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尘观棋者 > 第175章 古镇新生·道在守护取舍间

红尘观棋者 第175章 古镇新生·道在守护取舍间

作者:凤铭麒汕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00:19:58

从巴黎回国的列车上,欧阳雪刚合上眼,肖亚文的电话就带着雀跃的笑意传来:“欧总~,告诉你个好消息——我和韩总领证了……!”

窗外的田野飞速后退,欧阳雪的倦意瞬间消散,嘴角不自觉上扬:“真的?太好了!亚文,恭喜你……!”

“还得谢谢你和丁先生当年的提点呢……。”肖亚文的声音带着幸福的暖意,“我们打算下个月在麻栗村办个简单的仪式,就请村里的乡亲们和几个亲近的朋友,你可得来当证婚人……。”

挂了电话,欧阳雪转头看向身边闭目养神的丁元英:“丁先生~,亚文和韩总结婚了……。”

丁元英缓缓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意料之中。他们是同频之人,走到一起是必然……。”

“是啊……。”欧阳雪轻声感慨,“亚文从当年的小秘书,到现在独当一面的联盟负责人,还收获了幸福,真是普通人里的佼佼者……。”

丁元英微微颔首:“她的成功,看似靠机遇与人脉,实则靠的是通透的认知和踏实的脚步。这世上没有白来的幸运,只有厚积薄发的必然……。”

列车抵达县城时,县文旅局的王局长早已在车站等候。“欧阳女士,丁先生,辛苦你们了……!”王局长热情地上前握手,“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你们——麻栗村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小镇’试点了……!”

这个消息让欧阳雪又惊又喜,可王局长接下来的话却让她的心沉了下去:“为了打造非遗小镇,县里规划了游客中心、非遗体验馆等配套设息,需要拆迁村东头的一片老宅子,包括李师傅他们几家的祖屋……。”

欧阳雪的心瞬间揪紧。村东头的老宅子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不仅是村民们的根,更是麻栗村非遗传承的载体——李师傅的桃木雕刻工坊、王师傅的竹编作坊都在那里,多少手艺都是在那些老屋里代代相传的。

回到麻栗村,拆迁的消息很快传开。李师傅拿着祖传的木雕工具,红着眼眶找到欧阳雪:“欧总~,那房子是我李家五代人的心血,工坊也在那里,拆了,我们的手艺就没根了……!”

其他几位老工匠也纷纷附和:“我们宁可不做什么非遗小镇,也不能拆祖屋……!”

年轻工匠们却有不同看法:“成为国家级非遗小镇,能吸引更多游客,我们的作品也能卖得更好。老宅子虽然可惜,但为了村里的发展,牺牲一下也值得……。”

双方争执不下,村里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欧阳雪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她知道,成为非遗小镇是让麻栗村非遗走向更大舞台的机遇,但祖屋和老工坊是非遗的根,绝不能轻易舍弃。

晚上,欧阳雪坐在火塘边,对着跳动的火苗发呆。丁元英坐在一旁,慢慢煮着茶:“在想拆迁的事……?”

“嗯……。”欧阳雪点头,“拆了祖屋,工匠们的心就散了;不拆,又会错过非遗小镇的机遇。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拆迁不是目的,非遗小镇也不是为了建一堆空壳建筑……。”丁元英将煮好的茶推到她面前,“核心是‘守护’与‘发展’的平衡。祖屋是形,手艺是魂,非遗小镇是载体。三者不能割裂,要融为一体……。”

“怎么融合……?”欧阳雪追问。

“祖屋不必全拆,可选择性修缮改造……。”丁元英说道,“将李师傅的工坊改成‘桃木雕刻非遗体验坊’,王师傅的竹编作坊改成‘竹编文化展示馆’,保留老建筑的风貌,同时赋予新的功能。游客中心、体验馆可以建在村外的空地上,不破坏村里的原有格局。这样一来,既守住了根,又能满足小镇发展的需求……。”

欧阳雪眼前一亮:“我明白了!我们可以‘修旧如旧’,让老宅子成为非遗小镇的核心景点,而不是拆了重建……。”

“嗯……。”丁元英点头,“非遗小镇的灵魂不是现代化的设施,而是麻栗村的烟火气和手艺传承。留住了老宅子,就是留住了非遗的魂,留住了游客来这里的意义……。”

第二天,欧阳雪召集村民们开会,提出了“修旧如旧、融旧于新”的方案。“我们不拆祖屋,而是把它们修缮改造,变成非遗体验坊和文化展示馆。”她说道,“游客中心建在村外,不破坏村里的宁静。这样一来,我们既能保住根,又能抓住非遗小镇的机遇……。”

李师傅等人听了,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欧总~,你说的是真的?不拆我们的祖屋……?”

“是真的……。”欧阳雪点头,“祖屋是我们的根,是非遗的魂,我绝不会让它被轻易拆掉……。”

村民们纷纷表示赞同,之前的争执烟消云散。王局长听了欧阳雪的方案后,也连连称赞:“这个方案好!既保留了麻栗村的特色,又能满足非遗小镇的建设要求,我们全力支持……!”

接下来的日子,麻栗村进入了紧张的修缮改造阶段。工匠们亲自上阵,用自己的手艺修缮祖屋:李师傅给门窗雕刻新的花纹,王师傅用竹编装饰墙面,周明和林姑娘则负责给老宅子刷漆、整理庭院。

丁元英也时常到工地看看,偶尔提点建议:“老宅子的梁柱要加固,但不能改变原有结构;体验坊的工具摆放要方便游客参观,又不能影响工匠们创作……。”

肖亚文和韩楚风也抽空回了趟麻栗村,带来了专业的设计团队,帮助规划非遗小镇的整体布局。“我们要让麻栗村成为既能感受非遗魅力,又能体验乡村生活的地方……。”肖亚文说道。

三个月后,修缮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村东头的老宅子焕然一新,既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又增添了非遗体验的功能。李师傅的桃木雕刻体验坊里,游客们可以亲手学习雕刻;王师傅的竹编文化展示馆里,陈列着历代竹编作品,讲述着竹编的传承故事。

村外的游客中心和非遗体验馆也建成了,现代化的设施与村里的老建筑相得益彰。麻栗村正式挂牌“国家级非遗小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肖亚文和韩楚风的婚礼也如期在麻栗村举行。婚礼当天,村里张灯结彩,村民们都来祝贺。李师傅亲手雕刻了一对桃木鸳鸯送给他们,寓意着永结同心;欧阳雪作为证婚人,站在台上说道:“亚文和韩总,从同事到爱人,从并肩作战到携手一生,他们的爱情,就像麻栗村的非遗一样,历经岁月的打磨,愈发醇厚。希望你们以后互敬互爱,幸福美满……。”

婚礼结束后,韩楚风看着热闹的村庄,感慨道:“元英~,欧阳~,谢谢你们。麻栗村不仅是非遗小镇,更是我们的福地……。”

丁元英笑了笑:“这里的福气,是村民们用坚守换来的,是你们用真心守护的……。”

欧阳雪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一切:修缮一新的老宅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村民,并肩而立的肖亚文和韩楚风,还有身边眼神温柔的丁元英。她的心中充满了安宁与满足。

夕阳如金,仿佛给整个麻栗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老槐树的影子宛如一条巨龙,蜿蜒在村庄的大地上。工坊里传来工匠们劳作的声音,犹如一首激昂的交响乐,游客们的欢声笑语则像一串串悦耳的音符,回荡在村庄上空。欧阳雪深知,麻栗村的故事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正在不断展开。非遗传承的道路漫长而崎岖,但她已不再迷茫,不再彷徨。因为她明白,只要坚守住那棵古老的根,守住自己内心的那份执着,守住身边这些志同道合的人,无论未来的道路如何艰难险阻,他们都能如钢铁般坚定地走下去。

而小丹的笑容,仿佛就映在夕阳里,温柔而坚定,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新生,也见证着这份跨越岁月的坚守与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