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诗重吟,归途在心上
冬月将尽,一场小雪落在古城的瓦檐上,也落在麻栗村的山尖。清晨的空气清冽,欧阳雪在火塘边温着茶,丁元英坐在对面翻着一本旧书。门被轻轻推开,韩楚风带着一身寒气走进来,肖亚文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一个木盒。
“刚从五台山下来……。”韩楚风搓了搓手,把木盒放到桌上,“了尘师父圆寂周年,寺里做了法事。方丈让我把这个带给你们……。”
木盒打开,里面是一卷泛黄的宣纸,上面是了尘师父的手迹——那首当年留给他们的关于红尘爱情的诗。字迹清瘦,却有筋骨,像是穿越了岁月,落在众人眼前。
“尘缘如露亦如电,情到深处是云烟。
看淡别离无悲喜,心归何处不羡仙。”
欧阳雪的指尖轻轻抚过宣纸,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她想起了第一次在墓地对小丹说起心事的那个下午,想起了这些年在麻栗村的坚守,想起了丁元英始终沉静的眼神。这首诗,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她心中的执念,也照见了她一路的修行。
“师父当年说,这诗不是让我们看破红尘,而是让我们看清红尘。”丁元英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爱与情,从来不是执念的根源,执念的根源,是我们不肯放过自己……。”
韩楚风叹了口气:“我这两年才算真正明白。以前总觉得,爱就是拥有,就是相守。离婚后才知道,有些爱,是成全,是放手。现在和亚文在一起,才懂了‘心归何处不羡仙’——心有归处,便是人间好时节……。”
肖亚文握住韩楚风的手,眼中满是温柔:“普通人的幸福,从来不是轰轰烈烈,而是细水长流。我们守住自己的本心,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生活最好的回应……。”
欧阳雪看着他们,又看向丁元英。她的心里,那份对丁元英的爱与痴迷,像陈年的酒,愈发醇厚,却也愈发清醒。她知道,这份爱,不必强求一个结果,不必纠缠于名分。能陪在他身边,能和他一起守护麻栗村的非遗,能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共享一杯热茶,便是她想要的归处。
“我们去看看小丹吧……。”欧阳雪站起身,声音平静却坚定。
韩楚风和肖亚文对视一眼,点了点头。丁元英合上旧书,也站起身。四人踏着薄雪,向古城的墓地走去。
雪越下越大,落在墓碑上,像是一层洁白的纱。小丹的照片嵌在墓碑中央,笑容依旧明亮,仿佛能穿透这冬日的寒冷。欧阳雪放下带来的白菊,蹲下身,轻轻拂去墓碑上的积雪。
“小丹~,我们来看你了……。”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浓浓的思念,“了尘师父圆寂一周年了,他留给我们的诗,我一直记着。你当年问我,爱是什么。现在我明白了,爱是坚守,是陪伴,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也是懂得放手的通透……。”
她转头看向丁元英,眼中满是深情:“我对丁先生的爱,从来没有变过。但我不再执着于要一个答案,不再纠结于能不能走到一起。我知道,你在他心里,永远是那个最特别的人。而我,愿意做那个守护他、守护我们共同坚守的人。我会代替你,好好照顾他,好好守护麻栗村的一切。希望你能理解,也希望你能放心……。”
丁元英站在一旁,看着墓碑上的小丹,又看着身边的欧阳雪。他的眼中,第一次泛起了明显的波澜。他知道,这些年,欧阳雪为他付出了太多,为麻栗村付出了太多。他不是不懂,只是不敢回应,不敢再轻易触碰爱情的伤痛。
“小丹……,”丁元英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我和韩楚风又去了五台山,见了了缘师父。他说,红尘即是禅,心归便是道。我知道,你一直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的。现在,麻栗村的非遗越来越好了,韩楚风和亚文也幸福了。我会守住这里,守住你留下的精神,也会守住身边的人……。”
韩楚风走到墓碑前,深深鞠了一躬:“小丹~,谢谢你。当年若不是你,我不会认识元英,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道。现在我过得很好,也希望你在那边,一切安好……。”
肖亚文也鞠了一躬:“小丹姐,你是我的榜样。我会和韩总一起,把非遗的事业做下去,让更多人知道你的故事,知道麻栗村的坚守……。”
雪还在下,却没有那么寒冷了。四人站在墓地前,沉默着,心中却都有着各自的释然与坚定。
离开古城的路上,雪渐渐停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欧阳雪坐在车里,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心中一片澄澈。
“丁先生……,”她轻声说,“以后,我们就在麻栗村,好好生活,好好传承非遗,好不好……?”
丁元英转头看向她,眼中满是温柔:“好……。”
一个简单的“好”字,像是一颗石子,落在欧阳雪的心上,漾起了层层涟漪。她知道,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宣言,没有缠缠绵绵的承诺,却有着细水长流的陪伴,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