的路……。”
“心灯……?”韩楚风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丁元英的意思,“你是说,你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为后人点亮一盏盏照亮前路的灯……?”
“没错……。”丁元英点了点头,“我当年为小丹写‘神话’,就是想点亮一盏灯,证明文化属性的力量。现在,我想让这盏灯变得更亮,照亮更多的人,照亮更远的路。”
“这盏灯……,不需要我去亲手拿着它。”他看着韩楚风,语气坚定,“它需要肖亚文,需要欧阳雪,需要那些老艺人,需要那些年轻匠人,需要所有热爱文化的人,一起把它传递下去。我要做的,只是确保这盏灯在最初的时候,没有被风雨熄灭……。”
韩楚风静静地听着,心中充满了敬佩。他认识丁元英这么多年,直到今天,才真正完全理解他。
“元英……,我不如你……。”韩楚风由衷地说,“我这辈子,都在为正天集团奔波,为了权力,为了利益,却从来没有像你这样,为了一份信念,如此义无反顾。”
“我们只是选择的路不同而已。”丁元英微微一笑,“你守护的是商业帝国,我守护的是文化根脉。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适合与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