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线上订单刚有起色,声脉国际的价格战就如期而至。他们将旗下入门级音箱价格直接腰斩,还推出“买一赠一”的促销活动,瞬间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格律诗的线上店铺订单量骤降七成,刚组建的运营团队陷入恐慌,几个核心成员甚至递交了辞职申请。
欧阳雪坐在办公室里,指尖反复摩挲着那包来自麻栗村的干野花,花瓣的粗糙质感能让她稍稍平复心绪。窗外的阳光明明晃晃,却照不进她心底的阴霾。她打开电脑,看着后台不断下滑的数据,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丁元英的模样——如果是他,此刻会怎么做……?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她就自嘲地摇了摇头。她已经不是那个需要依赖丁元英才能前行的欧阳雪了,格律诗是她的责任,她必须自己找到破局之路。可心底的依赖感,还是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她,让她在深夜独处时,总会对着那个未知号码的短信记录发呆,一遍遍地看他说过的“初心不改”“心清则明”。
“欧总~,声脉国际的价格已经跌破成本线了,他们明显是想拖垮我们……!”肖亚文匆匆进来,语气里满是焦灼,“运营部的人说,再这样下去,我们的资金链撑不过三个月……。”
欧阳雪合上电脑,深吸一口气:“他们能打价格战,是因为家底厚,我们耗不过他们。但商业竞争,从来不是只有价格这一条路可走。”她想起丁元英当年让格律诗立足的关键——差异化,“声脉国际做的是标准化量产,我们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做定制化服务……?”
“定制化……?”肖亚文愣了一下,“可我们之前没做过,而且定制化成本高、周期长,消费者会买账吗……?”
“会……。”欧阳雪语气坚定,“欧洲消费者注重个性化和文化内涵,声脉国际的标准化产品满足不了这种需求。我们可以结合王庙村的手工工艺,推出‘私人定制’服务——客户可以选择音箱的材质、颜色、甚至在箱体上雕刻专属纹样,我们把非遗手艺和现代音响技术结合起来,这就是声脉国际无法复制的优势……。”
这个想法并非凭空而来。前几天她翻看海外用户的留言,有位法国用户说“希望音箱能有家乡古堡的纹样”,还有位德国用户提到“想把家人的名字刻在箱体上”。当时她只当是普通建议,此刻想来,这正是破局的关键。
“可定制化需要调整生产线,还得协调王庙村的工匠,时间上来得及吗……?”肖亚文还是有些顾虑。
“来不及也要试……。”欧阳雪站起身,走到窗边,目光望向远方,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麻栗村的火塘,“弱势文化的悲哀,是只会跟着强者的规则走,而强势文化,是自己制定规则。我们不能被声脉国际的价格战牵着鼻子走,要开辟自己的赛道。”
她的话里,不自觉地带上了丁元英的语气。这些年耳濡目染,丁元英的思维方式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只是她自己不愿承认,这份影响里,早已掺杂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当天下午,欧阳雪就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推出“非遗定制”计划。她将方案拆分成三部分:一是简化定制流程,客户通过线上提交需求,由专业设计师对接;二是王庙村的工匠负责手工部分,比如木质箱体的雕刻、天然皮革的包裹;三是核心技术部分保持不变,确保音质不受影响。
计划刚推出,质疑声就扑面而来。生产总监直言“手工定制会拖慢交货周期”,财务总监担心“成本失控”,就连运营团队也觉得“风险太大”。欧阳雪没有反驳,只是把丁元英寄来的干野花放在会议桌上:“这束花在麻栗村的风雪里能存活,靠的不是跟风生长,是扎根土壤的坚韧。格律诗要活下去,也得有自己的根……。”
她亲自带队去王庙村协调工匠。车子驶入熟悉的山间小路,看着路边的草木,欧阳雪的思绪又飘回了那个夜晚。丁元英坐在火塘边,给她讲“自强自救”的道,火光映着他的侧脸,轮廓分明,让她至今难忘。她知道,这份痴念或许永远得不到回应,但正是这份念想,支撑着她在一次次困境中咬牙坚持。
老村长听说要做定制化,当即表示支持:“欧总~,只要能让格律诗活下去,让村里的手艺传下去,我们就算连夜赶工也愿意……!”村里的老工匠们也来了兴致,他们一辈子和木头、工具打交道,能在音箱上雕刻纹样,对他们来说是新鲜事,也是对手艺的认可。
欧阳雪看着工匠们布满老茧的手,忽然想起丁元英说过的“手艺是根,人心是魂……”。她蹲下身,和一位老工匠一起研究雕刻纹样:“李师傅,您看这种欧式卷草纹,能不能用咱们的浮雕手艺做出来……?”
老工匠眯着眼看了看图纸,拿起刻刀在木头上试了几下:“能是能,就是得改改刀法,让它既有洋味儿,又有咱们的土劲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