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维权案落幕半月后,麻栗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男人约莫五十岁,身着灰布长衫,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气质儒雅,自称姓秦,是小丹故乡的文化学者。“我研究英雄文化多年,一直敬佩小丹警官的壮举,听闻她的挚友在此守护非遗,特意来看看……。”秦学者握着欧阳雪的手,眼中满是敬意。
欧阳雪心中一暖,连忙将他请进非遗学堂。恰逢丁元英正在指导年轻人打磨木料,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岁月似乎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唯有眼神愈发深邃。“秦先生~,这位是丁元英先生,小丹生前的知己……。”
秦学者上前与丁元英握手,目光中带着探究:“丁先生~,久仰大名。当年小丹警官牺牲后,我曾搜集过她的事迹,知道你对她影响至深。如今欧阳女士坚守非遗,想必也离不开你的指引……。”
丁元英淡淡点头:“坚守的人是她,我只是旁观者……。”
午后,三人围坐在火塘边,秦学者主动提起话题:“我一直有个疑问,英雄精神与非遗传承,看似毫无关联,却在你们这里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你们觉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
欧阳雪捧着热茶,指尖微微发热:“我觉得,两者都需要坚守。小丹坚守的是警察的职责,是守护百姓的初心;我们坚守的是非遗的手艺,是传承文化的使命。这份坚守,本质上是一样的……。”
秦学者点头,又看向丁元英:“丁先生,你曾说过‘杀富济贫’的扶贫之道,如今看待英雄精神与非遗传承,是否有新的感悟……?”
丁元英添了块柴,火苗蹿起,映得他脸色微红:“英雄精神是‘破’,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打破黑暗;非遗传承是‘立’,是在岁月长河中默默坚守,立起文化的根。一破一立,都是对生命意义的诠释,对初心的坚守……。”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小丹的英雄之举,是用生命践行了她的道;而我们传承非遗,是用手艺延续文化的道。道不同,却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有温度,更有希望……。”
秦学者眼中闪过赞许:“说得好!英雄精神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非遗传承也不是固步自封的坚守。它们都需要有人铭记,有人传承。就像小丹的事迹,需要被世人铭记;麻栗村的手艺,需要被后人传承……。”
聊到兴起,秦学者提议去村口的老槐树下坐坐。老槐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是麻栗村的象征。“欧阳女士,你在小丹墓前说,想代替她完成未了情。这份感情,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秦学者轻声问道。
欧阳雪的目光飘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小丹的笑容:“这份感情,是责任,也是力量。小丹走了,我想替她好好照顾丁先生,好好守护她生前在意的一切。而非遗传承,就是我能想到的,最有意义的方式。我想让小丹知道,她的精神,一直都在……。”
丁元英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眼中却泛起了微光。这么多年,他一直将对小丹的思念藏在心底,而欧阳雪的坚守,像一束光,照亮了他尘封的心房。他知道,欧阳雪对他的爱,不仅是儿女情长,更是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
秦学者感慨道:“真好~。小丹若泉下有知,一定为你们感到高兴。英雄的精神,需要有人传承;真挚的感情,需要有人守护。你们做到了……。”
傍晚,韩楚风从北京赶来,同行的还有肖亚文。原来秦学者也是韩楚风的旧识,此次来麻栗村,也是受韩楚风之邀。“秦兄~,你可算来了。”韩楚风笑着说,“我早就说过,麻栗村的故事,值得你好好研究……。”
肖亚文也笑着说:“秦先生~,我们刚收到消息,欧洲那边有很多机构都想和我们合作,推广麻栗村的非遗项目。这都是我们坚守的结果……。”
五人围坐在火塘边,聊着英雄精神,聊着非遗传承,聊着未来的希望。秦学者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充满了感动:“我明白了,英雄精神不是孤立的,它能融入文化传承中,成为支撑人们前行的力量。而非遗传承,也因为有了这份精神的加持,变得更加有意义……。”
夜深了,秦学者起身告辞:“感谢你们的热情招待,这次麻栗村之行,让我受益匪浅。我会把你们的故事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英雄精神与非遗传承的力量……。”
送走秦学者后,欧阳雪和丁元英漫步在山间的小路上。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柔而宁静。“丁先生……,”欧阳雪轻声说,“你说……,小丹是不是一直在看着我们……?”
“是……。”丁元英点了点头,声音温柔,“她一直在我们身边,看着我们坚守,看着我们传承,看着我们幸福……。”
欧阳雪靠在他的肩膀上,眼中满是幸福的泪水。她知道,英雄的精神不会磨灭,非遗的传承不会中断,而她对丁元英的爱,也会像这山间的溪水,绵长而悠远,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醇厚,愈发动人。
她在心中默念:小丹,谢谢你。是你让我明白,坚守的意义,爱的力量。我们会带着你的精神,继续前行,让麻栗村的非遗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这份跨越生死的爱与坚守,永远流传下去……
喜欢红尘观棋者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红尘观棋者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